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报告解读近日,福建质监局组织对福建省获证食品企业生产的淀粉及淀粉制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35家企业生产的35批次产品,合格33批次,产品抽样批次不合格率为5.7%。其中,抽查淀粉产品14批次,合格13批次;抽查淀粉制品21批次,合格20批次。本次监督抽查项目包括灰分、二氧化硫、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氢氰酸、菌...  相似文献   

2.
铅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有害元素,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食品中的铅是体内铅的主要来源。GB14935-1994《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中规定,铅的允许限量为蛋类、蔬菜、水果≤0.2mg/kg,豆类≤0.8mg/kg,乳类(鲜)≤0.05mg/kg。为控制人体铅的摄入量,防止铅中毒,加强食品检测显得十分必要。而获得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3.
酱油标准中涉及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标签、氨基酸态氮、全氮、铵盐、苯甲酸及山梨酸、总酸、砷、铅、黄曲霉毒素B1、氯丙醇、微生物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依据GB/T5009.22-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第二法测定小麦粉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对测量重复性、样品称量、黄曲霉毒素B1提取和定容过程的引入进行了量化。  相似文献   

5.
巧选大米     
近日,多省份查出了镉超标的大米,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场上有没有"毒大米"?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相关质检机构对本市生产的大米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本次抽查对大米产品的铅、镉、汞、无机砷、六六六、滴滴涕、黄曲霉毒素B1等项目进行了检验,共计抽查产品33批次,抽样合格率100%。虽然上  相似文献   

6.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15个省、直辖市112家企业生产的120种膨化食品。抽查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17401-2003等相关标准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对膨化食品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诱惑红、胭脂红、亮蓝、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P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铝的残留量、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23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大众标准化》2014,(10):68-68
近日,山东青岛检验检疫局在对从韩国进口的一批共计3 000件的带涂层铝制炒锅实施检验中发现,送检样品中蒸发残渣(4%乙酸)的检测结果为88.5 mg/L,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60mg/L的限量要求。山东青岛检验检疫局依法对其作出退运处理。据悉,蒸发残渣超标会导致食品在烹饪时遇酒、醋、油等液体时析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残渣,不仅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食用质量,而且人体摄入此类受重金属等残留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引起慢性中毒。  相似文献   

8.
抽查范围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对豆制品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8家企业生产的176种豆制品. 抽查依据 本次抽查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GB2711-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GB2712-2003、《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食品整治办2008年3号)等标准的要求,对豆制品产品的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脱氢乙酸、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诱惑红、胭脂红、亮蓝、二氧化硫残留量、甲醛次硫酸氢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2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4家企业生产的264种食醋产品。本次抽查依据GB 2719-2003《食醋卫生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18187-2000《酿造食醋》、SB 10337-2000《配制食醋》等相应产品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对食醋产品的游离矿酸、总酸、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13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
抽查范围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广东、陕西、青海、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0家企业生产的180种食用植物油产品. 抽查依据 本次抽查依据《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等标准的要求,对食用植物油产品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游离棉酚(仅检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1.
抽查范围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组织对膨化食品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陕西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8家企业生产的180种膨化食品. 抽查依据 本次抽查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 B2760-2011、《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17401-2003等标准的要求,对膨化食品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诱惑红、胭脂红、亮蓝、抗氧化剂(BHA、BHT、TBHQ、PG)、铝、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2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
周瑜 《企业标准化》2010,(13):28-28
粽子在两干多年前就已作为食品,目前我国有五十多个民族有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但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粽子产品的统一标准。2005年商务部的《粽子行业标准》首次按生产工艺、保鲜方式对粽子进行了分类,将各类粽子的感官指标列表,并对过氧化值、砷、铅、黄曲霉毒素、食品添加剂等理化卫生指标进行了限定,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与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常见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F-2毒素、T-2毒素等等。本文主要针对霉菌的产生过程和种类进行了说明,同时还论述霉菌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汞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汞列为首位重要考虑的环境污染物,汞以各种化学形态排入环境,污染空气、水质和土壤,导致对食品的污染。食品一旦被汞污染,难以彻底除净,无论使用碾磨加工或用不同的烹调方法都无济于事。据调查,吃含汞5~6mg/kg的粮食,15天后即可发生中毒,即使吃0.2~0.3mg/kg的含汞粮,半年左右也可发生中毒,可见控制食品中的汞含量十分重要。准确测定食品中汞的含量(GB/T5009.17-1996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各个程序中尽量减少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这时检测食品中汞的含量是十分关键的。首先是玻璃仪器的选择和控制。一般来说汞标准溶液贮存…  相似文献   

15.
《大众标准化》2011,(4):59-59
瑞典查出雀巢米粉含砷 婴儿米糊就是家长常给宝宝吃的婴儿辅食米粉,主要是以大米、小麦、黑米等为原料制成。瑞典国家食品局称,2011年4月11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化验雀巢、喜宝在内的知名婴儿食品时发现,里面可能含超量有毒元素如砷、镉、铅、铀,像喜宝的有机桃和香蕉早餐麦片含1.7mg砷、0.13mg镉和0.33mg铅(单位均为每千克)。  相似文献   

16.
抽查范围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对小麦粉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家企业生产的120种小麦粉产品. 抽查依据 本次抽查依据《小麦粉》GB1355-1986、 《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以及《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2011年第4号)等标准的要求,对小麦粉产品的灰分、脂肪酸值、铅、镉、汞、无机砷、六六六、滴滴涕、黄曲霉毒素B1、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氧化钛等13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广东佛山检验检疫局在检测一批喷漆玻璃碗时,发现其铅溶出量为251 mg/L,镉溶出量18 mg/L,大幅超出我国标准《包装玻璃容器铅、镉、砷、锑溶出允许限量》中规定的铅溶出量每升不大于1.5 mg、镉溶出量每升不大于0.5 mg的限量要求。该批食品接触材料共3600套,原计划出口埃及,佛山局已依法不予该批货物装运出口。据分析,导致该批食品接触材料重金属溶出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与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常见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F-2毒素、T—2毒索等等.本文主要针对霉菌的产生过程和种类进行了说明,同时还沦述霉菌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福建省质监局WTO/TBT工作站获悉,欧委会于近日通报了食品相关法规的修改草案,对食品增补剂内的铅、镉及汞制定新的最大限量:建议所有食品增补剂内铅的最大限量:3.0mg/kg;建议所有食品增补剂内镉的最大限量:1.0mg/kg,单独由或主要由干海藻或海藻派生品构成的食品增补剂除外,后者最大限量拟定为:3.0mg/kg;  相似文献   

20.
“大米中可添加防腐剂等添加剂”之说被传开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怎么可能?为什么?”被誉为“五谷之首”的大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食品原料,更是南方人的主粮.在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大米允许添加:防腐剂双乙酸钠、被膜增稠剂脱乙酰甲壳素和增稠剂淀粉磷酸酯钠三种添加剂.为延长食品保质期,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添加防腐剂.标准之争·防腐剂等三种添加剂被允许添加到大米中GB 2760-2011中规定:淀粉磷酸酯钠,功能为增稠剂,使用的范围是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原粮及07.0类焙烤制品),最大使用量一栏写着“按生产适量使用”;双乙酸钠,功能为防腐剂,在大米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 g/kg,但残留量要小于等于30 mg/kg;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功能为增稠剂、被膜剂,在大米中使用量为0.1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