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终于走出了漫漫熊市,进入了快牛时期。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股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另一方面,由于热钱的涌人,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推动股市快速上涨。但是大多数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股市在这轮牛市中,资产的价格远远超过其合理的价值,出现了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各种宏观政策可能性的基础上,才能对证券市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在流动性过剩短期内不能根本性缓解的情况下,与通货膨胀、经济过热以及房价高企相比,接受一定程度的股市泡沫也许是一个最合适的选择。从长期来看,化解股市泡沫的根本途径不是打压股市,而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在大量过剩的流动性从银行存款流向股市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因势利导做两件事,一是调整我国的宏观金融结构;二是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并以此实现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推动我国股市上涨的主要因素为过剩的流动性,其他如我国股市价值重估,公司业绩增长等利好因素已经被疯狂上涨的股指所透支,故基于现在的股票价格,我国股市已经存在泡沫。但由于过剩的流动性,股市泡沫不会立刻破灭,还会继续走高,但为了抑制泡沫快速变大,政府将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投资者将面临着极大的政策风险,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回归价值投资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自17世纪欧洲发生“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等金融事件以来,世界金融市场的兴衰就始终伴随着股市泡沫的生成与破灭。因此,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自己投资的市场是否存有泡沫,泡沫度有多大,无疑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本文通过市净率法,对中国股市的泡沫度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股市泡沫的生成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郎咸平 《浙商》2008,(6):30-31
我们现住所看到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都是表面现象。从广义货币/GDP来看呢,确实是流动性过剩了。但是,投资营商坏境的恶化,使得企业家把应当投资而不投资的钱转移到股市和楼市上,这才是造成泡沫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7年的中国股市获得了很大的增长,期间一直夹杂着股市泡沫的争论,本文从经济泡沫的概念谈起,回顾了历史有名的泡沫事件,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分析,指出股市存在泡沫的合理性及目前中国股值并没有高估,最后提醒警惕股市泡沫对我国经济的危害和防止股市泡沫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列列 《商业文化》2007,(7):16-16
成思危副委员长说中国股市有泡沫,并且认为70%上市公司几乎没有投资价值;国际著名投行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没泡沫,理由是中国的“实际汇率偏低、人民币被低估、非市场化的供给因素等”。这实际上代表了国内外目前阶段性唱多唱空中国股市的  相似文献   

8.
叶萍 《价格月刊》2007,(8):20-22,25
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重现生机,空前繁荣,而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堆积的牛市,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不少人士在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所谓治理资本市场泡沫这个表面现象上。本文认为,应带着全局观去客观认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追本溯源,直面进行疏导,否则,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反而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波  王瑞淑 《大经贸》2008,(3):21-21
多方数据表明:中国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所蒙受的损失有限。当全球股市受信用危机冲击而剧烈震荡下跌之时,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依然故我、高歌猛进。“风景这边独好”,似乎再一次验证了许多人的真诚愿望:“中国市场、中国特色、只涨不跌”。中国真的会例外?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真的没有严重泡沫成分?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真的会永远膨胀下去、不会破灭?从个人情感上,我们亦希望中国例外,但从理论逻辑上,们却不相信会有例外。  相似文献   

10.
何乐 《中国市场》2007,(16):27-30
从去年开始,中国股市进入牛市。股市就像中国经济一样,发展速度惊人,引得大量新股民纷纷进入,试图大捞一把,并构想着发财美梦实现之后的美好感觉。这种情况引起了政府、境内外学者、媒体投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那些持有“泡沫论”的学者和官员,一时间被指为唱空股市的“乌鸦嘴”。然而,一个健康有序的股市,实在少不了这些吹散狂热的“乌鸦嘴”。  相似文献   

11.
自1987年“黑色星期五”以来,美国股市一路飙升,于是很多人认为美国股市充满泡沫。为此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从股市发展的创新性思维、股市繁荣的潜力所在、股市繁荣的引擎、股市繁荣的坚实基础以及股市繁荣的重要保证五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过剩不是股市上涨主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徐放 《新财富》2007,(4):18-21
促成2006年中国股市牛市的主因并不是所谓流动性过剩。相反,与中国股市处于熊市的前几年比较,2006年的流动性实际处于收缩状态,而不是扩张。认清了这一点,对于我们判断未来股市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央行如果在未来继续采取如小幅加息等货币政策来收缩流动性,并不会改变国内居民出于资产配置的目的而继续持有或者增持股票,而未来中国外贸顺差的变化也不会改变中国股市的趋势。左右中国股市下一步走势的仍然是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盈利。如果企业盈利继续超过预期,那么无论是放松还是适当收紧流动性,牛市还将会继续。如果企业盈利低于预期,那么不论流动性如何泛滥,股市一定会掉头向下。流动性不是推动中国资产价格重估的力量,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业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冯绍辉 《商业时代》2011,(12):56-57
创业板的推出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一件大事,其对主板股市影响的好坏也众说纷纭。股市流动性风险是测量股市质量很好的指标,本文在详细介绍流动性及股市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构造了股市流动性指标和测量股市流动性风险的指标—流动性风险价值(L_VaR),通过利用L_VaR测量中国创业板推出前后中国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美国标普500指数的流动性风险,实证表明创业板的推出相应加大了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并且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比美国大。说明中国股市的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以保障创业板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票指数的随机走动是十分发散的,而不是相对收敛的,说明了我国股市存在过度投机的泡沫。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根源在于市场的“不稳定投机”与“有限理性”,也在于市场非对称信息博弈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以及经济体制上的一些原因。挤出我国股市过度投机泡沫的方法应当转到以市场手段为主的方向上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展市场敌意收购以及建立经理人市场,是我们应当考虑的一些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钟林超 《华商》2013,(6):18-19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较西方国家更具隐蔽性,西方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工具价格的高涨,前几年国际黄金价格翻番和近来美国、日本股市屡创新高就是其例证,而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则由于被影子银行所掩盖而并没有表现为资本市场价格和普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同样,偏好储蓄的国人也没有感觉到手头现金的大量增加,过剩的流动性就像高悬的“堰塞湖”,随时威胁着我们的安全,考验着我国金融管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总会嘲弄自己的幸运儿。1996年,就在美联储新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上台后不久,美国正深陷新一轮股市泡沫中,格氏旋即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试图探讨“非理性繁荣”是否已主导整个股市,希望以言论来击破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05,(4):36-36
《中国经济时报》不久前刊登张炜的章说,喜欢在市场上发表不同声音的谢百三教授近日撰写指出,“房地产泡沫不破,中国股市也很难出现大牛市。”股市盼楼市跌,楼市看准股市短期涨不起来,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政府的一个命题,而老姓越来越买不起的楼市及越来越损失严重的股市,  相似文献   

18.
于欣 《新财富》2007,(5):18-19
伴随国内股指屡创新高,国内外机构对后市的分歧也不断加深:谢国忠、申银万国证券、招商证券等认为当前股市存在泡沫,属“泡沫论”派;高盛高华、中金公司、《华尔街日报》等则属“非泡沫论”派。而对于泡沫是良性或恶性、如何应对泡沫等问题,“泡沫论”派也是观点迥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迅雷 《新财富》2006,(11):46-46,48
要获取超额收益,就应该寻求在经济高涨中最容易产生泡沫的行业。泡沫的存在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目前股市的泡沫还只在“孕育期”,房地产的泡沫应该属于“膨胀期”,因此,很多金融品的价格实际上离泡沫破裂的阶段尚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与泡沫共舞。[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近日北京举行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研讨会上,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行为经济学奠基人罗伯特·希勒与中国经济学家吴敬链就中国股市和房地产“泡沫”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