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快速准确鉴定从入境船舶上截获的未知双翅目昆虫蛹。[方法]将截获的5只蛹,1只蛹直接冷冻,4只孵化出成蝇;对蛹、蛹壳及孵化出的成蝇进行拍照留档。分别从蛹、蛹壳和孵化成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动物DNA条形码通用引物(LCO1490和HCO2198)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与NCBI及BOLD中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NJ树;对孵化成蝇进行形态鉴定。[结果]所检测的蛹、蛹壳以及孵化成蝇的DNA条形码序列与NCBI和BOLD中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的序列相似度达100%;孵化成蝇与大头金蝇的形态特征相符。[结论]根据测定结果,判定截获的未知双翅目昆虫蛹为大头金蝇的蛹;证明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鉴定未知昆虫蛹的有效手段。对于口岸截获的外来未知昆虫蛹、成虫残肢甚至蛹壳均可直接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种类鉴定,大大缩短鉴定周期。  相似文献   

2.
DNA条形码为一种新兴的物种鉴定方法,为古老的物种鉴定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具有不受发育状态限制,减少对专家的依赖性,数据共享性高,可以建立国际鉴定平台等特点,为媒介生物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利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参阅已发表的文献,分析传统形态学物种鉴定方法与DNA条形码方法鉴定物种的优缺点,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现状,DNA条形码数据的基本要求,以及DNA条形码鉴定物种的基本流程等,全面系统地介绍DNA条形码这一新的物种鉴定技术。在目前数据库DNA条形码数据不完善、不充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形态学鉴定,但当数据库中数据足够充足后,该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对缩短鉴定周期,准确、快速鉴定媒介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ITS4/ITS5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学和地理分布信息,对满洲里口岸进境俄罗斯粮食中检出的2种未知种子进行检疫鉴定.结果表明,2种未知种子分别为红花疆罂粟[Roemeria refracta(Stev.)DC.]和长荚罂粟(Papaver dubium L.).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DNA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物种的精确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特别是DNA宏条形码技术在濒危动物物种鉴定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旨在为物种精确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海关、林业、公安等部门打击野生动物走私、非法贸易取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阿拉山口口岸入境空集装箱和国际列车携带有害生物种类,研究入境空集装箱的检疫监管对策。[方法]对2012年阿拉山口口岸入境空集装箱和国际列车截获检疫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返集装箱中截获杂草22种,有害昆虫35种,动物尸体56具。截获检疫性的有害生物3种:花斑皮蠹、六齿小蠹、双棘长蠹成虫(非中国种);旅客截留物截获7种昆虫,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种:苹果蠹蛾。[结论]基本掌握阿拉山口口岸入境空箱携带有害生物总体情况,入境空箱检疫风险不容忽视,需采取科学的检疫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医学媒介昆虫蚊类和蜚蠊的诱集方法,提高口岸对蚊媒和蜚蠊的诱捕能力和监测技术。[方法]使用由本研究设计的多种昆虫诱集装置配合新型昆虫引诱剂,在福建口岸诱集蚊虫和蟑螂,进行效果初步验证。[结果]诱集实验捕获蚊虫5个种,共计1089只,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为优势种;蜚蠊4个种,共计380只,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为优势种。诱集装置与新型诱剂的组合使用对蚊虫(t=8.190,P〈0.01)和蜚蠊(F=5.859,p〈0.05)的诱集效果均明显好于常规方法。[结论]采用诱集装置并配合新型引诱剂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监测效果,该方法可用于口岸蚊媒和蜚蠊的诱集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DNA条码技术对狗咬胶专利产品熏料的植物物种进行了鉴定.[方法]采用CTAB法、CTAB-担体法和磁珠法从狗咬胶表面提取痕量的植物总DNA,对其中植物条码基因rpoB和rpoC1进行分析.[结果]疑似产品的植物熏料不是番薯,可能是旋花科的另一植物.建立了利用植物条码基因进行物种鉴定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8.
5月15日,经大榭口岸公共卫生实验室鉴定,大榭海关检疫人员在一批来自比利时的入境空箱上截获多头蝇类生物,被确认为粗野粉蝇。这是浙江口岸首次截获该种蝇类。  相似文献   

9.
