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正规信贷配给视角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发展显著缓解了城乡家庭正规信贷配给,且相较于城镇家庭,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对农村家庭的供给型信贷配给与需求型信贷配给产生更大影响,改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第二,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家庭贷款期限匹配度,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效率;第三,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借贷渠道正规化,改善中国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第四,现阶段,数字金融发展对降低农村家庭生产经营贷款的融资成本、促进其生产经营借贷渠道正规化的作用有限。本文为改善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蔡则祥 《现代财经》2007,27(5):25-32
金融结构高度化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金融结构从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过程,其根本特征表现为金融结构技术含量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它是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根本性的金融发展战略。金融创新是金融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是提升金融结构层次的主要方式和推动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过程是金融结构变动有序性和金融结构变动方向性的统一过程。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是调整和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优化中国金融结构,提高金融结构高度化水平,必须引入创新机制,开展“三大创新”,即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52-2007年中国数据的再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别以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利用VA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探索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1)无论是金融抑制论还是金融结构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对于模型1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属于需求追随型;而模型2并没有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3)从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解释的力度来看,金融抑制论对解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弱,而金融结构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要强.因此,在强调市场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更加关注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机构改革,理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机制,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结构问题是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金融结构高度化与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不同步;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金融产业结构不协调;金融市场结构不均衡;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金融监管结构不适宜。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金融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多年以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加快,而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变迁,对中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革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安排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商直接投资的深度与广度将得到很大发展,这将推动我国金融结构的金融制度安排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中效率却没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金融发展角度对经济效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的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与经济效率有负相关性,金融发展结构指标与经济效率正相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经济效率,未来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7.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5):721-725,730
基于对国际文献和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思考,从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金融机构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改革30年之际,本研究依据"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及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基于"金融增长方式---金融发展方式"的视角解释金融发展方式内涵,指出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金融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金融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阐述了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的实现条件及要求,接着从转变金融增长方式、优化金融结构、重塑金融发展动力等方面思考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推进金融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抑制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金融总量迅速增长 ,金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日益提高 ,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 ,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但也不难看到 ,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仅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 ,利率管制、高准备金制度、业务范围自由度低、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共存等金融抑制的广泛存在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并直接影响和制约未来中国金融发展。因此中国要从完善金融自由化的微观基础 ,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规范和发展金融市场 ,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消除金融抑制 ,进一步推进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10.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阐述了作者近二十年来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理论与发展金融学的探索与研究历程,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并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金融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提出与论证了建立发展金融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192,自引:0,他引:192  
本文在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制度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52—2003年的实际数据,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关系直接替代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同时,也验证了制度和结构分析所揭示的“中国金融发展中防止结构和功能失衡至关重要”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就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立足于实践中技术转移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学术研究中金融对技术转移影响分析不足现状,理论分析发现技术转移不同阶段存在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金融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利用DEA-Tobit模型对2008-2015年中国29个省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及其与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大的金融规模却阻碍了技术转移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支持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此外,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依赖于区域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金融对中国技术转移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金融深化理论,讨论中国金融深化过程,中外金融深化的比较和中国金融深化的重点。文章认为中国金融改革促进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相关率逐渐增长;金融机构组织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健康发育成长;利率改革稳步推进。这个过程正是中国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金融深化过程明显存在问题,就是中国金融资产构成畸偏;金融机构数量大量增加,但组织结构不完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大大增加,但资产负债结构失调;利率体系结构存在问题,利率缺乏弹性;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跛行”现象。因而我国金融深化的重点应该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工具,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商业银行体制,提高资产质量,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平衡发展金融市场、规范和完善市场规则;建立有弹性的利率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宋春梅 《时代经贸》2009,(3):113-114
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看,区域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区域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及金融运行效率的显著差异。其中总量水平是从量的角度反映区域金融差异问题,包括金融资源与金融交易数量、货币与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而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则是从质的方面反映区域金融的差异问题,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融资机制和金融行为的不同特点等。金融总量、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的差异共同构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比较分析视角出发,研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同的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利用57个国家从1960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选择市场导向的金融结构时,才能降低金融危机的损失,提高经济复苏速度,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的最佳选择则是银行导向的金融结构。最后,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但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方面综合探究金融发展对缓解贫困的影响不多.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进行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运用OLS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缓解贫困有积极影响,但是金融结构对缓解贫困的影响不显著,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但对于中国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间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较少。文章以中国1990-2005年的相关数据,验证了金融结构、教育、科技、利用外资等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发现金融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控制、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抑制 (自由化 )、金融约束理论所描述的发展路径 ,90年代的中国在处理金融改革、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关系上 ,对金融改革采用了既发展又控制的政策。金融控制为改革提供了所需要的资本 ,同时 ,让居民个人参与政府主导下的资本市场交易来使风险社会化。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理解为某一阶段经济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处理上的动态性。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的动态组合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特定的结构、交易与绩效。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控制缓和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关系 ,并可能减少银行预期不良资产比例 ,在让国有银行继续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主要债权人的同时 ,争取到了体制内部 (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 )化解风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但对于中国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间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较少.文章以中国1990-2005年的相关数据,验证了金融结构、教育、科技、利用外资等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发现金融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转变的新的发展时期.新的经济背景和经济运行环境决定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要素.金融产品的供给将面临更高、更新的社会需求,需要高技术、高性能、高服务的金融产品品能实现;整个金融体制和结构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金融结构深化和银行深入发展的动力;金融业已逐步过渡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风险产业、知识密集产业.所有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国的金融的大爆炸表现出来,中国现阶段已经积累了这种大爆炸的能量,不久将会出现金融大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