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在以半自动收费技术为基础推行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今天,通行券作为车辆通行信息的传递媒介,其可靠性和惟一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安全保密性好、操作速度快、读写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已基本取代了纸券、磁卡、磁券等通行券,成为广东省当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车辆通行券的主流.随着联网收费的推广,广东省区域联网收费的范围与道路通达密度、营运管理的里程、车流量等都在增长,使得区域路网内需要投入大量的非接触式IC卡.如何确保IC卡正常、高效、安全地运作,是联网收费区域内每个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单位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前言〗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普遍采用非接触式IC卡作为通行券,入口发卡.出口读卡,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的半自动收费方式。随着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和联网收费实施.IC卡管理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如何提高卡的利用率、降低管理难度、减少工作量,使管理既严密又简洁,已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卡管理模式经历了手工管理、卡箱管理和全自动卡机管理几个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全自动卡机的应用实践,提出卡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非接触式IC卡正逐渐成为主流通行券。非接触式IC卡除了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和一卡多用等诸多特点外,还拥有其他收费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在高速公路收费中使用非接触式IC卡,不但降低了管理运行成本,尤其是在设备维护和耗材使用方面,比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也日益成熟。收费方式从人工收费,人工拆账发展到自动收费、自动拆账。通行介质从最初的纸券发展到磁票、磁卡、条形码、二维条形码、IC卡、非接触式IC卡等,发展的目的是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加快车辆的处理速度、降低投入成本,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地防止弄虚作假所造成的通行费流失。全自动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是一种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能够完成读写卡和收发卡操作的全自动机电设备,其卡箱相对独立,是用来进行卡片周转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通行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各省市,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都在加紧实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程.少数省市已基本实现全省联网或省内区域性联网.在已实施或正在规划中的联网收费系统中,一般都以非接触式IC卡为联网收费通行券.虽然联网收费通行券可以选择多次重复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一次性使用的纸质磁性券或一次性使用的纸质二维条形码券,但非接触式IC卡正逐渐成为主流通行券.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速公路目前普遍采用非接触式IC卡作为通行券,入口发卡,出口读卡,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的半自动收费方式.鉴于卡的成本较高,需求数量大,这种通行券往往需要反复地循环使用.因而,IC卡的管理已经成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不可缺少的功能之一.由于卡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大,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会造成卡的大量流失,还可能因卡的平衡调节不当而影响正常收费业务.因此,努力寻求卓有成效的IC卡管理办法,尤其对当前发展高速公路"一卡通"联网收费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概述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是以非接触IC卡为通行券,人工判别车型车情、入口发放IC卡、出口回收IC卡、出入口车型车情以及车辆牌照对比、人工收取现金通行费、计算机打印票据、自动控制车道挡车器、闭路电视监控、非正常收费车辆自动报警并采集车道视频图像的人工半自动封闭式大型联网收费系统.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8年7月底,陕西省关中地区已有22段高速公路实现了联网收费,并对货车实行计重收费的方式,通行券采用非接触式IC卡.联网收费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清分、统一结算"的目标,改变了以往道路分段管理、分段停车、多次交费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佛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改造工程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箱的工作原理介绍及其管理概念的解析,引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非接触IC卡的管理模式对营运管理的作用及影响,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大部分省份、地区已经实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基本都采用了非接触式IC卡作为通行券.IC卡的优势在于存储容量大,可重复使用,安全性高,可脱机处理等.然而由于反复使用,经手多人、流向复杂,增加了管理复杂度,各联网路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IC卡流失.卡流失带来大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按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DB44/127—2003)规定,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目前使用的IC卡有两种:一种是逻辑加密卡,只具有存储和加密功能的IC卡,按通讯界面分为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和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收费系统中所用的身份卡、公务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非接触式IC卡可作为车辆上路必须携带的真实证件及可实现性。IC卡上记录有车辆车牌、车型、车种等信息,该卡作为高速公路的通行卡使用后,不需要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车道上安装车牌识别设备等,将能够杜绝司机逃避交纳过路费、杜绝收费员贪污行为的发生,可以取消路段中心,收费站的收费监控,对入口收费车道上的设备作一些改进,可取消入口发卡员等。非接触式IC卡随着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社会上应用越来越广。全国主要大城市已把非接触式IC卡应用于公交“一卡通”等公共事业方面:如广州的“羊城通”,根据用户需求在卡上储存一定的金额,可在公交车、地铁、的士、停车场、公用电话等场合划卡交费。早在几年前广东省的一些高速公路路段就把非接触式IC卡作为通行卡,现已正式确定为全省高速公路的通行卡。  相似文献   

