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9,(5):50-50
农业保险快速发展需解四道“题”来自保监会的最新信息显示,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快速发展,2008年,农业保险实现签单保费110.7亿元,同比增长112.5%,97%以上的农业保险业务得到各级政府的保费补贴。从“国元”这家总部设在安徽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了解到,1月中旬,该公司已将首批2万元的小麦保险赔偿发放到安徽淮北市农民手中。据了解,  相似文献   

2.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农业保险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保险发展的成果惠及占全国总人口71%的广大农民,是保险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政府支持下农业保险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佑新  曹愉 《特区经济》2005,(5):280-281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商业化经营的困境。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自1982年恢复办理以来,曾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赔付率过高,政府支持不够等原因,随着国有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特征日益增强,我国农业保险出现了明显的萎缩。200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费收入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0%;当年我国财产保险费总收入780亿元,其中农业保险费仅5亿元,还不到0.65%;而农、林、牧、渔就业人数3.2487亿,人均农业保险费才1.54元。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业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玫 《老区建设》2008,(5):63-64
农业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国际上已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中日本的农业保险被认为是世界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急需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以保障和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之际,研究日本农业保险的成功之处,对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多年来徘徊不前的农业保险而言的确是一个丰收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验范围逐步扩大.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明显增多.农户实实在在获得的保险保障也稳步增加。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达到自1993年以来的最高收入.比2005年增长16.2%。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农业保险被认为是世界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文章介绍了日本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制度结构和主要经验,并以农作物保险为例介绍了农业保险的主要内容。日本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主要有:强有力的立法保障、财政的大力支持、一定的强制性、先进的农险统计系统和政府的再保险支持。日本的经验对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启示意义是:一是要推进农业保险立法;二是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驱动农业保险发展;三是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提高参与率;四是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短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面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年下降33.3%的危急局面,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农险“需求不足,供给有限”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农业保险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正外部性的新观点,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农业保险必须由政府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给予补贴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8.
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农业合作社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农业互助保险实验,但存在合作社风险分担和缺乏再保险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使我国农业互助保险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积极扶持,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和监督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9.
赵芳丽 《北方经济》2008,(12):83-84
农业保险作为WTO“绿箱政策”,已成为国际上非价格农业保护的主要工具。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是政府保护农业、稳定农村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发展农业保险面临资金实力小、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混乱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通过借鉴日本农业共济保险的经验,建议从法律、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扶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改革与开放》2008,(12):39-40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建国初期即开办了农业保险业务.但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急剧变革.1953年停办.一直到1982年才重新开始农业商业保险试验。自1982年农业保险业务恢复以来.其发展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1986年的恢复试办阶段。保费由23万元增长到7803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86%,年平均赔付率为112.12%。第二阶段,1987—1990年的平稳发展阶段。政府加入了农业保险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从日美经验看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未能起到风险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功能。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实行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国家之一,其成熟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对于分散和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来看,在借鉴国外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保险与相互制保险相融合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及配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市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向型农业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推进我市农业国际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农业及农业产业化项目185个,投资总额4.2亿美元。“十五”期间,农副产品累计出1:34.5亿美元,2006年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占全市出口7.6%。农产品出口到48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3.
吴勇 《浙江经济》2011,(20):52-52
新昌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分别开始于2006年和2008年。截止到2011年9月,两项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123万元提高到925.09万元,累计涉险理赔达2443件,理赔金额及业务相关等支出达1100多万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增长较快,2008年保费收入仅为39.2万元,2010年达89.2万元,到2011年9月已实现138.67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历年的参保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业保险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务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城市以及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城市居民.涉农保险业务发展明显滞后。本文对贫困地区涉农保险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贫困地区涉农保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障碍,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外资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外商对山东省农业投资增长很快,据统计,2003年农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3个,合同外资3.7亿美元,实际外资2.4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0.2%、39.7%和39.5%。外商对农业的投资,不仅弥补了山东省农业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带动了农副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农业保险影响农业规模经营、产生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入手,采用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是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中介机制;多维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有重要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和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的地区,农业保险更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由此,提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优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农协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日本农协是日本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业合作组织.日本的农协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在推进日本农业市场化、建立较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市场机制下重新构造新型农业组织体系,解决农业产业组织载体缺失问题,加快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业保险是稳定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建立和完善农业保护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农业风险的加剧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盼望农业保险这个“保护伞”能为其生产生活带来保障。但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6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我国自1982年开办农业保险以来,一直只有人保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农业保险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的需求。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安排了不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是,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农业的从业人员为3.4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7%。非常值得关注的是,进入90年代,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还出现绝对量下降的新情况,平均每年下降0.83个百分点,这实际上意味着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人,我国农业已进入资本替代劳动的加速时期。  相似文献   

20.
李军 《宁波通讯》2006,(3):56-57
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尽快形成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已成为新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国家《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4年,上海、黑龙江等省(市)先后启动了多种农业保险模式的试点工作,2005年11月底,浙江省农业保险试点也已在11个县(市)区展开,与此同时,我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也已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