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在不提高成本、减少浪费的前提下,如何追求最大利益是企业所考虑的问题。流水线平衡性高低是生产制造型企业所追求的重要指标,这里将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之一——程序分析法来说明在企业中如何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生产线平衡率。一、流水线平衡的概念生产线平衡问题就是将所有基本工作单元分派各个工作站,以使每个工作站在节拍内都处于繁忙状态,完成最多的操作量,从而使各工作站的未工作时间最少。生产线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某企业挖掘机装配流水线的工艺路线、工序设备处理率、生产节拍和生产线平衡等方面数据,利用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构建装配流水线仿真模型,比较装配流水线优化前后指标,发现优化后的装配线具有生产节拍时间缩短、瓶颈工序缓解、生产线产能平衡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某企业挖掘机装配流水线的工艺路线、工序设备处理率、生产节拍和生产线平衡等方面数据,利用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构建装配流水线仿真模型,比较装配流水线优化前后指标,发现优化后的装配线具有生产节拍时间缩短、瓶颈工序缓解、生产线产能平衡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9,(19):287-289
生产线平衡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制造业生产车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WH公司燃气采暖热水器产品生产线为研究背景,通过改进车间布局将总装流水线和离散部装生产区进行重组,使该生产线平衡率由改善前的65%提升到90.1%,从而达到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线平衡原理及改善方法的基础上,以电动三轮车装配流水线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研究的方法分析工艺流程,测定流水线各工位的作业时间,找出瓶颈工位;运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对流水线进行分析与改进。通过对比分析,改进后该流水线大大节省了空间和人力,工位减少6个,工人减少11个,与此同时,平衡率提高27.6%。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29):225-228
工业工程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今传统制造业的流水生产线存在着平衡率低下的问题,这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通过提高操作员以及机器设备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生产线平衡,提高人均产量以及生产应变能力,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交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本文介绍了我国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现状,接着以YQ公司激光笔流水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业工程思想,根据其原先由的各个工序的标准时间并计算出节拍和平衡率,接着确定瓶颈工序以及其他的问题工序。通过运用方法研究、程序分析、ECRS等工业工程方法对问题工序进行优化改善,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8,(1):229-231
本文将对T公司光伏逆变器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以生产节拍,生产线平滑指数相结合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在matlab环境下的双种群遗传算法对装配生产线进行优化,以期达到生产节拍尽可能小,工位间负荷均衡,从而提高装配生产线效率,提高产能。  相似文献   

8.
余庆良  张则强  宋林 《价值工程》2010,29(16):148-150
从装配线平衡和精益生产的概念出发,以某企业减速器装配生产线为实例,介绍了精益生产理论在改造装配线平衡问题上的应用。考虑装配生产现场,用鱼刺图分析了影响装配线平衡的各种制约因素,并系统的应用全员"5S"活动,制定标准作业时间,连续流改造以及团队互助协作等精益手段对原装配生产线进行改造。改造结果显示,装配线各工作站作业负荷趋于均衡,整体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改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预装线装配平衡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术名  张志英 《物流科技》2011,34(10):136-140
为提高已经投产的汽车总装生产线的生产平衡率,研究发动机生产线生产平衡改进研究。以现有生产节拍和各个工位操作工时作为基础,运用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概念,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优化。首先确定优化目标,通过工序同期化优化,减少生产岗位,从而提高部分岗位负荷,提高生产平衡率,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节约人力、场地等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6):239-241
以电视机装配流水线为研究对象,运用作业测定技术中的时间研究方法,测定了装配流水线各工位的作业时间,找出了影响流水线生产能力的瓶颈工位。运用"5W1H"提问技术分析装配流水线存在的问题;利用启发式算法对装配流水线的作业内容进行重新安排,达到流程优化的效果。通过平衡前与平衡后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装配流水线平衡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装配线负荷系数提高到86.4%,产能提高到339台,平均工位加工率提高到58.4%。  相似文献   

11.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将精益生产有关理论运用在企业生产管理中,通过实例阐述了装配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装配生产线的平衡进行了分析和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8,(8):241-243
本文描述了水龙头基本的结构和生产的工艺过程,将水龙头的生产方式由原来的离散型生产变换成以流水线的方式连续生产,并重新对水龙头的组装方式以及组装工序进行了优化。计算出每个工位最佳的人员配比,使生产线平衡率尽可能地提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及优化,生产线平衡率由原来的75.57%提高到了84.81%。  相似文献   

13.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13(3):72-74
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台励福)是经国家批准,定点生产叉车、CNC转塔式电脑冲床、旋臂钻床等机器设备,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制造企业,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先进的装配流水线、变速箱装配线、钣金结构件生产线、油漆流水线,具备完善的零部件、整机检测手段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型试验场。近年来,青岛台励福依托其母公司台励福集团各种资源优势,在行业内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4.
在对A公司总装车间底盘装配生产线平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A公司总装车间底盘装配生产线进行分析改善,使得A公司总装车间底盘生产线瓶颈工序时间得到了有效地降低,生产线平衡率从76.3%提高到95.1%,生产线平衡损失率由原来的23.7%降低到4.9%,提高了生产线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在对A公司总装车间底盘装配生产线平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A公司总装车间底盘装配生产线进行分析改善,使得A公司总装车间底盘生产线瓶颈工序时间得到了有效地降低,生产线平衡率从76.3%提高到95.1%,生产线平衡损失率由原来的23.7%降低到4.9%,提高了生产线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我厂是一个转产的乡镇企业,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构筑了企业的各项基础,完善了必需的生产经营条件。工厂占地面积388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82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216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DXL整机装配流水线2条及曲轴箱加工生产线和曲轴连杆加工生产线;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制造业中流水线的不平衡和浪费现象,利用沙布利克动作分析和作业改善对某企业精益生产系统下的流水线进行改善,用数据可量化和结果型手段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安排工序、优化产线,做到准时化生产和精益生产。  相似文献   

18.
原材料、零部件及半成品是所有装配流水线的关键,切断了相关生产原料的供应,整条生产线便无法运转了。在以生产优质电子连接器著称的德国ODU(欧度)公司制造中心内,一个轻负荷式自动仓储系统(又俗称料盒式自动仓储系统)以及一个传统人工化仓库构成其装配线的核心。ODU在其装配区域暂存了仅够一个工作班组生产所用的零部件,后续生产所需原料主要通过其自动仓储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装配线边。  相似文献   

19.
张颖  赵京鹤 《物流技术》2023,(8):143-148
针对某制造企业注塑生产线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操作者空闲率高、产线不平衡等问题,采用Petri网建模方法,分析离散动态型注塑生产线各对象间的关系,建立传递关系网。运用Flexsim可视化仿真软件对该动态系统建模仿真,找到制约注塑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对系统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操作者人数由18人/天降低为12人/天,人员利用率提高了33.3%,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注塑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升。该结果证明了Petri网与Flexsim软件相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分析方式,能够为企业生产线的实际运行提供理论依据,为升级改造生产线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SPS物流技术是一种向生产线成组供料的物料配送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装配质量,降低物料供取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SPS物流技术将线边的物料存储料架升级为流水线随动形式的物料存储料架,采用电子标签引导配料人员取料,避免r操作人员取料时任操作区外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