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8):173-175
项目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2级为主体,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利用"校-企"、"校-校"教育资源,分别创建了"社会需求+校企协同"人才定位与意识形态培养模式、"就业导向+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与运行模式、"虚拟仿真+轮岗挂职"实践教学模式、"专业交互+协同创新"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模式,解决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人才需求定位与意识培养、课程体系动态优化、实践能力与协同创新意识培养环节所遇到的难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个有效实施途径。通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专业认知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督促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大众创新,并建立和完善与整个社会体系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契机,基于教育、研发和创新的"知识三角"理论,分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3项职能的融合,重点针对河南省"知识三角"理论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育协同机制的设立进行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34):224-225
项目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3级为主体,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专业交互+协同创新"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模式,能够将实施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于实践能力与人才需求定位环节中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个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办学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全面系统地分析学院创新的高职应用型人才"3+3"课程模块化培养模式,针对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诠释应用型人才及其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5.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通过对培养原则、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创建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了提升职业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从主体、战略、环节、信息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协同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目前高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两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分别采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物联网感知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从联动的角度出发,采用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物联网感知技术结合起来构建物联网协同创新感知实训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7.
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和培养要求基础上,梳理了三种传统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探索可供参考的三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企校合作成为实现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2009年,北潢物流有限公司与广东商学院签订企校合作协议,开始了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两年多的实践表明:以基地基层轮岗实习为基础,以专业项目设计为中心,以深入企业实地观摩、业务交流和专题讲座等现场教学形式为支撑的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本科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吉林化工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旨在构建会计学专业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管理型"会计应用人才。本文首先介绍了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解释三维的含义,借此构建能够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有所促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装备制造业对高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探索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实践培养体系强化、校企深度合作,构建集素质、知识、能力于一体的高层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创新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理通过教育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强调创新教育.物理学家杨振宁归结自己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创新.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能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在我国,会计本科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专门人才,即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会计本科教育应以培养"通用"人才为主,同时注重应用型教育的层次性、专业性与创新性.会计教育创新就是让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体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增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推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明确教学义务,规划教学进程,明晰教学编制的主要根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达到人才培养目的有重要作用。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育模式对于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的会计学人才独具优势。为了更好地顺应地方经济增长和企业对高素养会计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对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学形式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14):279-281
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所谓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特殊人才。独立学院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生实践能力,而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聚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培养实践应用型研究生人才目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深入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充分发挥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围绕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平台搭建三方面,探究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5,(34):67-69
协同创新是当前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协同论和系统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协同创新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影响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因素有协同培养意愿、协作培养规划、协同培养条件、协同过程管理以及政府政策支持这五个因素,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古明宇 《现代企业》2021,(2):142-1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作为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应当用好产教融合这把"金钥匙",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通教育成果转化为产业效益的"最后一公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产教协同育人的方式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教学与科研。"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校政企行"各方的共识。文章在阐述传统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校政企行"四位一体协同育人必要性,并提出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校政企行"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应用性本科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业界需求分析,本文确定了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工程实践培养体系、实现学校与业界深度关联、树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工程教育观,构建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4,(7):292-293
模具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企业所需,通过对模具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确定了"1231"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3+n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实验室优势资源,为校园环境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校村行企”协同育人机制了进行探索。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校企合作为主体、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了“校村行企”协同育人创新体系、融合机制和动力系统。大力推进办学方式、育人模式改革创新。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教育教学改革新成效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