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丁腈橡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4.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0万吨,届时世界总产能将达75万吨/年,供需基本平衡。我国丁腈橡胶产能约6万吨/年,供应缺口较大,进口量占消费量的七成左右,随着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新建5万吨/年装置的投产以及申华化学工公司计划的3万吨/年、蓝星石化天津公司计划4万吨/年装置的实施,预计到2012年,我国产能将达到约18万吨/年,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市场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2.
近年世界乙丙橡胶生产总体缓慢增长,2009年世界总产能达127.7万吨/年,随着一些旧装置的关停和新扩建装置的投产,预计到2014年总产能可达到145万吨/年;消费量稳定增长,2009年为115万吨,预计到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35.0万吨,其中亚洲地区是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0%。我国乙丙橡胶消费量增势强劲,但产能增长明显滞后,截至2009年仅有一套2万吨/年的装置,但  相似文献   

3.
2012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约954万吨,预测未来几年需求年平均增速为5%,亚太区将是环氧丙烷产能和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2012年,中国环氧丙炕产能达188万吨,同比增长8%,表观消费量200.5万吨,同比增长22%。预计未来5年,中国环氧丙烷产能扩张将超过200万吨。虽然新增产能较多,但市场对高性能以及绿色环保的聚醚产品需求量也大幅提升,因此对原料环氧丙烷依旧存在需求缺口,2015年中国环氧丙烷的需求量将达到284万吨。全球范围长期来看,环氧丙烷市场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4.
2010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达到599万吨/年,消费量为485万吨,产能居前5位的企业合计产能占全球总能力的63%,产能比较集中。中国是丙烯腈生产大国之一,2011年生产能力达到125.7万吨/年,消费量为165.1万吨。预计2015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将继续增加,供需增长仍将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丙烯腈生产能力将达到210万吨/年,届时缺口仍约有35万吨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世界丙酮总生产能力达到734.9万吨/年,需求为631万吨,亚太地区已逐渐成为世界丙酮产需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区域。2012年,中国丙酮产能达90万吨/年,产量65万吨,表观消费量133.93万吨。未来3年我国或迎来丙酮扩产高潮,预计2016年中国丙酮产能将达到242.5万吨/年,消费量226万吨,按目前的开工率测算,届时丙酮还会有50万吨左右的市场缺口,仍需进口予以补充。  相似文献   

6.
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截至2012年10月31日,中国丙烯总产能为1658.2万吨/年,较2011年增长77万吨/年。未来5年,各种原料来源的丙烯产能均将不断增长,到2017年,中国丙烯的产能将达到约2850万吨/年。预计2012年丙烯的当量消费量有望达到2245万吨,2017年将达到3290万吨,聚丙烯仍将是主要的需求增长领域。丙烯供应的增长一直滞后于需求的增长,丙烯的产量仅占当3量需求量的70%左右。2012~2017年,中国的丙烯仍将存在较大供需缺口,但自给率逐渐提高,中国丙烯行业利润空间将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预计到2012年,世界己二酸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380.0万吨/年,亚太地区将成为己二酸最主要的生产地区,其中中国己二酸产能将达91.5万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然而从需求方面来看,到2012年,世界己二酸需求量约为320万吨,产能过剩60万吨,而中国的需求量为65万吨,产能过剩26.5万吨,己二酸市场竞争必将升级。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为976.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北美洲、西欧及东北亚国家。亚洲地区因需求增速较快提振了产能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环氧丙烷总产能将突破1300万吨/年,亚洲地区消费量将占全球消费总量近一半。截至2013年底,我国环氧丙烷产能达到211万吨/年,同比增长12.2%;产量约166万吨,同比增加13.7%;进口量下降较为明显,供应缺口仍存在,市场整体呈供小于求的局面。预计2014年我国环氧丙烷下游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总消费量在247万吨,产能将达267万吨/年。随着国内丙烷脱氢和煤(甲醇)制烯烃等项目的大量投产,丙烯下游衍生品的产能增幅将远大于需求的增量,环氧丙烷市场也将进入产能过剩的行列,走势低迷将成为2014年市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全球已内酰胺在尼龙6纤维方面的消费量正在逐渐减少,除亚洲地区外,其他地区尼龙6工程塑料对已已见分晓酰胺的需求呈强增长之势,到2009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473.1万吨。预计今后几年,产能将以年均约3.4%的速度增长,新增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中南美地区略有增长,到2009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515.6万吨/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据国外权威报告预测,2006~2011年,世界双酚A年均需求增长率约为7%~8%,到2011年消费量将达到550万吨,其中,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国,增长率高达18.9%,消费量将接近100万吨,缺口达40万吨左右。若从此预测来看,中国双酚A产业前景光明,但笔者认为,近两年我国表观消费量基本稳定在50万吨左右,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预计2012年中国双酚A需求应在60万~65万吨之间,相对于2012年约76万吨/年的产能供应,未来2—3年双酚A的市场空间不大,且市场将主要取决于下游聚碳酸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亚洲地区(除日本)现已成为世界苯酚/丙酮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到2012年将有260万吨新增苯酚产能投入运行,届时产能将超过1300万吨/年,但是由于酚酮消耗比小于其生产比,因此在2011年,世界丙酮将出现过剩,过剩产能预计为90万吨。我国苯酚/丙酮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12年,苯酚产能将达到209.2万吨/年,丙酮产能为128.1万吨/年,如果按80%的开工率计算,则2012年苯酚产量可达167.3万吨,丙酮产量可达102.5万吨,若以2008年消费量为基础,苯酚和丙酮表观消费量增长以10%计,2012年苯酚消费量将达137万吨,丙酮达106万吨。考虑到部分市场份额被进口产品占领,预计到2012年我国的苯酚/丙酮行业将初步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今后几十年里,石油仍将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到2030年其消费量将达102亿桶/天,届时,欧佩克将是主要供应地区。中国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将使其成为全球和亚洲需求增长的领跑者,2015年,中国原油缺口近2亿吨,对外储存度将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基本的有机原料,预计今后5年,全球苯乙烯供应和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前5年,产能年均增速降至1.3%,而产量及需求的年均增速为2.4%,预计到2016年生产能力将达3940万吨/年,需求达到3444万吨。我国苯乙烯产能扩容迅速,2011年可达580万吨/年,下游PS、ABS、SBR需求强劲,国内供不应求,企业新扩建积极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预计到2012年,我国TDI产能将达到74万吨/年,届时表观消费量为80万吨,供应尚有一定缺口,国内TDI行业发展前景向好。但企业在新扩建项目时,仍要针对TDI生产技术特点、原料供给、下游产品需求、装置建设情况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世界石化工业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9%,新增乙烯产能1169万吨/年。世界乙烯产量为12328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长。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在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但产能下降。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石化工业进入上升周期,公司利润大幅增加。合成树脂新增产能较多,导致开工率下降;合成纤维产量平稳增长,导致合成纤维原料供应增速较快;合成橡胶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新增乙烯产能304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496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420.5万吨,产能和产量均大幅增加;乙烯当量消费量为2987万吨,增长11.2%。合成树脂产量大幅增长,进口量下降,全年需求增幅已恢复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需均快速增长。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处于周期的景气阶段;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和合成树脂新增能力较少,但消费增速都较快;合成橡胶供应量增加较多,而需求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国内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到2.62亿吨,同比增长6.4%。其中,汽油消费量7719万吨,同比增长8.4%;柴油消费量16620万吨,同比增长5.7%;煤油消费量1824万吨,同比增长4.3%;消费柴汽比为2.15,较2010年的2.21有所下降。全年国内成品油资源供应适度偏紧,其中地方炼厂竞争力持续增强,成品油产量显著增加。展望2012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预计三大类成品油需求量约为2.76亿吨,增速将放慢至5.5%,其中汽油需求增速回落至5.2%,柴油消费仅增长5.4%,煤油需求增长7.2%。  相似文献   

