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织物指的是指以植物纤维(棉纱和麻线)、动物纤维(蚕丝、羊毛)以及人造纤维(尼龙、腈纶、聚酯纤维、氨纶等)为原料,经过织机加工后得到的织品。织物的结构既受到原料类型的影响,也受到纺织方式的影响。从宏观触感上来说,织物表面摩擦性能表现为织物的滑、糙、糯、爽等触觉手感风格。织物的手感风格的测定与评估而言,织物表面摩擦性能这一力学特性是重要的参考量。文章所要探讨的就是织物结构与织物的表面摩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羊毛织物印花面临较好机遇中国印染行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陈荣圻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注重生活质量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羊毛纺织品,这为羊毛织物数码印花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数码印花适合于高档羊毛织物,高档羊毛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原织物、化学镀、涂层处理后汉麻织物吸声性能的变化规律。指出随着空心微珠添加量的增加,涂层织物的吸声性能变差。空心微珠涂层织物的吸声性能最佳的添加量为7%,对织物涂层要选择较小的涂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CDP,中文全称是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由于其织物具有吸色容易、色谱齐全、上染率高、色彩艳丽,洗涤后不易褪色、掉色等性能,被广泛应用在仿真丝织物、花色织物与羊毛混纺织物上。开发出连续化CDP工艺流程以适应大批量连续化生产,以期得到质量稳定、均匀性好的产品,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减少能耗,已成为行业内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GB/T 13772.1测试的接缝滑移是织物性能;GB/T 21294测试的接缝滑移称缝子纰裂程度,是检测成衣质量的一项指标。论文比较了两个测试标准的差异,并用服装CAD软件测量服装取样部位的织物角度,研究缝制工艺对接缝滑移的影响,以及接缝滑移与纰裂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线迹密度可以提高接缝性能,缝纫线规格对接缝滑移性能无影响,斜向试样的滑移量和纰裂值不大于经纱试样和纬纱试样;纰裂值大于滑移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在针织产品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移圈组织的编织原理及花色效应形成规律,利用STOLL电脑横机成功设计开发了2款孔眼扇贝效应织物和1款绞花扇贝效应织物,分析了织物的设计编织原理及外观效应。所开发织物扇贝外观效应显著,可用于女装及儿童针织毛衫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国内热管技术发展概况及其在机械行业的应用前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传热工程面临两大问题,即研究高绝热材料和高导热材料。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有铝[(λ=202W/(m·℃)]、柴铜[λ=385W/(m·℃)]和银[λ=410W/(m·℃)],其导热系数只能达到10~2W/(m·℃)的数量级,远不能满足某些工程中的快速散热和传热需要,热管的发明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热管的相当导热  相似文献   

8.
织物起毛起球程度是影响织物服用性能,决定纺织产品品质质量的重要指标。织物起毛起球会导致织物手感变差、外观恶化,降低织物的风格和美感,使纱线和织物强力下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和耐久性。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织物的抗起球性要求显著提高,要求达到4级,对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在产品的抗起球性上提出严峻挑战。传统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测试主要是通过将样品与标准样照进行对比目测评级,存在重复一致性差,受测试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太大等不足。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工作者尝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客观评估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该发明指出了科技界对热交换器材料认识的错误:“物体导热系数定义的是端面积为1m2厚1m的物质,而生产散热器所用材料厚度仅为万分之一米,和使用保温材料一样,越厚保温越好,越薄散热越好”。用1m厚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评价万分之一米厚的散热器的热交换能力是错误的,并且热交换器在空气中的热交换能力并不取决于热交换材料单位时间能提供的热量,而取决于空气这种热的不良导体单位时间带走的热量。铝、铜、不锈材料都能满足使用需要,用于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包括船舶、潜艇、火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  相似文献   

