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鱼鳞冻加工工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 58%。随着水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产品加工业正迅速发展壮大。据估计,我国水产加工业每年产生废弃鱼鳞达30万吨。而古代医书记载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产品:如何开拓出口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我国水产品生产和出口现状 1、从捕捞为主到养殖为主 历史上,我国渔业是以捕捞为主,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捕捞产量仍占70%以上。九十年代初情况发生了变化,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到去年底,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726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62%,养殖水产品出口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近40%,全国从事水产养殖的劳动力达1000万人。现在,全世界的养殖水产品有70%产自中国。水产养殖业拓展了我国渔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农村、渔区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广大渔民、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5%,是世界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发展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吃优质放心水产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和促进全球水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的发祥地,也是目前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第一大国。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根据中国国情和渔业资源变化情况,适时地调整渔业发展方针和政策。1998年,中国政府为保护有限的资源,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和负增长”的奋斗目标。为解决粮食自给,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务之急。一、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分析据对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1957年至2002年统计数据分析(表一),我国水产品的养殖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1957年的养殖总产量为77.85万吨,到2002年增长到2906.88万吨,增加了2829.03万吨,增长率为3633.95%,平均…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世界水产养殖量的70%左右。2009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116.40万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621.68万吨。其中我国的淡水养殖总产量约为2100万吨左右,捕捞产量约为200万吨左右。其中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江  相似文献   

6.
(一 )我市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不少地方已形成较好的发展势头 ,其广阔的市场的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极大地诱发了广大群众发展特种水产的积极性 ,不断涌现出养殖示范户和专业户。全市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增多 ,规模增大 ,产量增高 ,效益增长。据统计 ,1 999年全市现有鳗鱼、甲鱼、鳜鱼、江西三红、彭泽鲫鱼、淡水白鲳、斑点叉尾回、加洲鲈、珍珠、蛙类、罗氏沼虾、鳅鳝等 2 0余个特种水产养殖品种 ;养殖面积 2 6万亩 (包括套养 ) ,养殖专业户 2 1 0 56户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 8.2 6万吨 ,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 4 .33万吨 ,占…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水产养殖在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产养殖业仍沿用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方式,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缺乏对水质环境的有效监控。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喂和用药极大的恶化了水质环境,影响水产品质量,加剧水产病害的发生,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污染、养殖风险等问题非常严重。针对我国现代渔业生产管理集约、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为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增强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家有关部门对禁用药物和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生产单位加强原料监控,同时强调提高全民的无公害意识,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所以倡导生产无公害水产食品,是今后水产养殖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药物残留的主因及其危害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和养殖强  相似文献   

9.
《渔业致富指南》2009,(5):74-74
<正>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水产养殖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水产品的质量相应的不断下降。科学进行养殖水  相似文献   

10.
<正>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06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水产养殖产量4305万吨,增长7%。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大幅增长,养、捕比例由2002年的63:37提高到2011年的72:28。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在近期举行的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12年度试验项目总结会上,有专家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水产配合饲料养殖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无论是从养殖观念、养殖结构的调整、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产量的大幅度的提高,水产品市场价格却持续下滑,水产养殖效益逐渐趋向微利甚至亏损,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许多养殖户盲目地选用低价格的饲料,以为低价格饲料会降低养殖成本,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许多  相似文献   

12.
<正> 1999年底统计,渭南市水产品产量由1979年的138吨增加到12642吨,水产品产量增加92倍,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3.
<正> 据江苏省水产局局长李国平介绍,1998年该省水产品总量达到282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达到180多万吨,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26%上升到64%。全省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增加到39.5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5公斤。各地市场水产品供应常年不断,数量充裕品种多样,规格质量也大大提高,基本适应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广大群众不再“吃鱼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产养殖水污染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我国水产养殖水污染问题;基于循环经济与信息技术理论,提出了从水产养殖水污染效应评价技术、数字水产技术和生态工程设计理论方法等方面加强水污染控制,实现我国水产养殖模式由单一生产型的渔业向复合型景观渔业的转变,有效降低了环境生态风险,提升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水产养殖业潜在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十多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高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这对保障我国水产品的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我们的养殖现状看,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存在很大缺陷,养殖营养物的外排、化学药物的使用造成水体自身污染,环境恶化;主要养殖品种病情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我国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各地水产品上市货源充裕但集中上市已使部分水产品特别是淡水水产品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水产品价格普遍下滑,以江西抚州市为例,每年8月份后,随着“热水鱼”的水量上市,鲢、鳙、草、锂等常规鱼类价格就普遍开始下降,价格最低时,池鱼塘边批发价草鱼仅为6-7元/kg、鲤鱼为4-5元/kg等,由于常规水产品产量增长的速度快于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导致水产养殖生产进入微利甚至亏损时期,在水产品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发展水产养殖,笔者认为如果养殖生产者能在优化养殖模式、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进行努力,那私水产养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国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其中养殖产量3000多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大国。  相似文献   

18.
(一 )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1 .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中国加入WTO这两大机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加快水产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优化品种结构 ,改革养殖方式 ,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 ,发挥区域优势 ,提高良种覆盖率 ,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小型多样、方便卫生和高附加值的水产加工食品 ,切实搞好水产品市场的软、硬件建设 ,努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产业化进程 ,促进我县水产养殖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实现我县由水产养殖资源大…  相似文献   

19.
试论绿色水产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九十年代末,开发绿色水产、生产绿色水产品的呼声日益提高,绿色水产品的概念是从绿色食品延伸而来的,绿色水产品以其“无污染”的鲜明质量特征和实行“从水体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树立了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的新观念,绿色水产品以其安全、优质、营养的质量深受人们的欢迎,并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导水产食品。 一、绿色水产和绿色水产品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10日,通威(成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夏时宪一行与水产渔政局主耍负责同志和水产技术人员召开了交流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共同研讨了新形势下新津水产业的进一步合作和协调发展问题。通咸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落户新津,将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我县特色水产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填补规模化水产品深加工出口创汇的空白:第一期年加工鲜活淡水鱼15,000t,其加工原料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