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各国治道变革的理论依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而我国正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会遇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国家干预市场自由竞争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自由主义的思潮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商》2015,(30)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学思潮,它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它提倡市场经济,即政府只对经济起调节以及规定市场活动框架条件的作用。新自由主义曾在中国大行其道,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本文浅析了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经济思潮,二者在不同经济时期轮流居于主导地位。经济自由主义在亚当·斯密之后逐渐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主要演变为新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最初表现为重商主义,在当代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演变至今,两种政策在实践中又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分析和研究这种发展变化,不仅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西方经济学的来龙去脉,而且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曌 《商》2014,(44):85-85
2013年底,中国掀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口号。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其中一个热点就是关于“新自由主义”,各方围绕政府与市场、私有制与公有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简要分析评价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具体实践以及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王覃刚 《消费导刊》2009,(10):226-227
新自由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本文对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经济干预的不同观点作以比较,结合中国的转轨经济特征,利用形象的类比分析,希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中的政府作用的认识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与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思潮出现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即借助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企图进一步控制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被介绍到中国以后,是推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抑或是资本主义通过经济侵略对我国进行政治颠覆的工具,这成为我们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派别,它们贯穿于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八次革命中,即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这两大派别的历史地位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37年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政府不断地调整政府职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给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是否继续发展自由市场经济方面,人们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历史证明,经济自由主义在促进经济发展、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的今天,各国继续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之道。与此同时,不能简单的认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与国家干预主义完全对立的完全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的经济理论,更不应对新自由主义彻底排斥否定。应该通过继续完善政府在提供法律法规、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方面的职能,实现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完美结合,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是在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和思潮,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但它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制推行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我国应吸取其经验教训,防止新自由主义的悲剧在我国上演。  相似文献   

10.
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是近些年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各式观点和理论中归纳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五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新自由主义以"超意识形态论"确立全球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原则及其批判和后新自由主义理论,最后分五点论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自由主义思潮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表现比较突出的社会政治思潮,并具有理论基础和系统性较强以及有一定群众基础的特点。它试图效法现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全面改造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危害性。要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日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角度,站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度上来认清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实质。旗帜鲜明地反对自由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家干预与自由经济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两大经济思想及其经济政策,是贯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中此消彼长、相辅相成的两大基本经济思潮。研究这两大思潮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了解三四百年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的规律,尤其是它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演变规律和特点,并推测其将来发展趋势。两种政策主张既对峙更替又相互渗透,而在当今实践中,两者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分析和研究这种演进及其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的政策主张,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经济思潮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思潮是指西方经济学家以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为标准而划分的基本政策倾向.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历史上,两大思潮交替成为经济思想中的主流并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的经济需要.美国金融危机使得自由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未来经济思潮的演变趋势存在四种情况.目前的根本问题在于各国政府如何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大主流经济学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分领会和认识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加合理的经济政策,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与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两大机制,良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二者耦合的结果,而非"零和博弈"的产物。斯大林体制、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通过对这三种经济体制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要注意三点:坚持正确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其本性必然追求自由逐利,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发展阶段,新自由主义只是"新"在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球两制"的新历史条件下,反对新出现的国家干预经济、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表现在大力宣扬"六化",即经济资源私有化、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活动自由化、经济调节市场化、国家干预最小化、全球经济资本化。其泛滥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国内外固有的基本矛盾而导致新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7.
宋春艳 《市场论坛》2003,(11):13-14
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两大经济思潮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随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干预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我国应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理论,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8.
《商》2016,(8)
新自由主义是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政治经济思潮,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新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理论内涵,新自由主义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和负向功能来分析新自由主义对于中国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吕露 《商》2014,(26):291-29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新自由主义也涌入了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而民族院校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文化的重任,让他们认清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从表面来看,金融危机是由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等因素导致的。但根本上来说,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自然结果,金融危机标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破产。我们应坚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采取有效措施抵御新自由主义诱发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