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宏、微观两个方面对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深入的差异分析,并探讨了造成两个行业发展不协调和差异状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动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大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贵斌 《企业经济》2008,(5):138-140
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按照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设计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并对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重点行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旨在为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整个工业经济的基础,其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目前广西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所带来的双重机遇与挑战,通过评价区内各行业竞争力水平,研究区内制造业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计算模型,对广西制造业的21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占据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已经逐步丧失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肖凌峰 《企业研究》2011,(10):133-135
制造业是整个工业经济的基础,其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目前广西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所带来的双重机遇与挑战,通过评价区内各行业竞争力水平,研究区内制造业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计算模型,对广西制造业的21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占据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已经逐步丧失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毛加强  刘晓燕 《价值工程》2012,31(17):134-136
本文选取区位熵法对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集中度进行测量,揭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集群现状,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特点,选取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十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制造业集中度比较高之外,其总体产业集群优势较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为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面向“一带一路”的江苏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未来物流行业也必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促成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转型,有利于培养国家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制造业创造良好的输出条件。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物流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的背景、意义及现存的基础问题,分别从全国和江苏省物流发展状况出发,利用PEST模型分析目前江苏省物流的总体情况,指出其物流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物流行业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最后,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从社会、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口红利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的装备制造业及其七个子行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度并排序。通过安徽省与其它省份和地区的该产业竞争力现状的对比分析,从强化优势产业,增强多方合作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有效提高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它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母机性"的生产手段,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了继钢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不同维度对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行业路径差异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按照制造业产业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成长阶段的不同分析了成长期产业和成熟期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垄断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等。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存在产业类型差异、产业成长阶段差异与产业组织结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区域产业视角,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大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从投入、产出和市场绩效三个层面综合评价了其竞争力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连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强,但是存在着产业资金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市场扩张能力较差、产业产品区域输出程度较低等问题;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大连装备制造业的主导行业。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当前制约装备制造业国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障碍是深层次的的体制改革.主动与WTO规则接轨有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的改革,本文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数据》2006,(10)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合作开展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经过四年的试运行已趋于成熟。日前,联合公布了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根据对制造业中通信、机械、石化、纺织、医药、食品、印刷等29个行业中25万多家企业相关数据测算结果,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  相似文献   

16.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大连市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进行研究,选取了大连市29个制造业行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0年大连市制造业发展水平快于全国水平,其中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竞争力强.但总体上“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还未改变,同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三点对策,以其进一步提高大连市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总体规模、资本运营能力、对外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选取2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制造业竞争力以及制造业内部的28个行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对如何增强苏锡常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已不仅取决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具体行业入手,就制造业无形资产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与全体上市公司及其它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质量盘点     
《上海质量》2006,(9):72-73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根据对制造业中通信、机械、石化、纺织、医药、食品、印刷等29个行业中25万多家企业相关数据测算结果,2005年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78.98。  相似文献   

20.
物流产业是一个与其他产业共生的行业,对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生产效率提高、营运成本降低等至关重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两业”联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