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卫柏  于晓媛  袁鹏举 《经济地理》2019,39(11):175-182
文章利用贵州省3个民族自治贫困县341户贫困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和广义精确匹配方法研究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使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生计模式的占比分别提升了13%和15%,但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外出从事非农务工和经商活动影响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显著提升了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特色畜禽养殖收入和总收入水平,降低了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收入,但产业扶贫对经商活动收入和贫困农户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明显。因此,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在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增收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效果较为明显,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在产业扶贫项目引导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并降低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的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模式向特色农业生产转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灾害发生前后灾区农户的收入模型,实证研究了灾前、灾后影响受灾地区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及其异同。除此之外,本文从高低收入组间差异角度,实证分析了灾害发生前后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组间差异。研究表明,无论是灾前还是灾后,外出务工对农户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长作用,且灾后这种影响比灾前有所扩大。地震发生后,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户收入的增长作用比灾前有所增加。地震对高低收入组农户外出务工情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能导致高低收入组间农户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山东寿光和河北定州308个蔬菜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农户家庭人口学特征对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投入到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农产品生产收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显著性作用,而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农业劳动力、家庭总收入、是否有外出务工劳动力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走出了低迷徘徊的困境,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增加和发展,得益于农产品的价格回升,得益于农民外出务工的扩大,还得益于我们这些务工的农民工资的上调,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民得到的实惠比较多.因此,要保障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对农户外出务工行为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河南省农区11村1 000余户农户的人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农业生产类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地理环境约束下的外出务工行为.构建农户外出务工行为模型,分析外出务工行为对农户经济的贡献.结论表明,地理环境对农户外出务工影响的顺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农业生产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重庆地区137个自然村有外出务工家庭和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省开封县黄龙产业集聚区相邻的王胖庄为研究区域,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和SPSS17.0软件计量分析,探讨了村域经济对产业集聚区的响应机制。①产业升级。农户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增多.同时,粮食作物逐渐转向经济作物。②职业转化。通过务工、自主创业以及外出务工回流的方式实现了村域人口在就业空间上的转移。③思想冲击。耕地的重要程度降低,从事非农产业的积极性提升,生活方式高级化,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强烈。④分化加剧。面对外界刺激,农户逐渐分化为发展型,稳定型和衰退型。⑤农户对产业集聚区的响应程度与核心劳动力年龄、人均耕地面积呈负相关,与劳动力教育年限、劳动力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了集体和农户的责权利关系,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农民大都迈进了小康生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民经济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出现土地低效率耕作甚至荒芜现象。究其原因:①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从农村个人收益看,1997年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人均收入为4600多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2999.2元,农业中传统耕种业的比较收益明显偏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或从事非…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小麦主产区4个省份946个不同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特征;在影响因素方面,土地肥沃程度与农业技术指导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更倾向于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单块耕地面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户年龄和农户从事农作物种植年限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农业技术指导,适度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进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排除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文章尝试在国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对2008年我国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确实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户到最近农产品贸易市场的距离、良种补贴数额、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同质经营环境和经营运气的条件下,农户生产决策与管理效率并不低下,且区域间差异较小,但规模效率成为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各种手段扩大农户种植规模、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重构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系统、建立健全各种农业信息流通渠道、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国家良种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宁夏彭阳县2个乡7个村406户小额信贷农户参保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贷款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程度不高,对小额保险购买愿望强烈,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占调查户的63.05%;其次是人身意外险,占15.27%;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不足8%.其抑制贷款户购买农业保险主要原因是认为风险性不大,遇灾损失低,出险靠救济观念严重,对农业保险了解程度不够,保险可以化解生产风险认识不足等.  相似文献   

12.
一、抚宁县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类型1.转包。农户在承包期内将不愿种或种不了的承包地转包给其他农户经营,收取一定的费用或实物,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定的承包关系不变。转包有效地避免了土地的弃耕和撂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例如朝鲜族村群众依靠民族优势有出国和外出务工的传统,全村70%的劳动力在外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非农产业。从1996年起,经集体统一协调将全村1111亩耕地全部转包给周边种粮大户搞水稻规模种植,既给承包者带来了可观的规模效益,又解决了多数农民不愿种地又…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对新疆12地(州)288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Probit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农户金融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表明:农户文化程度越低,越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钱;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向银行贷款。从事种植业与外出务工的农户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信用社借钱;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户更倾向于向银行贷款。我们认为,信用社与银行借款难度大的农户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钱,而觉得贷款容易的农户多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没有贷款经历的农户初次贷款多去银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宁夏彭阳县2个乡7个村406户小额信贷农户参保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贷款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程度不高,对小额保险购买愿望强烈,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占调查户的63.05%;其次是人身意外险,占15.27%;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不足8%。其抑制贷款户购买农业保险主要原因是认为风险性不大,遇灾损失低,出险靠救济观念严重,对农业保险了解程度不够,保险可以化解生产风险认识不足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长期以来从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然而,中国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沙漠化进一步恶化。该研究目的旨在从林农户视角调查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基于对171林农户的调研,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其愿意接受补贴,从事生态环境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4%的林农户愿意接受补贴,从事生态环境生产。但是,补贴高达每年每公顷6033元。计量结果进一步揭示,受教育程度越高、距离城市越远、农业收入较高,其索要的生态补贴就越高。与此相反,部分在自己地上劳作的农户和农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其索要的生态补贴就较低。  相似文献   

16.
张建雷 《开放时代》2023,(1):189-204+9-10
本文基于农民家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规模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及内在困境。中国农业的规模化转型并未呈现高度资本化的农业形态,而主要是农民家庭经营扩大化的结果。在市场机制下,农民家庭的农业规模经营旨在实现家庭劳动收入的最大化,所获得的农业规模报酬水平与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相匹配,从而得以突破传统小农家庭农业的发展困境。但是,日益增长的务工工资水平也不断刺激了农民家庭的规模扩张行为。随着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家庭劳动更多地被机械投入和雇佣劳动所替代,农业规模收益更多为机械投入和雇佣劳动所消耗,家庭劳动的收益空间逐渐收缩,农业规模经营呈现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减趋势。农业规模经营收入越来越难以匹配持续上涨的外出务工收入,意味着农民家庭通过规模经营实现家庭发展的努力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中国的农业规模化转型面临难以克服的市场化困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相继出现“丰收而不增收”、“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现象,甚至一些农民种植的有机农产品因长相不好而销售遇冷,究其根源,很大程度是因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脱节造成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兴起,可以克服农户与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生产与需求脱节的难题,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转变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状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直接形成农民的人力资本劣势。这一劣势在年青的外出务工农民身上也依然存在。工作经历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也有一定的影响,外出务工时间越长、更换工作越多的农民越可能获得更高的实际收入和对工资收入有着越高的期望。对于外出务工农民来说,技能培训是增加其人力资本的最有效途径,在培训上所投入的经费和时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外出务工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我国农户种植结构选择行为的决策逻辑,提出农户种植结构区域分异规律。研究结果:(1)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劳动边际产出的差异,可将农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农作物如水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农作物如棉花;(2)农户心理劳动报酬是在要素市场不发育的条件下,农户对自身劳动价值的判断;(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为:农户倾向于选择劳动边际产出与其心理劳动报酬接近的作物。研究结论: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好,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作物;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差,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作物。  相似文献   

20.
农户林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的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农户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林地地块信息、技术本身特征、技术传播途径、林地产权制度等方面对农户林业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显著影响农户林业技术需求的因素,认为经常从事林业生产、接受过林业技术培训、参加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收入高且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业的农户对林业技术有更强烈的需求。最后提出加强林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创新和完善林业技术的推广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加快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