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阳 《中国外资》2011,(6):31+33-31,33
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三大货币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仅2007年就进行了10次调整。可以看出央行已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控制流动性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为了更进一步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时滞,本文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三大货币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仅2007年就进行了10次调整.可以看出央行已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控制流动性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为了更进一步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时滞,本文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专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专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准备金制度在西方中央银行被誉为“威力强大的武器”.而我国自1984年实行准备金制度以来,其功效不明显.原因何在?本文试作一探究。一、我国现行准备金制度的症结。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的同时开始实行缴存公款准备金制度。当时规定的准备率为:储蓄存款为40%,企  相似文献   

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有法定存款准备金、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种。中国经常使用的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外,则以存贷款基准利率替代贴现率。这是因为我国票据流通规模相对较小,对票据贴现  相似文献   

5.
刘士堂 《新金融》1998,(5):33-35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西方国家中 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它同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一起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本文根据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衍变过程总结出这些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状况以及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存款准备金制度创始于19世纪的美国。  相似文献   

6.
国外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经验 (一)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特点 在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作为影响银行信贷扩张的一个手段,美联储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调节信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而准备金制度的“能量”,又必须通过法定存款准备率这个介质才能传递和释放出来。因此,确定适度水准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邵川 《新金融》2007,(6):19-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已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其央行甚至完全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水平降低到了只与其日常清算需要相应的水平。现阶段法定准备金率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而本文就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保证银行流动性、防范支付风险、调节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背景及改革历程(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在1929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都仿效英美国家做法建立起存款准备金制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大幅度下调,逐步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的辅助工具。1983年9月17日,我国存款准备金伴随中国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这七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认为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从货币政策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中央银行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调控中比较注重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然而,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做法已经开始被弃用,甚至走向衰亡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效果评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存款准备金政策既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我国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它的存在和操作构成了中央银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对存款金制度的起源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近年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的效果,并对我国目前是否具备零准备条件和准备金存款利息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使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中西方准备金制度的本质区别丁祖发法定准备金制度作为传统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实现间接宏观调控的常规手段之一。我国自从十年前成立中央银行(改制后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基本具备了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体制基础。然而...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经历了应付存款支取和防范挤兑、货币政策重要工具及逐渐退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过程。自1984年建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创新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备金定向调控模式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实践和我国准备金调控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继续坚持准备金制度,不断进行准备金操作模式创新,提高准备金制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朱海生 《时代金融》2014,(6X):115-117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利用模型分析方法,实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科目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利用模型分析方法,实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科目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