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尽管绝大多数制造商缄口不提,2010年瑞士钟表业中的大多数生产企业一一依靠瑞士以外地区提供的配件--成功铸造出了一个出口额高达162亿瑞士法郎(约合18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链。这“得益”于1971年瑞士颁布的一条法令,规定当地钟表制造商在配件供应中只要使用少于50%非本国生产的配件,就有权将其产品标注为“瑞士制造”。  相似文献   

2.
一、"PRETUL"案简介本案原告(简称为莱斯公司)是国内商标的注册人,认为被告(简称为亚环公司)为海外客户(简称为储伯公司)生产的、标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PRETUL"商标的商品侵犯了其"PRETUL及椭圆图形"商标权。被告所生产的商品100%用于出口。2015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做出再审判决,其中指出:"亚  相似文献   

3.
清源 《中华商标》2006,(2):20-23
印度尼西亚申请人P.T.伯尔纳(P.T.PERMONA)于2001年3月22日在国际分类第34类“香烟、烟草、雪茄烟、非贵重金属烟灰缸、香烟过滤嘴、卷烟纸、吸烟用打火机、火柴、烟叶和丁香混合卷制的香烟、非贵重金属香烟盒”商品上向商标局提出“ROLEX”商标(以下称申请商标,见附图1)的注册申请。经审查,商标局认为,申请商标与ROLEX PROMOTl0NS S.A.(瑞士劳力士促销有限公司)在相同、类似商品“烟、烟具、火柴”上已国际注册并领土延伸至中国的第566503号“ROLEX”商标(以下称引证商标,见附图2)近似。另外,在非类似商品上,申请商标是复制ROLEXPROMOTl0NSS.A.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根据《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商标局于2002年8月6日驳回了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不予公告。  相似文献   

4.
国外对商标淡化的法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晶 《中华商标》2008,(9):30-32
"商标淡化"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德国,1923年,德国一地方法院在一判决中禁止袜子制造商使用"4711"香水商标。一年后,另一地方法院在判决中又禁止刀剪行业使用"ODOL"的牙膏商标。这两个将商标保护范围由相同或相似商品扩大到不相类似商品的地方法院判例后来都得到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确认。  相似文献   

5.
马宁  杨晖 《中华商标》2006,(1):29-31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对一起图书商标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在出版的《罗马私法导论》、《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两书封面上标注“法律人丛书”字样的行为不构成对原告图书商标“法律人”的侵权,而是属于对“法律人”通用词汇正当的、非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该案是继2003年北京新东方案后又一起关于正当使用图书文字商标的案件。更重要的是,该案判决对正当使用图书商标的阐述比新东方案要详细的多,因而具有较强的示范与指导意义。笔者以本案为导线,试图归纳出一些原则,希望对今后判定正当使用图书商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峰 《中华商标》2004,(8):32-32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1)项:“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基层工商人员适用该项规定查处案件时,往往对如何认定“误导公众”感到困惑,为了验证是否“误导公众”,还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其实无此必要。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     
《航天工业管理》2014,(5):44-45
波音收回海射损失的企图遭拒 由于波音向瑞典法院提出的关于从海射公司前合作伙伴收回3.56亿美元的诉求已被拒绝,波音公司2014年4月23日称将可能上诉至瑞典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8.
环球资讯     
《中华商标》2009,(12):80-80
欧共体法院在初裁中明确声誉商标的判断标准;美国法院判决认为擅自篡改或去除商品代码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国际商标协会明确提出应将恶意作为商标异议和撤销的理由;国际商标协会提出解决商标与商业标识冲突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受瑞典企业委托,朝鲜将从明年起生产此前被朝鲜政府称为“资本主义糜烂生活的产物”并禁止居民穿着的牛仔裤。分析认为,朝鲜欲打开国门,实施经济改革,今后像此类“资本主义糜烂生活的瑞典的牛仔裤生产企业“Noko牛仔”共同代表雅各布·埃斯特洛姆8月访问朝鲜,与朝鲜有关负责人商定明年起在平壤启动牛仔裤委托加工生产项目。埃斯特洛姆表示,尽管由于朝鲜的封闭性,投资方面有些困难,但凭借廉价的劳动力、高级的技术以及首次在朝鲜生产牛仔裤这一稀有价值,会成为特殊的商品。  相似文献   

