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管理是金融业的生命,严格有效的内部管理,是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防止和杜绝腐败现象及金融案件发生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据笔者日常监管中掌握的信息资料,基层农信社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为内控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监督考核依据,但存在内控执行落实刚性弱化现象,导致潜在风险加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一、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内容 1.规范会计内控制度的监管.要监督指导各金融机构建立会计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责任制,央行要正确评价其内控制度的有效性.重点检查:是否有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和运行程序;是否建立了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规章及程序是否与业务同步;风险控制是否有效等,以保证各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从事经营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南方金融》2003,(8):34-36
在体制改革时期,继续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是基层央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人行梅州市中支针对辖区农信社案件较多的情况,通过深人调查分析,将内控制度建设与落实作为监管的重点内容,以现场检查为手段,各部门齐心协力,督促落实不放松,切实促进辖区农信社的安全运行,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的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政策●直击     
《证券导刊》2012,(5):5-5
银监会:积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12年,将继续推进农信社深化改革,保持县域法人地位稳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内控治理,促进支农服务能力的提升:实施战略导向监管,确保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全面实施支农服务承诺制度,持续监管承诺落实情况;对涉农不良贷款给予更大的容...  相似文献   

5.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保安全、保稳定正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最关键的工作,特别是内部控制管理更是内部监督检查的重点和难点,是诱发经济案件和责任事故的多发地。农信社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虽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内控制度,总结出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但从实践看,有些信用社还没有形成系统、规范、健全的内控机制,内控机制建设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论述了农信社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内控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厚则,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印两国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有许多相同之处,在银行监管制度方面也类似,并且彼此监管制度存在诸多可借鉴之处。文章从事前监管、日常监管、事后监管和存款保险四个方面对中印监管制度进行比较。并提出应从完善监管内容,健全内控制度;进一步改革监管方式;建立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改善我国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银行为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重点加强了内控制度建设。从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到日常检查监督 ,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内控监管体系 ,为农行系统的稳健经营和商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保驾护航作用。但也应看到 ,农行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和薄弱环节。(一 )银行内控制度对管理层和责任人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从现行制度看 ,表现为对操作层管理要求高、处罚严 ;对管理层缺乏量化的内控制约要求 ,且无人控制或控制不力 ;在内控自律监督管理过程中 ,只有管理层监管操作层 ,而无再监督层制约自律…  相似文献   

9.
中印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相同,在银行监管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类似之处,并且彼此监管制度存在诸多可借鉴之处。本文将两者的银行监管制度进行了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提出相应的改善我国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1)完善监管内容,健全内控制度;(2)进一步改革监管方式;(3)建立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意义和设想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是确保金融业安全有序运营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加强内控机制的意义在于:一是确保国家金融法规、法律和监管的贯彻落实;二是确保各种经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三是确保各项业务经办过程和操作合规、合法,并相互制约,实现稳健经营的目的。如何建立农信社内控机制?笔者有如下设想:(1)重构农村信用社组织框架,建立起独立行使职能的内审机构,直接隶属于一级法人,以加大对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监督力度。(2)优化农村信用社经营模式与手段,建立规…  相似文献   

11.
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而以建立和完善科学性、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为内容的银行内控制度,则是银行风险监管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于金融机构建立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信社系统的金融案件屡屡发生。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信社内部控制中的误区和盲区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找到金融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原因。并对改革后农信社内部控制的有效建设提出建议,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框架的搭建以及内控制度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孙瑞 《金融纵横》2010,(1):71-71
一、注重均衡放款策略。农信社的经营决策者要树立长期稳定的均衡放款理念,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带领农信社长期稳定发展。一是建立贷款投放计划编制制度,保证计划编制的科学性、时效性,树立全年贷款投放计划的权威和稳定,不得随意突破,要保证计划的月份间和季度问的灵活可控性,切实避免“大起大落”现象发生,同时,也可保障自身资金具有稳定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本人从近几年徐汇联社发展状况,对上海农信社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信社高管人员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存在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制度不科学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监管部门必须树立“人本监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实施内部控制,在于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实现长期稳健经营。就农村信用社而言,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信用社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农信社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提出四个对策性建议,确保农信社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农信社通过自身努力和外部督促引导,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加强,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逐趋规范;但是,一些信用社至今未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建立健全与其自身经营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相适应的内控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内部纵向控制和横向监督软弱乏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防范、控制、化解仍差强人意,由此显现出农信社躯体内良好内控文化的匮乏,引人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职责明晰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一是成立以支行行长为组长.主管副行长为副组长,纪检监察审计室、综合办公室、综合业务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国库部门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确定内控管理重点。提出改进措施。二是设立内控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审计室,负责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监督评价、按季向内控管理领导小组报告内控监督管理情况。三是设立内控监管员,内控监管员由国库部门负责人担任,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控制度。文章针对当前农信社内控制度执行中存在的认识偏差、执行不到位、自身监督环节薄弱、查处不力等问题,围绕构筑自控、互控、监控的“三道防线”,阐述了健全内控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玉稳 《时代金融》2016,(6):142-143
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是中小金融机构,内控管理还不够完善,强化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是保障农信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农信社危机管理的现状,建立危机管理的必要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期对农信社完善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