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Q的性格包括国民劣根性与自我超越性两个层面,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本文从自我超越性的角度重读阿Q,使读者看到在激烈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中,阿Q自身已开始解体、衍变,并流露出弱者的生命意识,显示着自我的尊严与价值。如果说把阿Q作为国民劣根性的典型来批判是为了反思中国文化传统,那么,提出阿Q性格中的自我超越性便是为了引发我们思考中华民族超越停滞、重新树立民族信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塑造了阿Q这么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使这篇小说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式的杰作.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新的"阿Q"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中历来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傻瓜"形象,文章即是通过对《傻瓜吉姆佩尔》与《阿Q正传》中的两个"傻瓜"形象吉姆佩尔和阿Q的比较,意在发掘人物身上的丰富内涵,以此突出辛格与鲁迅两位作家不同的精神特性。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个大画家,他用白描或细描的手法为我们描摹出许多典型的人物。其著名小说《阿Q正传》刻画了旧时代中国人的人生,剖析了中国人的魂灵。其小说主人公阿Q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民代表,蕴含着深广的精神意义,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5.
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阿Q性格的主要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它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内容,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阿Q性格的主要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它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内容,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论述阿Q基本特征就在于他作为阶级地位的人和思想观念上的人一种不合理的分离,即命运、肉体上的阿Q与精神、行动上的阿Q之间的矛盾。鲁迅先生借这位雇农阿Q扭曲、悲惨的一生,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典型,勾画了一个未经革新的“民魂”的代表形象。  相似文献   

8.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经典作之一,主人公阿Q则是这篇小说所创造出来的经典人物。尽管阿Q是一名农村落后的雇农,仅代表农民阶级,可是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却超出了本阶级,他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阶层的共性,反映出了当时国人的劣根性。"精神胜利法"是其核心内容,这一精神使得"阿Q精神者"在思想、行为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同时暴露出了其弊端:懦弱性与麻木性和狭隘性与盲目性,以及自欺性与奴役性。古老民族的"大丈夫"法则和弱者生存的智慧,以及精神补偿机制是"精神胜利法"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是有关话语理解的一种理论,它主要以自然性言语交际中的话语(如随意言谈loose talk)为分析对象。本文针对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中的阿Q性格特征运用关联理论对其是“精神胜利法”还是严重的投机心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其著名小说《阿Q正传》刻画了旧时代中国人的人生,剖析了中国人的魂灵。其小说主人公阿Q就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民代表,蕴含着深广的精神意义,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创作独具艺术魅力与文学效应。他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使这篇小说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而且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小说《阿Q正传》最充分、最完整地体现了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揭出疾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阿Q正传》的四个译本各有特色,但威廉·莱尔的译本更能够根据本土读者的需求、文化背景等来将源语文本的信息充分而详细地体现在目的语文本中。以目的论为指导从词汇层面、句式的改变、注释等几个方面来解析莱尔对《阿Q正传》序的翻译,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策  李驰 《新智慧》2007,(11):30-30
职场案例:职场上,Q是一个“百事通”,哥儿们多,能办事,公司领导有了社会上的事,少不了找他搞定,公司内,哪个部门有了闲难,也少不了找他帮忙。可是,公叫升职的事却与他无缘,领导眼中的排名是A、B、C、D,而Q在他们眼中,只是Q,离轮到升职的A、B、C、D差远了。终于有一天,Q离开了公司,领导也没有深切挽留。直到他走后,忽然间,领导好后悔,觉得离不开他了,很多事情别人怎么都办不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自本刊5月以两个版面报道重庆大郎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巨国的传奇经历后,大郎Q饼在全国读者当中引起极大反响和共鸣,每天我们都会接到很多观众的来  相似文献   

15.
《子夜》揭示出:资本家是中国现代社会新生的生产力代表。这种新生的生产力意义也就是运用西方管理手段、先进的生产工具运作现代企业、金融、证券,促进资本的快速增值。仅就历史意义而言,阿Q是过去的,吴荪甫是未来的。茅盾是现代作家中惟一具有鲜明的产业意识、金融意识的作家。褒扬工业文明、否定农耕文化是茅盾创作的基本价值倾向。  相似文献   

16.
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泸沽湖,对于很多人或许还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如果提起女儿国,摩梭人和阿注婚,或许很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 "啊,是那儿。"每天有很多人走近泸沽--浪漫的人来寻找邂逅,好奇的人来探索文化,疲惫的人来洗涤心灵,更多的旅行者却只追踪着那份宁静而来。  相似文献   

17.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信息转换活动,在其过程中难免会面临文化缺省的存在。译者因此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文化补偿策略以使译文读者能够欣赏到不同的文化。论文从翻译的文化功能角度出发,以《阿Q正传》的英文译本为例来探讨汉英翻译过程中文化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夏伟 《大众商务》2007,(8):59-59
自本刊5月以两个版面报道重庆大郎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巨国的传奇经历后,大郎Q饼在全国读者当中引起极大反响和共鸣,每天我们都会接到很多观众的来电、来函,询问加盟大郎Q饼的事情,鉴于大家对开办大郎Q饼坊的关注,本刊继6期刊登大郎公司总经理巨国答投资者问之后,再次采访并整理了大郎公司总经理巨国对加盟商关注问题的解答,以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早前记得一个传说,大意是说苏东坡的朋友佛印把苏东坡看成像“佛陀”一样高尚,头上有一顶光环.而苏东坡则正好相反.说看到佛印就像“一堆狗屎”,事后苏东坡沾沾自喜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夫人,却被大大讥讽了一顿,苏夫人说:佛印是心中有佛,所以,看谁都会见佛:而你呢?心中不过是一堆狗屎。——我们有时会把类似“狗眼看人低”的话讲给我们受到委屈的保安员,保洁员们听,但这不过是现代阿Q的一种精神胜利法,因为我们也懂得,如果真的陷入了这种笑话的快感当中.那么我们和问题业主究竟谁是“狗屎”就会成为一种“鸡生蛋,蛋生鸡”那种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循环关系。不过言归正传——最终,我们——我们物业管理者和业主们——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一朵小云》和《阿Q正传》两部小说中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深入分析,来探究两部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作者试图通过对两国国民性的深刻批判,以唤醒人们沉睡、麻木的民族魂,从而推动人类的精神解放和道德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