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141名英语专业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考察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使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学术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3)学术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呈较强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本研究以250名广西玉林师范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受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归因方式。研究发现,该校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差异,并提出了提高英语师范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师生自我效能感同质性互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论述了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同质性互动关系,即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一个重要概念———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完成某项任务,是个体的能力、情感因素在任务中的具体体现。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理念和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得出自我效能感和英语成绩显著相关。本文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特点出发,讨论了提高与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具体策略。以及高校教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应付环境中的各种挑战时总体上的自信心。为考察大专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成绩,课题组对479名大专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从中探讨了专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及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效能感,使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大学英语写作课要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写作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本文强调自我评价机制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让学生参与对其作文的评价,达到增强学生语言输出技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通过实验研究,探讨自我效能感在EFL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发现同传统教学相比,把自我效能感引入外语课堂教学可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自信心和自尊。并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高职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较低。探讨五年制高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信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助于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克服"信任危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状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漳州师范学院的400名学生进行集中施测,并采用spssl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及系别差异;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系别差异及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意志水平、思维模式、情感反应模式等,是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