17.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1,(Z1):36-43,172
"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机遇与大挑战并存。截至2010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5.04亿吨/年,占全球产能的11.5%。中国炼油能力将继续增长,但总体仍处于国家宏观调控范围内,所谓炼油能力过剩都是结构性的。预计2011年中国炼油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至5.3亿吨/年以上,同比增长5.26%;汽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总量将超过7500万吨;柴油需求为1.68亿吨,增速回落至7.5%;煤油需求将达到近1900万吨,同比增长8%以上。替代能源对未来国内成品油需求影响较大,尤其在交通用燃料方面,多元化的趋势明显。预计2020年中国各类替代燃料有望替代2800万吨成品油消费量,约占全国成品油消费量的10%。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机遇与大挑战并存。截至2010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5.04亿吨/年,占全球产能的11.5%。中国炼油能力将继续增长,但总体仍处于国家宏观调控范围内,所谓炼油能力过剩都是结构性的。预计2011年中国炼油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至5.3亿吨/年以上,同比增长5.26%;汽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总量将超过7500万吨;柴油需求为1.68亿吨,增速回落至7.5%;煤油需求将达到近1900万吨,同比增长8%以上。替代能源对未来国内成品油需求影响较大,尤其在交通用燃料方面,多元化的趋势明显。预计2020年中国各类替代燃料有望替代2800万吨成品油消费量,约占全国成品油消费量的10%。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已达335万吨/年,其中7大皎种合计产能达255,8万吨/年,占总产能的七成以上。国内企业新扩建的步伐仍在加快,到2015年,仅7大胶种的产能就将达到350万吨/年。产能扩张的动力来自于需求的增长,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以及下游行业的继续发展,预计2010年合成橡胶(含胶乳)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430万~440万吨,其中7大合成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约320万~330万吨,2015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500万~510万吨,其中7大合成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约390万~4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世界乙丙橡胶总产能为154.6万吨/年,总消费量130万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乙丙橡胶生产国。未来五年,乙丙橡胶产量和消费量将稳步增长,亚洲将成为乙丙橡胶重要的生产基地及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乙丙橡胶产能为13.5万吨/年,产量只有2.2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7.1万吨。在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潜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今后几年我国将有多套新建和扩建装置建成投产,预计到2018年产能将达89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35万吨,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环保化聚合工艺及环保型乙丙橡胶是未来乙丙橡胶生产和需求结构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