检疫性杂草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分子标记技术及DNA条形码技术在检疫性杂草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各个技术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各个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分子标记及DNA条形码技术在检疫性杂草鉴定中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10月19日,嵊泗检验检疫局在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工作中发现疑似一枝黄花属植物,经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鉴定,确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此为嵊泗口岸首次在马迹山港区监管截获此类恶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外来有害生物,在浙江省已逸生为恶性外来入侵杂草。该生物抑制入侵其他植物生长,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能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破坏生态系统,对农田形成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台湾蠛蠓(Lasiohelea taiwana)的COⅠ和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并分析2个基因在台湾蠛蠓分子鉴定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台湾蠛蠓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709 bp,与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序列同源性最大(98%~99%),分子鉴定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而16S rDNA基因片段长度为542 bp,与库蠓属的Culicoides tuttifrutti较为相似(82%)。COⅠ基因还可用于蠓类不同属分类鉴定。因此,COⅠ和16S rDNA基因适用于蠓类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的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体系的必要性,降低虫媒传染病传入风险。[方法]通过总结我国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需要,研究建立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体系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模式。[结果]建立口岸局—直属局—国家质检总局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三级专家风险评估体系模式和国家质检总局—直属局—口岸局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三级防控处置体系模式,可分别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讨论]建立上述三级防控体系,并保障其有效运行,对提高我国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工作科学水平,保障口岸卫生安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面掌握马尾口岸蝇类的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变化,分析不同生境和地点蝇类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差别,对相关疾病的流行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根据马尾口岸地理分布和港口类型,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间,抽取8个监测点7个不同生境实施为期1年的蝇类本底调查,按生境分类对携带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捕获蝇类49579只,年平均密度74.67只/笼.日,隶属4科22属36种,比2004年多19种,其中4种未见在福州分布记录,大头金蝇为优势种群。垃圾堆蝇密度最高,高于荒地、居民室外和食堂。大裕堆场和中钢码头蝇密度较高,高于居委会、青州堆场、局本部和闽鑫物流。5至10月份捕获的蝇数占总数的94.57%,出现了9月和5月的双峰。蝇类体内、外均虽未检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霍乱弧菌等强致病菌,但普遍检出了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以及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个别样本检出气单胞菌和小肠耶尔森氏菌。部分蝇体内检出柯萨奇病毒和轮状病毒(A组)。结论马尾口岸蝇种丰富,比4年前有了较大增长,出现了4种输入性蝇种,蝇类体表和体内携带的病毒,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及其他肠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的分析和量化,评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铬的不确定度。[方法]调节仪器最佳测定条件,测定铬标准工作溶液系列并依据工作软件自动建立工作曲线和数学模型;连续测量10次水样,根据标准曲线获得未知样品铬浓度;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铬的误差性质和来源,确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计算水样中铬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95=0.016mg/L(Veff=20)。[结论]根据分析仪器的测定数据输出方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直观简明,与实际工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菜豆及其近缘种共21份植物材料的psbA-trnH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菜豆的特异性引物。将叶绿体trnL和此对特异性引物结合进行多重PCR,结果表明可用于鉴定菜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评估法在口岸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基于回归模型的调整RR估计加入到PAR估计中,以一整套公式计算调整控制一个或多个变量后的PAR指标,评估多因素影响的口岸流行病发生频率及控制效果,并采用国际权威的统计分析标准软件SAS分析平台进行编程实现。[结果]以宁波口岸某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数据源,对与该病相关的四种风险影响因素由计算机分别自动计算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在校正其他三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每种风险因素所致的危害程度,结果为风险因素A所致的危害占11.8%,风险因素B占30.8%,风险因素C占15.9%,风险因素D占38.2%。[结论]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能够评估导致口岸传染病流行风险因素的单独效应,可作为评价流行病发生与控制效果的有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国籍航班旅客对首都国际机场空气质量的影响,为机场的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2个国际航班所使用的廊桥和行李提取区旅客到达后空气中细菌总数、霉菌总数进行监测,并应用t检验进行比较;挑取可疑菌落培养、鉴定,比较2个国际航班细菌微生物的差异。[结果]2个国际航班使用的廊桥和行李提取区在旅客入境后,细菌总数、霉菌总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检出的细菌种类有所不同。[结论]首都国际机场不同国籍航班入境旅客给环境带来不同影响,口岸卫生部门应对不同国籍航班的空气质量给予关注,更好地控制疫病疫情的传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可见光基因芯片技术,针对12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快速、准确、高通量的诊断方法。[方法]设计靶细菌16S rDNA和23S rDNA的通用引物,反向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设计在两对引物之间的可变区,5’端标记氨基基团。将探针点样于固相载体制备基因芯片,优化PCR反应体系后,PCR产物与芯片点制探针区域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化学显色直接观察结果,并评价反应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指标。收集临床样本28例,同时制备双盲模拟污染样本10例,对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结果]:本试验所建立的基因芯片方法可同时检测志贺菌、耶尔森氏菌、沙门菌、腊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氏菌、布鲁氏菌、变形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12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针对纯培养食源性致病菌反应体系的灵敏度为10^3cfu/mL,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为10^4cfu/mL;重复性好;采用可见光基因芯片方法检测28例临床样本,26例与常规培养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达到92.9%;双盲模拟样本的检测符合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