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各地信息     
济南市建行推出个人住房贷款七项举措旧前,济南市建设银行推出了7项个人住房贷款新举措,活跃住宅消费市场。一是新增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贷款6亿元,保证入市住房建设和个人住房消费资金的需求。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不受规模限制,只要符合贷款条件,都将满足需要。二是再次扩大个人住房贷款经办网点。从去年8月份起,由原来市建行房贷部一处办理,扩大到市区所有支行、办事处,建行的各分理处均为受理网点,单位和居民可就近到建行经办网点咨询、申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5年末,上海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余额4070.79亿元,比年初增加587.04亿元,同比少增436.82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44.94亿元。比年初增加199.40亿元。同比少增528.69亿元。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2011年的快速增长,2012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外部形势、日益严峻的同业竞争,保定分行进一步巩固客户基础,强化业务转型,打造建行小企业品牌特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至2012年末,该行实现小企业非贴现贷款累计发放3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4%,比去年同期增长30%:贷款余额24亿元,比年初新增7亿元;贷款户数达到330户,较年初增长102户……保定分行小企业业务多项指标再创历史最高,以有力的数字证实了“发展就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4.
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停止了福利性实物分房制度后,我国住房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银行对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普遍开展起来。截至2002年9月,我国商业银行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7423亿元,而截至2000年6月,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仅为2130亿元。随着住房抵押贷款的迅速增大,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建立住房贷款二级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建设银行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了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申请。本文主要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开展的有关问题加以论述。住房抵押贷款证…  相似文献   

5.
数据     
工行个人住房贷款突破3000亿 中国工商银行日前对外宣布,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稳居国内银行业首位。 工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分别于2001、2002和2003年跨越了1000亿、2000亿和3000亿元大关,保持了高速稳定的业务发展节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业务组织系统和营销  相似文献   

6.
加速构建城市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城市房地产业(住宅产业),住房金融业已经取得重大进步。截止2002年底,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8258亿元,比上年增加2671亿元,增长势头强劲。住房金融已经为发展房地产业,改善居住环境等做出了相当的贡献,而且两者的关联程度将会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7.
李建东 《数据》2001,(3):19-19
2000年,我市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信贷业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2月末,全市银行的服务性消费贷款余额达18.53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402.5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8亿元和313.73亿元,对促进消费需求和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巴蜀质量跟踪》2002,(16):38-41
2001年年底,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5598亿元,而在前年同期.这个数值还仅为3316亿元,记者初步计算后发现,2001年末的这个数据已是1997年年底的近30倍。今年3月,人民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余额占据了整个消费贷款余额的八成。  相似文献   

9.
林峰 《东南置业》2006,(11):146-147
建设部在2006年上半年公布了截止2005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截止2005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9759.5亿元,职工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3499.9亿元,缴存余额6259.5亿元,全国实际缴存职工人数6329.7万人;累计为523.5万户职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4599亿元,个人贷款余额2833.96亿元:购买国债余额471.38亿元:尚待收回的项目贷款、单位贷款和挤占挪用资金46.3亿元;住房公积金银行专户存款余额2907.9亿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都已达到上千亿元规模,资金规模和盘子逐年增长,越来越凸显其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但在住房公积金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问题,有些是相当严重的,主要表现为资金被挤占挪用,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06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6800亿元,比2000年增加30140亿元,年均增幅为32.96%,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41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0820亿元,年均增幅为22.01%;购房贷款余额227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9320亿元,年均增幅为33.72%。  相似文献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住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成为惠及德清全县近3万职工的一项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制度。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县共有3.3万职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其中正常缴存职工2.3万人,累计归集6.32亿元,归集余额达3.55亿元,向3597户职工家庭发放5.33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累计贷款余额3.14亿元,为提高职工自住住房消费能力,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个人购房热情空前高涨,住房贷款需求也飞速增长,自1998年启动住房抵押贷款以来,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年均增长率接近30%。截止~]2005年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到1.84万亿元,占GDP比重的10.2%。由于期限长、流动性差,个人住房贷款的大量出现必将增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金融     
我国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委托贷款发放力度。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700万职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账户,住房公积金累计总额达到4011亿元,归集余额2840亿元,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余额1125亿元,占归集余额的40%。建设部要求,要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清欠工作力度,加快建立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住房公积金监  相似文献   

14.
《湖南房地产》2004,(1):15-16
截至去年9月末,中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1327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最近这两年贷出去的。根据国际经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将在未来3到8年间出现,也就是说3年以后,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率将上升,不良贷款的风险将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从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来看,房地产金融已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苗头。  相似文献   

15.
丛诚 《上海房地》2007,(2):30-32
一、2006年上海住房金融市场运行特征(一)2006年上海个人房贷缩水3%,逾期违约风险正在上升,但总体仍然受控2006年,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笼罩下,总体呈现了萎缩盘整态势。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11月,上海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893.43亿元,其中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余额2487.97亿元,公积金个人房贷余额405.46亿元,与2005年底比较,2006年上海个人房贷资产首次出现负增长86.36亿元。换句话说,上海个人房贷债务大盘较2005年萎缩了2.9%,这一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在2005年,个人房贷大盘的先行指标——年度新增房贷余额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住房抵押贷款作为解决个人住房问题、启动住房消费的有效途径之一,已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止2001年年底,全国商业性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达6398亿元,是1997年年底的33倍.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06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6,800亿元,比2000年增加30,140亿元,年均增幅为32.96%,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4,1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0,820亿元,年均增幅为22.01%;购房贷款余额22,7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9,320亿元,年均增幅为33.72%。  相似文献   

18.
2011年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增幅比上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485亿元,较上月多增559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93亿元。8月新增贷款有所回升主要是季节性变动,历史上看,2003-2010年期间,  相似文献   

19.
一、结余资金的现状
  (一)结余资金的规模及分布状况
  2013年5月,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已突破5万亿元,余额达到2.8万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8万亿元,在扣除项目试点贷款和购买国债的余额后,全国住房公积金的结余资金(指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之间的差额)将近1万亿元。  相似文献   

20.
如何申请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周振明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指利用政策性住房资金(即房改资金,包括公民售房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等)向购房居民发放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侧重支持中低收入居民家庭购房消费,实现住房小康。北京市政策性个人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