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培培 《江苏商论》2016,(11):56-58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与就业增长的重要支柱,被公认为具有知识密集属性,其发展水平与大学生就业紧密相关,由此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根据实证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从不同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目前北京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优势突出,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最快,且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均快于地区经济增长。分析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比较意义重大。通过比较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背景与特点,选取2008年至2017年京沪深三个地区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吸纳的影响作用,得出结论京沪深地区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地区就业吸纳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弹性影响,且弹性较大,只是就业弹性低于经济增长弹性。因此,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服务业已逐渐成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受到碳排放约束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对于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服务业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经济贡献、竞争力、就业规模、支撑要素六个维度,对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还存在服务产品交易成本较高,服务业社会化程度低、内部结构失衡,人才匮乏,居民消费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根据城市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市场机制对服务业发展的决定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基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及经济转型的需要,却又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大庆生产性服务业目前普遍存在增加值较低、结构不合理、组织规模偏小、高端服务外包业发展慢等问题,提出优化大庆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自身水平,以及提升高端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渐的上升,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判断一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本文将通过我国1997年、2002年以及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短板,但也是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已有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结构、投资、就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等多个方面分析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还存在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发展过于依赖传统产业,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较低,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等问题。提出坚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方向,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最大程度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吸收就业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最大程度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吸收就业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对各经济指标的影响规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外商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就业人数、人均GDP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生产性服务业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外商投资的效应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显著而持久;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并未出现爆炸式的促进作用,而在长期中缓慢地释放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时滞效应;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未起到增加就业的作用,而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方能发挥扩大就业的作用。预测方差分解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而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带动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经济圈模式已被众多国家或地区广泛采用。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分析和产业区位熵分析等,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均衡。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中心应全面集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腹地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差异化发展,推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交互乘数及空间溢出效应.利用中国2003-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使用GS3SLS方法进行事实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机制,城市制造业就业每增加1%,会带来服务业就业0.45%~0.47%0的提升,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受益最大;服务业就业每增加1%,会带来制造业就业1.15%~1.16%的提升.城市之间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二者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为负,表现为发达地区拥有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会吸引周边地区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迁入.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业就业对制造业就业的乘数效应占主导,制造业的发展愈发依靠服务业的不断完善,二者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逐渐减弱.政策上,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完善城市结构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有助于提升第二、三产业之间相互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国内外学者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已有充分认识,并做了很多研究。首先阐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中国近几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从全国层面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及其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重点研究了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举措,并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结合国外发展经验,从突出重点领域、打造产业平台、加强发展支撑、创新发展思路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生命力最强劲的产业,它的兴起发展起到了拉动经济、扩大就业、提升产业结构等作用,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的介绍,尤其是韩国和印度的实例佐证,对中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拉动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动力。近些年来,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市场的局限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为此,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浅析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发展状况、规模与增长速度、发展支撑3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区内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差距较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际,给出相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晋城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不升反降,从2001年的40.5%下降到了2006年的30.9%,2007年稍有回升,也只有31.1%,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与我市的发展水平很不相称.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今后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缪琨 《对外经贸》2021,(12):41-45
在对江苏省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测量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区位熵测量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采集2015-2019年江苏省13城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中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提高。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着力改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府规模存在差异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本文将政府规模作为门限变量,结合我国2004-2011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政府规模较低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当政府规模跨越较高门限值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建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转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制造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规模经济和创新激励等渠道分析了制造业需求变化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本文以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所做的经验研究发现:(1)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改善,且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需求程度的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2)虽然制造业需求的增加在总体上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促进作用并不呈现简单的线性效应,而是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即当越过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后,制造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会有明显跃升,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所面临的门槛水平要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