10.
在男女服装中使用羊毛弹性织物越来越多了。弹性织物有良好的伸缩性,使穿着者动作灵活、穿著舒适。生产者要根据最终用途决定织物的伸缩方向,是经向还是纬向,这是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纯羊毛和高含量羊毛的混纺织物被世界公认是舒适和性能良好的。加入少量的氨纶不会改变羊毛的性能、却能提高其性能,使织物变形后恢复得更快,使定做的服装更便於人体的活动。 羊毛织物一个方向的伸缩有20%就足够,如果两个方向都有15%的伸缩就很舒适了。需要伸缩的服装部位一般是在肩的下部,臂的上部、背部、臀部和膝部。因此裤子的伸缩要求是经纱方向,而茄克和女裙则要求是纬纱方向伸缩。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双向伸缩的织物(表Ⅰ)。 少量比例的氨纶就足以产生弹性布 羊毛+氨纶织物有羊毛的美观。为了保持这一美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对针织产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也逐步提高,具有天然抗菌效果的罗布麻纱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针织产品中。本文选取了100%纯罗布麻纱线和其它三种针织产品中常见的纱线——纯棉、纯羊毛和纯腈纶纱线,通过电脑横机以相同的编织参数编织成满针罗纹织物,然后对织物进行面密度、透气性和悬垂性等性能的测试,从而比较罗布麻针织物和其它纱线针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与保暖内衣保暖性能相关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市场上选取典型保暖内衣面料,对其厚度、密度以及保暖率和透湿透气性等影响保暖性的相关指标进行实验和研究。分析了厚度、密度、组织结构等对面料保暖、透湿、透气的影响,以及厚度、透湿、透气与保暖性的关系,得出当面料厚度在1.84mm左右时,其保暖性能和轻薄性能较佳,透气率在550.3mm/s左右时,其透气舒适性能为优等的结论,为保暖内衣企业的产品选材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YDR和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对棉/毛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在保护羊毛不受强碱、高温损伤的条件下,采用住友SS系列活性染料进行一浴一步染色,可获得棉毛同色织物。  相似文献   

14.
结合床上用品的特点,通过对一组织物进行实验,运用数理计算的方法,重点分析了织物密度对床上用品经编双针床棉毯保暖性及透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自制的抗菌、自清洁整理剂,采用"两浴法"对冬季保暖针织面料进行了抗菌、自清洁复合功能整理。通过改变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三项整理工艺参数,探讨该复合功能整理对针织物保暖性的影响;根据正交实验,确定抗菌、自清洁试剂的最优化整理工艺为:(1)抗菌整理:整理剂浓度5%(owf)、浴比1:10、水浴恒温60℃浸渍45min,在常温下晾干;(2)自清洁整理:整理剂浓度35g/L、预烘温度120℃(2min)、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0.5min。经该工艺整理后的保暖针织物具有抗菌、自清洁复合功能,且保暖性损失较小,透湿性保持较好,透气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零碳建筑的零碳排放和超低能耗目标,提出了零碳建筑的技术路线。利用负荷能耗指标作为技术评价标准,以保定市某幼儿园实际工程为例,通过DeST软件模拟,分析了本项目全年负荷变化,冷热负荷指标以及负荷能耗指标,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得出不同影响因素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零碳幼儿园全年累计热负荷指标为61.60 kW·h/m~2,全年累计冷负荷指标为75.99 kW·h/m~2,采暖季热负荷指标为18.36 W/m~2,空调季冷负荷指标为25.76 W/m~2;不同影响因素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外墙传热系数>人员密度>设备功率>屋顶传热系数,对建筑冷负荷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员密度>设备功率>外墙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零碳建筑技术路线的运用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零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蛋白酶对羊毛改性处理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毛纺行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一种羊毛的生态改性方法,即蛋白酶改性技术。首先,介绍了蛋白酶的化学性质和对羊毛改性的机理。其次,详细叙述了羊毛或织物经蛋白酶处理后各项性能的变化,其中包括防毡缩性、抗起毛起球性、柔软性、染色性、仿山羊绒改性等。最后提出羊毛的蛋白酶改性技术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太阳能制冷系统的性能参数,建立了集热蓄热一体化集热器模型,以进行应用计算。基于TRNSYS与MATLAB软件联合模拟运行的无辅助热源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分别对采用传统集热器的系统和采用改进后的相变蓄热集热器的系统的各部分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对集热器的效率、系统制冷量和性能系数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中,采用改进后的相变蓄热集热器,与传统的集热器相比,其集热效率提高约7.62%,系统制冷量增加约9.99%,系统的COP增加约23.60%。本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模拟。  相似文献   

19.
面料的选择和性能的认识对服装造型美和外观质量的优劣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面料的性能与服装造型的关系这一主题一直都是服装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梭织物在服装上运用广泛且造型丰富。梭织面料的构成要素及其性能对服装造型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同的梭织面料的纤维类别及其各异的性能特点为服装造型设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面料二次设计的概念及其分类,分析了礼服设计中面料二次设计的表现技法,阐述了面料二次设计对礼服设计的影响,为服装设计师提供礼服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