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东岳 《乡镇论坛》2011,(10):40-40
编辑同志: 农历大年初一晚上,我父亲和张某等3个牌友一起在我家里打麻将。打麻将过程中,我父亲突然趴倒在桌子上,随即出现嘴巴歪斜、口吐黏液等症状。张某等3人见状后,害怕承担责任,全部从我家离开。我回家后,发现父亲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于是立即将他送到医院,但他还是因抢救不及时于次日凌晨去世。事后,经法医鉴定,我父亲系因疲劳,突发脑出血死亡,公安机关依法不予立案。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背     
在我眼中,父亲是个极平凡的人,在父辈们中间,我甚至不能一下子发现他,父亲太瘦了.然而,每每午夜梦回,回想起他五十年来的艰辛付出,父亲的身形才在儿的眼中越发高大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心急如焚地奔到了医院。只知道父亲旧病复发,没想到父亲在与病魔的较量中,他居然败得这么惨。如果说,该被诅咒的病魔多少还有一点点良知的话,那便是它还给我和父亲的最后一面预留了一点可怜的时间。病房里,亲人们簇拥在病床四周,气氛死寂得如同坟场,所有的人都在以泪洗面。父亲蜡黄的脸显得异常憔悴,双眼微闭,眼窝深陷,瘪下去的嘴唇,还在执着地嗫嚅着。我冲进病房后,母亲就俯身贴着父亲的耳朵,用一种低沉的声音念叨了一阵之后,父亲吃力地睁开了双眼,那眼光中分明流露出绝望后的意外惊喜。我不顾一切地扑在父亲身上,忘情地呼喊着:“爸,爸,…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会计梦 小时候,我家的小客厅经常围满了人,而且一批又一批.来的都是本地的渔民,他们知道我父亲精通会计,捕鱼归来都要找我父亲帮他们算账,父亲总是欣然应允.我看着父亲熟练地拨打着算盘,清脆的算盘声就像一曲美妙的音乐.很快父亲便把他们船上的账算得一清二楚.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小渔民很有意思,他戴着一顶旧毡帽,胖胖的身材,说着口音特别重的闽南话,他那天分到了一千元.只见他把钱往兜里一塞,数也不数.大家叫他把钱点一点,"你们不会骗我的",他把"我"字拉得很长,高高兴兴跑回家向他老婆报喜去了.  相似文献   

5.
手有一盏灯     
做村主任的父亲说手里的大红印章是一盏灯,是一盏会发光的灯。小时候,每当父亲在家里盖印章,我便雏燕儿似地爬在他身边眨着大眼睛了,还常抢在手玩耍,父亲总很吓人地吼我:“儿啊!瞎玩不得,这是灯,是一盏灯……”那年我患了场大病,去县城医院,得赶二十多里的山路。迷糊中,我听母亲说:“就把那疙瘩放家吧。”父亲说:“带着,这是一盏灯,灯能避邪呢!”他把那疙瘩地装进兜,很小心,真想不到,进县城医院治病须有村里证明信,那是治病的“通行证”多亏父亲随身带了红印章,在写有几行字的纸上盖了。大夫说,若不是有盖印章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撒却世间尘     
父亲终归熬不过病痛,永远离开了我们。他走的那天晚上,是2015年12月20日晚上。当天傍晚时分,他曾住过的一家医院给我打来了回访电话,询问父亲的情况。我说还好啊,我刚才给他去了电话,从电话里听得出,父亲精神头蛮不错的。  相似文献   

7.
医疗之殇     
2007年,大卫·古德希尔的父亲由于肺炎入院。老人家是一名医生,彼时虽然已经83岁,但直到入院当天依然在工作。他入住的医院是纽约市一家声誉极高的非营利性医院。然而,入院不到36个小时,他就感染了脓毒血症,不得不转移至重症监护室;在接下来的5周内,他又遭遇了第二波院内感染,最终不幸逝世。"美国每年死于院内感染的患者数量约为10万人,我的父亲不幸成为这10万分之一。"大卫感  相似文献   

8.
都说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我与会计结缘,冥冥之中也有定数. 我是个地道的农民后代,从小生长在豫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曾经在生产队当过会计,记忆中,他会把装订好的会计账簿高高地吊在房梁上.那个时候我很是不解,心中总是嘀咕,母亲把装着馒头的篮子吊起来是害怕馒头被老鼠糟蹋,父亲为什么把几本破账本也看得如此金贵?当我后来从事会计工作后,才真正理解了父亲这个举动背后的深意:只要从事了会计这个行当,无论过去多少年,不论面对什么人、面临什么事,只要是自己经管的账目,都应能一五一十地说清楚.  相似文献   

9.
说起与会计结缘,似乎千头万绪. 我可能天生注定就是会计,我的爷爷是乡村会计,他的耿直和仔细遗传给了我父亲.父亲是渔民,在船上也是负责会计和后勤事务.印象最深的事是,在我小的时候,母亲希望父亲趁休渔期将船上的收音机带回来听听,遭到父亲的拒绝,当时就听到母亲埋怨父亲傻,因为收音机又不会听坏了,也不会有人知道,而父亲则认为这样做是一种羞耻.由此我朦胧地知道了羞耻一词的意思.参加工作后,我从出纳做起,也逐渐明白了会计工作与羞耻心之间的关系,因为"跑冒滴漏"在当时待改制的科研院所那种弱规范内控下,经常是难免的.最初的自律主要源于那颗朴素的羞耻心.  相似文献   