10.
“蓝色风暴”考量“反向混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这样一个案件:原告浙江蓝野酒业有限公司是“蓝色风暴”商标的所有人,该商标核;隹使用的商品为包括矿泉水、可乐在内的各种软饮料。2005年11月,原告发现,被告上海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在其生产销售的可乐及其他饮料上使用了“蓝色风暴”商标,销售范围遍及浙江和上海。原告认为,被告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相同的注册商标,构成商标侵权,于是成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价值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则是由消耗在商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工人的工资和利润三部分构成的,而无论在资本主义或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增值的(生产出来的),是在流通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商品的  相似文献   

12.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11,(4):79-79
广东高院判决中国立体商标纠纷第一案 瑞士雀巢公司近期在中国将数家酱油企业推上法庭,其与开平味事达调味品公司之间的诉讼,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立体商标纠纷第一案”。广东省高级法院日前驳回雀巢公司上诉,确认味事达公司使用方形瓶作为外包装未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3.
张龙 《中华商标》2013,(10):81-86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知识产权一直是各大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其中专利竞争成为各大车厂的重点竞争领域。近来,奥迪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奥迪公司”)诉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致公司”)的车型商标案件,又将商标领域拓展成为车企厮杀的战场。2012年底,奥迪公司就观致公司侵犯其“Q3”商标权分别在德国与瑞士提起诉讼,希望法院禁止观致公司在其新款车型上使用“GQ3”车型标识。但在2013年初,奥迪公司得到了两份完全不同的判决——德国汉堡地区法院向观致公司发出禁令。禁止其在德国境内使用“GQ3”标识;但瑞士日内瓦地区法院则判决驳回奥迪的诉讼请求。针对两份不同的判决,弓1发了汽车业内人士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
市场空档大有可为吴咸林瑞典有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市场上的短缺商品,在夹缝中生存、发展。该公司密切注意市场行情变化,随时了解消费者需求,一旦发现消费者希望得到、但市场长期或暂时缺少的"空档"商品,便抓住机会,立即组织生产,迅速投放市场,趁"空"...  相似文献   

15.
认定商标近似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凯 《中华商标》2005,(9):15-18
商标近似,是指两商标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且用于同一种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一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与另一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有特定的联系。相关公众被误导是由于属于不同使用者的商标混淆商品的来源(即使相关公众无法区分商品的来源)所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全球石油每5桶中就有3桶来自非欧佩克的产油国,而日前一些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状况不佳,这无疑成了油价高企另一助推力。更有观点认为,非欧佩克国家目前的产出已经触顶。巴克莱资本的分析师预计,今年非欧佩克国家石油日产量将下降4万桶。瑞士信贷预计,直至2012年甚至更久后的时间内,非欧佩克国家石油日产量将举步不前或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华商标》2012,(3):27
正因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个体户黄先生被罗马瓷砖有限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诉至法院。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一审判决黄先生停止生产、销售涉案商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7000元及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3000元。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口子酒业)在其生产的一种标注了"口子"注册商标的白酒上使用"福"字作为商品的装潢。湖南金六福酒业有限公司(金六福酒业)依  相似文献   

19.
吴凯 《中华商标》2005,(7):35-35
某申请人于2002年10月24日在国际分类第30类的“非医用营养液、非医用营养胶囊、非医用营养粉”等商品上申请注册“必诺金初乳”。该商标中“初乳”是指“人和哺乳动物分娩后最初几天所分泌的乳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牛黄酸锌、维生素和少量激素,脂肪较少,适合婴儿需要”。在指定使用商品上使用时,消费者会认为这是对商品原料的描述,因此其不具有区别不同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李燕蓉 《中华商标》2013,(10):20-25
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注册商标,如果超出其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的范围或者片面强调商品的部分功能、用途,足以使消费者将其与他人在该商品上在先注册商标相混淆,在先商标权人提起侵权之诉,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并依据查明的事实进行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