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告大观》2010,(11):93-93
2010年是中国"亚运年",也是"广东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将为广东带来充足的人气和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广东电视台身处亚运会举办城市广州,将抓住这一契机,为亚运会加油呐喊,在广州亚运会的历史史册上记上重要的一笔。随着亚运会的临近,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广东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和广州亚运会对于休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州亚运休闲体育旅游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如能抓住2010广州亚运会这个发展的加速器,加紧对广东省休闲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完善休闲体育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就可能大大提升亚运会举办城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广东向着把休闲体育旅游市场推向世界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营销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广州举办亚运会进行SWOT分析,清晰把握举办亚运会的优势、劣势,认清周围环境所呈现的机会和威胁,对于成功举办亚运会、探求如何更好地利用亚运会的契机为广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指出广州2010年即将举办的亚运会对城市竞争力的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需求务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以及城市产业结构四个方面.同时,对于举办城市而言,需要利用重大活动的契机,优化产业链,完善体育法律法规,发展社会体育,并且避免投资成本扩大、设施闲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将举办第19届亚运会,成为国内继北京、广州后第三个获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为成功办好本届亚运会,杭州已在运动场馆、基础设施、城市绿化、交通条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据预测,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超2000亿元。巨额投入能否“回本”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而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赛事遗产也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事件营销大P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帆 《市场研究》2010,(9):30-31
<正>近年来,中国城市事件好戏连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电影节等文化体育盛会,不仅带动了巨大的广告效应、票房收入,同时也为举办城市拉动了酒店、旅馆、交通等行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中国又将迎来一场体育盛会——广州亚运会。在出色举办了一场奥运会后,中国民众如何看待这场即将到来的亚运会?他们又有哪些新期待?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新近完成的《城市关键活动影响力研究SIKCE——  相似文献   

8.
城市品牌化作为城市营销的一部分能够使得城市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独特,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城市发展规划者的重视。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则通常是实现城市品牌化的大好机遇,会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城市。本文主要研究了广州市如何利用亚运会召开的契机,开展城市营销,打造广州市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9.
举全市之力举办的2010年亚运会,正把广州变成一个大工地。继2003年SARS、2008年春运之后,2010年亚运会及其筹备工作,将是广州市最高行政长官张广宁在市长任上面临的第三次大考验——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政府的执政能力、市民的文明素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比赛。亚运会对于广州而言,不仅仅只是一次体育盛会,更重要的是它将使广州站在亚洲的中心,向全世界展示广州这个城市。亚运会是重塑广州城市形象的一次良好契机。本文中将运用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主体的动态平衡学说,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不同意义的城市形象传播主体入手,详细分析他们各自在传播亚运,塑造广州城市新形象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商行政管理》2010,(19):1-1,9
即将在广州召开的第16届亚运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盛会,也是时隔20年后我国第二.次举办亚运会。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确保亚运会期间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确保亚运会的顺利举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林斯斯 《中国市场》2010,(45):16-17
构建物流体系是确保亚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目前,广州的物流体系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举办亚运会对物流业的巨大需求。因此,必须结合广州物流的实际,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努力构建组织协调、统一高效、运转通畅的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广州亚运物流的问题,确保亚运会稳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已在绚烂的礼花中落下帷幕,深圳大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在2011年和2014年相继召开。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近日采取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的方式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京、西安7个城市展开相关调查,并发现:公众对中国城市举办国际性运动会充满信心,当地居民做志愿者的兴趣也很高。但体育盛会的吉祥物以及协办城市的知晓率较低,为举  相似文献   

14.
试析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旅游业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亚运会主办城市归属中国广州,其蕴涵影响深远。广州亚运会既是广州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契机,也是广州城市发展进程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广州应通过亚运会这一高端平台,向世界全面展现其形象与素质、经济实力、旅游吸引力与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广州要抓住这一机遇,最大程度的提升广州国际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国际化旅游城市的新形象。要充分利用广州的旅游资源及地域特点,拓展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关注后亚运效应,增强亚运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使广州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葛小雨 《商》2014,(36):251-251
第17届仁川亚运会开幕在即,对于韩国的和平城市仁川,举办一届亚运会能给它带来什么?而17届亚运会选择落户仁川又是看中了它的什么优势?本文从体育产业的角度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材料分析法,浅析了仁川优势和亚运会给仁川带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社区体育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广州的社区体育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广州在2001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和在2010年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亚运会后,更让广州的社区体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从广州社区体育的兴起原因、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对广州社区体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国际化一词应运而生,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然而城市竞争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代名词,其发展步伐明显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追赶城市国际化浪潮、发展扩大对外国际交流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办一次会,兴一座城”,通过分析2023年即将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大事件,经过调研,本课题从后亚运会等“大事件”杭州经验和城市国际化发展现状出发,以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竞争力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国际化城市水平评价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文献梳理研究,并以各领域典型的国内外国际化城市评价指标为参考,比较分析杭州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为杭州市提升竞争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这是继第十一届亚运会于1990年在北京举办之后,此项赛事再度来到中国。广州亚运会共设42个比赛项目,设54个比赛场馆,为历届之最。45个国家和地区、12000名运动员将角逐476枚金牌。  相似文献   

19.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京举办;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落户广州。20年,从北到南;20年,斗转星移。  相似文献   

20.
亚运会对广州服务贸易促进作用的理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将极大的促进广州服务贸易的发展,给广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用.文章利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需求贸易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行业竞争、机遇和政府等方面对此作出理论分析,提出"亚运会影响下的广州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广州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得到一些启示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