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坚 《集团经济研究》2007,(23):297-298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计量属性界定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计量的,应当确保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一规定使会计计量属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财政部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2006)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要求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首次被用于进行会计计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会计计量模式经历了"以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为核算原则"和"以历史成本为核心,五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发展阶段。越南会计计量模式也经历了"单一的实际成本计量模式"和"以‘原价’计量为核心,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属性"的发展阶段。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原价")为核心计量属性,仍是两国会计计量的共同点,两国在计量属性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计量模式的完善程度及其运用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李钰 《财会通讯》2009,(6):10-12
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真实图像,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可靠。无论是基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还是基于财务会计反映真实历史的职能,会计计量属性都应当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本文对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产出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是不可靠的,会计的本质应该是以投入价值来进行计量。现行成本不具有可靠性,只有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真实图像,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可靠。无论是基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还是基于财务会计反映真实历史的职能,会计计量属性都应当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本文对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产出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是不可靠的,会计的本质应该是以投入价值来进行计量。现行成本不具有可靠性,只有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明确了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本文就各种计量属性和目前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模式作了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将与历史成本会计相关的概念进行对比来分析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和公允价值会计三个基本概念,并指出公允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互依存的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会随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而消失,且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谢荣 《会计之友》2008,(34):4-8
自会计产生以来,会计计量和报告基本遵循从历史成本到历史成本与市价孰低再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用一元模式的发展轨迹。但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无论哪种计量方法都无法全方位地满足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仅如此,现代会计改革还导致了许多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发展思路的混乱。为此,本文提出二元会计计量和报告模式,即同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个计量属性来对每一资产、负债、收入、费用项目进行计量和报告的模式,其中以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以公允价值为参考计量属性,藉此探索新的会计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会计产生以来,会计计量和报告基本遵循从历史成本到历史成本与市价孰低再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用一元模式的发展轨迹。但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无论哪种计量方法都无法全方位地满足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仅如此,现代会计改革还导致了许多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发展思路的混乱。为此,本文提出二元会计计量和报告模式,即同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个计量属性来对每一资产、负债、收入、费用项目进行计量和报告的模式,其中以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以公允价值为参考计量属性,藉此探索新的会计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纵观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成本独占绝对统治地位到多种计量方式并存,从公允价值的不断发展到双重计量模式的选择,每一次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变迁,阐述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会计理论变革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江 《现代审计》2007,(4):64-65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经常涉及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和评估价值。特别是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即《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带来了影响。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不再备受推崇.而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新的计量属性逐渐受到关注。会计计量必须经历新的变革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3.
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关键,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信息准确与可靠的保证。现阶段,会计计量属性正在由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转变,从公允价值的本质上来看,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更准确、更可靠,因而其取代历史成本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模式是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结合而成的,会计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由于物价发生变动,货币本身的购买力或价值也会发生变动。通常将不考虑购买力变动的货币单位称为名义货币,而将具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称为等值货币。计量属性指被计量对象的某种特征,会计上除了可以用历史成本计量外,还可用其他计量属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现时成本。此外,还可以偿试用变现价值作为计价基础,将两种计量单位和3种计量属性相结合,就可以组成下列几种不同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引言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用财务形式定量化的方面。每个会计要素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货币计量,从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相似文献   

16.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是两种非常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许多研究认为,公允价值必将取代历史成本。本文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对立性和统一性,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共同促进了会计目标的实现,二者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两种计量属性的使用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7.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是两种非常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许多研究认为,公允价值必将取代历史成本。本文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对立性和统一性,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共同促进了会计目标的实现,二者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两种计量属性的使用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8.
会计的核心是会计计量,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体现了不同的会计信息保护倾向。基于产权保护的视角,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是产权保护的微观基础。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决定了公允价值是产权保护最好的计量方式。从产权保护的视角来看,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会计的重要核心内容指的就是会计计量,历史成本以及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关键属性。近年来,我国的现行会计准则中已经引入了公允价值的相关概念。本文针对历史成本以及公允价值这两种会计计量模式作简要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仅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属性在实际工作中已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包含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析,尝试对其做出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