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粮食补贴政策是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粮食作为社会的基础公共物品,它的社会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产量的下降,国家开始对粮食主产区进行生产者补贴、区位补贴,并协调产销地区之间的利益机制。粮食主产区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粮食产量高、财政收入低,这些因素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健全国家种粮补贴政策,加快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健全粮食主产区政府税收制度,加强粮食主产区财政投入,健全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补贴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助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粮价是百价之基。保证粮食供需平衡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2002年以来,国家先后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以及对种粮大县进行奖励等一系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措施,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为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以补贴为主的激励政策效应递减、执行成本较高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本国粮食产业的发展,长期对粮食采取保护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粮食产业的发展。纵观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历史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日本政府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实行了不同的干预政策,包括价格支持政策、直接补贴政策、粮食保险政策和农田水利建设补贴、生产资料购置补贴、农业贷款利息补贴等其他补贴政策。通过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优化路径,如着手构建符合WTO规则的粮食综合补贴政策体系,同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粮食补贴政策的法规化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及国内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有粮食补贴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鼓励的绿箱政策,改革完善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结合我市实际,就入世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改革谈一点看法。我国加入WTO后,为适应其相关规则,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这是因为:1.我国现行的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超储补贴等政策,均属WTO农业协议中限制使用的对生产和贸易有较大扭曲作用的黄色补贴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政策将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逐步…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导刊》2014,(7):10-11
自2002年中共中央在安徽省开展粮食直接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人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为主的专项生产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价格支持政策相结合的综合性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取消了保护价收购政策,吉林、安徽两省已开始进行以“取消保护价,放开粮食市场,对农民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尽快深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弊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是以保护价收购为主,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弊端:1.保护重心偏离,未达到预期目的。国家制定保护价收购政策,其本意原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实际…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导刊》2007,(20):17-17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将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放到“建设新泰州,全面达小康”的全局工作中进行统筹考虑,将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通过改进粮食直补面积核定办法、稳定水稻直补政策、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粮食补贴制度。自2004年全面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全市粮食直补资金逐年增加,补贴办法日益完善,政策效应不断放大。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粮食补贴的历史和现状考察粮食财政补贴的现状,必须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粮食财政补贴情况。建国初期至1952年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国家实行国营商业领导下的自由粮食购销政策,企业微利,价格低水平稳定。1953年为支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统购统销制度,这之前,国家财政对粮食业基本没有补贴。直到60年代初期,国家仅对流通领域给予财政补贴。从1979年起,国家财政开始对粮食业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进行全方位补贴。从1990年开始,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国家对生产者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提出了粮食收储政策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的依据,其次运用剩余法定量分析了1978年至2008年的粮食产量波动率,并据此分析期间我国实行的粮食收储政策对于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最后基于分析的结果对今后的粮食收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粮食补贴政策探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国际化,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实行并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并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阐述美国粮食补贴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美国粮食补贴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我国做好粮食补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国际化,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实行并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并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我国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新粮食补贴政策,主要内容就是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由于执行时间较短,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完善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水平的1/10,因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从补贴政策、农地保护制度、粮食流通体制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实行补贴政策。1995年,日本颁布和实施新粮食法,实施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补贴政策。具体补贴方式主要有农户直接支付制度、稻作安定经营对策、自然灾害补贴和其他补贴等。2、实行“农业经营对象培养制度”。“农业经营对象培养制度”是日本政府立足国情制定的一项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通过给予精明能干的农民,即“农业经营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补贴的绩效、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改革和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粮食直接补贴制度的核心是把原来对流通环节的补贴转为"直接向农民提供补贴".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绩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提出:建立长效补贴机制、加大直接补贴力度、合理确定粮食直补标准、降低补贴执行成本、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健全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储备吞吐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稳定粮食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短期粮食过剩、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最终使政策的财政成本越来越高。为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和解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紧张难题,必须强化市场作用和完善政府干预,应在坚持我国现有调控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实施配额生产、上市量管理、建立合作社、反周期补贴等政策。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7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平衡市场粮食价格水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国家在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全面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及制定最低价格标准要兼顾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历程,对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分析.直接补贴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往补贴政策的某些不足,但是本身也存在缺陷,不完全符合政府的初衷和不利于农业的长期生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综合实行,并加大间接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8.
粮食补贴的政策意图是通过改变粮农生产行为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对河南省747个定点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从比较收益、市场风险、替代性三个方面,对实施补贴后粮农生产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补贴水平并未有效改变粮农生产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坚持和提高最低收购价和保证补贴增加幅度快于生产资料增长幅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威海市自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践证明,这些粮补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但现行补贴政策存在目标与现实不完全一致的明显缺陷,从而带来了实际操作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威海市近几年来补贴政策落实中暴露的诸多问题,提出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春  赵凯 《商场现代化》2012,(14):72-73
粮食补贴做为我国鼓励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在政策的实施及操作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以寿光市为例,从寿光市的补贴政策入手,分析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粮食补贴提出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