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正未来天然气价格将形成市场化的定价规律,主要依托上海天然气交易中心来实现天然气的市场化价改。2015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同时,将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最高门站价格水平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酝酿的天然气涨价方案终于在5月31日发布的《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中落锤定音,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被认为扮演着一个电价、资源品价格改革的探路石的角色,拉开了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乃至电力价格改革的帷幕。几乎与其同时出台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则是一个大布局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由每千立方米925元提高到1155元,提价幅度达24.9%。同时,取消部分油气田从计划经济时代留存至今的天然气价格"双轨制"。此次天然气价格改革政策是在新疆实行油气资源税改革之后推出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改革的目标旨在理顺价格体系,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成本,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形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1日起,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提价幅度为24.9%,每立方米上调0.23元。这次调价提高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由于调价快且幅度较大,对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企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一、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情况天然气不仅是重要的能源组成部分,也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料。据统计,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热议多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5月31日,就在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从6日1日起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同时,取消部分油气田计划经济时代留存至今的天然气价格"双轨制"。由此,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谨慎而积极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我国天然气价格偏低一直是业界普遍公认的事实,在国内天然气产能不足、高度依赖进口的前提下,扭曲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必然导致供需矛盾,各领域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天然气价格调整的需求已十分迫切。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将由1.69元/立方米提高到1.95元/立方米,至此,沸沸嚷嚷的天然气涨价呼声终于有了结果。天然气价格上  相似文献   

7.
201 5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351号),规定自4月1日起,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实现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的并轨,并且明确了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的要求.11月,国家发改委再发通知,决定将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并由现行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门站价格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上浮政策要待2016年11月20日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8.
动向     
发改委:调整非居民天然气价格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实现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通知要求,根据2014年下半年以来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440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元;放开天然气直供用气门站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试点;居民生活、学校、福利机构等用气价格不变;价格调整和改革试点方案从2015年4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9.
百克网 《中国石化》2007,(12):26-26
来自石化企业的消息证实,已将工业用天然气(不包括化肥和供热用气在内1的出厂价上调了约50%,每立方米由0.8元上调到1.2元。上海市物价局也下发调价通知,将工业用气终端价格每立方米上调了0.4元,而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价格大幅上调了1.4元以上。从原来的每立方米2.15元调整为每立方米3.58元.涨幅为65%。成都市物价局也将工业用气价格上调了0.43元,从每平方米1.23元调整为1.66元,涨幅为35%。  相似文献   

10.
政策法规     
财税两部门发布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 19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出《关于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3号,简称《通知》),除释放出资源税适用税率调整外,还集中披露油气资源税优惠政策。自2014年12月1日起,原油、天然气、煤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将降为0;煤炭、原油、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将停止征收;油气资源税适用税率由5%提高至6%。  相似文献   

11.
10月6日,北京发改委发布成品油价格调整通知,自10月7日零时起,北京汽、柴油标准品零售基准价格每吨分别上调200元和290元。此次成品油价格  相似文献   

12.
为理顺天然气价格,促进节约用气,优化用气结构,促进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23日发布《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决定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并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能源市场建设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初步形成市场化发展格局,提高了天然气供应安全性,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但面对天然气统一市场建设中的阻碍,仍需进一步理顺各经济主体关系,激发市场活力。结合欧美等地区先发经验,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形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同步发展实体交易枢纽和虚拟交易枢纽,提高天然气流通效率;推动提升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量,在竞争中形成基准价格;加快上线天然气期货产品,提供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先管网独立、输销分离,后通过控股融合、参股融合、运营融合等多种方式,将地方管网融入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调度;鼓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和市场定价,在气气竞争中形成基准价格指数;加快制定出台政策及标准,建立统一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4月1日起将天然气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推出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的政策,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存在倒挂问题,进口天然气越多销售企业亏损越严重。实现存量天然气与增量天然气价格并轨的目标,也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进一步打好基础。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总体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化工利用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以完全成本法模型为基准,分析了采用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甲醇、丁辛醇、氢气等产品时盈亏平衡点的天然气价格,提出了降低天然气成本,扩大应用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管道输送能力有限,天然气市场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天然气价格机制应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目的是维持各区域性市场天然气价格的动态平衡。目前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基本以行政指令为主,完全是一个静态管理;2011年底推行的改革试点也只反映油品的市场情况,不能体现中国各地的天然气供需状况和季节性消费特点。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天然气市场都会是一个由若干区域性市场组成、通过天然气管道连接的松散的联合体。参考美国天然气价格制定和调节机制,建议我国在建设天然气管输服务二级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在主要产气区和消费区建立区域性的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通过市场交易行为产生能够反映各地供需关系的区域性现货价格。动态变化的区域性现货价格自然会吸引各方建设并使用天然气储存设施,并通过在各区域市场进行换货或掉期以维持各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动态平衡。待现货交易比较成熟时,选择一个或几个交易量较大、管道和储气设施相对完备的区域性市场现货价格作为衍生品交易品种上市,让天然气衍生品市场起到为现货市场远期价格建立基准价格,引导现货交易、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13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发改价格[2013]1246号),决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调整后的各省门站价格见下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同步发布了答记者问,对通知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1107.1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3.6%;天然气产量128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全年共进口天然气607.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1.7亿立方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不含煤制气)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4500千米,重点区域管网和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打通了东北进口通道;中国LNG进口及进口终端正式向民企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存量气和增量气并轨再迈进一步;LNG水运行业政策陆续发布;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行不稳定.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延续低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接近1900亿立方米,供应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天然气长输管线和LNG接收站建设继续发展,油气管网设施进一步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9.
戚永颖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66-76,181,182
2012年2月9日和15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发布了《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国际政治持续动荡,乱象丛生;世界经济复苏遇阻,危机难解。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主要基准油价同比大幅攀升,高位徘徊。世界天然气需求平稳较快增长,全球LNG贸易活跃,价格大幅上升。201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大幅下滑,但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超过20%;炼油能力布局进一步优化,油品质量继续升级;海外油气合作取得明显进展,能源公司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展望2012,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油价有望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但伊朗问题是影响石油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预计价格呈小幅增长态势。中国成品油需求将稳步增长;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超过5%。与会专家建议,加强能源战略研究和产业规划,对成品油价格加快市场化改革,对天然气利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并适时推出天然气管网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12年2月9日和15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发布了《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国际政治持续动荡,乱象丛生;世界经济复苏遏阻,危机难解.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主要基准油价同比大幅攀升,高位徘徊.世界天然气需求平稳较快增长,全球LNG贸易活跃,价格大幅上升.201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大幅下滑,但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超过20%;炼油能力布局进一步优化,油品质量继续升级;海外油气合作取得明显进展,能源公司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展望2012,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油价有望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但伊朗问题是影响石油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预计价格呈小幅增长态势.中国成品油需求将稳步增长;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超过5%.与会专家建议,加强能源战略研究和产业规划,对成品油价格加快市场化改革,对天然气利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并适时推出天然气管网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