13.
相对传统的纸券、磁卡等信息介质,非接触IC卡以其存储容量大、数据稳定性高、简单的读写性、防伪性能强的优点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运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福建省高速公路采用人工半自动联网收费模式.即非接触式IC卡作为信息携带的媒体,入口人工判别车型、入口发卡:出口收卡、再次人工判别车型、收费、自动打印票据。考虑到可能遇到突发事件或者车道故障等情况,会导致部分车辆无法正常进出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运营的服务质量。为了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增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收费系统的不间断运行,福建高速提出能否推出由无线模块组成的车道控制器以应急突发情况。福建新大陆电脑  相似文献   

15.
近日,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份宣布深圳毅能达独家中标高速公路通行券——非接触式IC卡采购项目,并获得了三十万张的非接触式IC卡采购合同。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路段和大部分运营管理公司使用非接触IC卡作为通行券.收费方式为封闭式按车类,里程计费.人工识别车型.入口发卡.出口收费,计算机管理,闭路电视监视、车辆检测器校核的半自动收费方式,从理论上讲,入口发卡,出口交卡收费,丢卡除收路网最远端的通行费外,还要加收通行卡的成本费,是不存在通行卡流失的。但实际上随着联网里程的不断增加,运营管理单位的逐步并入,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机电设备和软件功能的不完善,造成通行卡的流失,对通行卡的严密管理也逐步被管理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7.
通行卡,对于每一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和出行者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当收费员熟练地发放或回收一张通行卡,当出行者跑遍天下路,便捷地用通行卡缴费时,也许很少想到手中的卡其实积淀着历史的厚重,承戴着巨大的责任,也凝聚着管理、科研、产业界同仁的创新与汗水。追溯通行卡(早期为通行券)的历史,大约有18年了。可以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通行卡不断演变、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人工纸券、机打纸券、二位条形码通行券,到今天的非接触式IC卡,通行卡  相似文献   

18.
联网收费系统概述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收费系统于199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最初采取入口发放纸制通行卡,出口计算机收费的收费方式.1997年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实现了利用非接触IC卡作为通行券的收费系统,开创了我国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大规模应用IC卡通行券的先河.1999年在沿用沪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江苏省实现了沪宁、锡澄、广靖和江阴长江大桥四路一桥联网收费,2000年又沿用1999年四路一桥联网收费的基本规则,实现了苏北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为了适应路网的不断扩大及真正实现江苏全省联网收费,于2002年对以前实现的路网联网收费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改造,使之符合交通部和江苏省相关规定,也为今后更多高速公路联网准备条件.2003年底,江苏高速公路又全面实现了对货车实行计重收费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底到2005年初,江苏高速公路又增加了联网电子支付收费功能,形成了目前入口人工判断车型、发放IC通行卡,出口多种收费方式并存、车道内及时拆账的较为先进的收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引言非接触IC卡是广东省高速联网收费中惟一的通行券,其管理模式与原有磁票通行券有较大区别。对比磁票通行券管理,IC卡管理有经手人员多、流程复杂、易流失的特点。卡箱管理作为IC卡管理中技术水平最高、管理最严格和使用最方便的管理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高速公路关注和使用,但由于受投入成本较高、系统复杂和管理成本较高等因素大大制约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速公路正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行卡介质,IC卡具有其他介质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存储容量大;安全性高,具有防伪造、防篡改的能力;可脱机使用,应用较为灵活。同时,它也存在着价格高、抗静电和紫外线能力弱等缺点。由于目前非接触式IC卡成本较高,所以不能作为一次性通行券使用,需回收重复使用。这样,通行券将不断在操作员和司机手中流通,同时收费中心与收费站、收费站与收费站之间需对IC卡进行调配工作,IC卡经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