10.
吕丽萍生命中有三种无法割舍的情感:一是对父亲的;二是对群星艺术学校的;三是对足球的。回头看看自己“我父亲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比如说为人不要浪费光阴,要有成就,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搞社会科学研究的教授。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很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东西,让我从小就有成名成家的想法。后来我觉得父亲太累了,但这确实对我有影响。“我的父亲没想到我会考艺术院校,但是他很支持我,每月给我  相似文献   

11.
父爱无言     
去年春节,我携妻带子回绩溪县旺川老家探望父母.回老家之前就听说最近父亲生了一场病,一进门望着父亲满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佝偻的身躯,消瘦的面庞,我才忽然发现父亲真的老了,我不禁为之心酸.回来后,我陷入深深的沉思,父亲的一幕幕往事萦绕在脑海,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2.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责任田开始有五口人的,那时父亲是民办教师,我们姐弟三人都在上学,所以,田里的活儿全靠母亲一个人干。后来,父亲转为公办教师了,哥哥夭折了,姐姐出嫁了,我也上了大学。家里的责任田最后只剩下母亲自己的。母亲的身体因为劳累过度落下了些毛病,父亲从学校回来,给母亲捶腿揉肩,心疼地说:“等我退休了,就跟你一起侍弄这几亩田。”1998年,父亲检查出患了食道癌,不久后去世,母亲扶着他的尸体号啕大哭:“死老头子,你不是说要帮我侍弄那一亩田吗!”在场的人无不落泪。父亲死后,我和姐姐都想接母亲来城里住,她不愿意。…  相似文献   

13.
同父亲对话     
父亲给我终生的印象是骨架高大的身躯,穿45码鞋的脚,蒲扇般的大手。他的哥哥、弟弟和两个姐姐都是同样的高大。全家人在村中都是出名的“番人。儿时玩耍时,小伙伴们打了架,就互相喊对方父亲的名字,以示污蔑,哥和我的耳边时不时响起“大汉、“大汉的喊叫声,以至于上学以前我一直认为这就是父亲的名字,其实只是西岐人对大个子的谑称。父亲的威严和沉重的生活压力,致使我的童年生活缺少父女间的亲昵。我对父亲的惧怕直到他生命的结束。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大哥买回来两只兔子,一只白绒绒的“红眼睛,一个安哥拉的“青紫蓝。父亲在…  相似文献   

14.
有很多青年朋友问我,说现在的社会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我就对他说,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8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很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不也走到了今天吗?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现象,但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如果你  相似文献   

15.
李恒 《秘书工作》2006,(9):21-24
上一期我给大家讲述了我的父亲胡耀邦博览群书、点滴积累等鲜为人知的读书故事,使大家对父亲勤奋好学的精神及独具一格的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他在读书过程中如何学以致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父亲     
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我小时候,父亲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他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也是我惧怕的人。父亲板起脸,母亲和我们兄弟四个,就忐忑不安,犹如感应到大风暴的鸟儿。父亲从不唉声叹气,按照我当  相似文献   

17.
王艳 《人力资源》2016,(4):78-79
人间四月清明日,我怀念父亲.在这个时节里,时间只有两段: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和与父亲分离的时间.“人生必奉一职,走心才能乐业”,父亲当年所言牵出丝丝缕缕的动感记忆,那是上一代人老而弥纯的职业情怀. 所谓“天职”,就是上天安排你结缘的职业 12岁,应该是读书的时候,可父亲家穷,爷爷是拉黄包车的,供不起我父亲读书.父亲只好去养犬户给人家喂犬.当时大连被日寇占领,父亲不得不自己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就这样,父亲开始了“狗窝”生涯.  相似文献   

18.
父亲一生为人正直刚强,就是脾气有些暴躁,我们兄妹四人,没有不惧怕他的。在我的记忆之中,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父亲与母亲只吵过一回架。在我上初中时,因家乡发水,我家被迫迁移好几次,东迁西搬,母亲终因积劳成疾,过早地撇下了我们而谢世了。此后,就一直是父亲一人撑着这个家,硬是咬紧牙关抚养着我们兄妹四人,并让我和弟弟先后读完了大学。一人挑起家庭重担,里里外外一把手,这可能也是父亲性情暴躁的原因之一。父亲一直为生活而奔波着,就是后来有我们四个子女的赡养,在经济上有基本保障的情况下,他老人家也仍不改勤劳的美德…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父亲这两年突然间老了许多,头发白了,腰也驼了,耳朵背了,连走路都是步履蹒跚。母亲是一点一点变老的,而父亲是突然间老了。回想起父亲的一生,我常常会泪流满面,因为直到老年,他还是财政聘用人员,尽管为财政工作到六十五岁,因病才得以休息,也没有退休一说,只能算半个财政人。我们兄妹五人,只有我进了财政门,所以说父亲的所作所为对我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20.
父亲在乡镇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载,儿时的我看着他在五六人的小单位每日按时上下班,常常通宵达旦写材料,不畏严寒酷暑上山下乡;对误会他的人他以德报怨,评职称先进时他先人后己,为镇上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在镇子里几乎人人尊敬。幼小的我心里暗暗决定,长大后一定要如他般,尽力为他人做事。我父亲是五零后,有着那个年代人特有的忧国忧民和正直无私精神,受父亲的彩响,加之我生在农村,长在乡镇,目睹了普通百姓的艰辛,更有一种为他们振臂一呼,谋取利益的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