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外汇》2011,(2):8-9
1忙发展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第二次在季度经济规模上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作为中国经济的核  相似文献   

2.
虽然从长期看,新兴经济体增长潜力较大,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从中期看,新兴经济体的调整期才刚刚开始,预计调整将经历3-5年的时间。虽然美国经济贡献度占全球经济的四分之一,中国只占不到十分之一,但市场预测中美两国将贡献2014年全球GDP增幅的近一半,面对未知的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需要我们提前把脉,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3.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近日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中国入世10年,对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以及未来世界经济再平衡、全面复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丁志杰表示,首先,过去十年特别是过去两年,中国经济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世界第一,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4.
观点五则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经济每涨1%,全球增0.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刊文称,中国经济每增长1%,就使全球经济在5年后增长0.4%。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对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飞  邢帆 《上海保险》2014,(11):43-45
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益于改革红利、制度红利和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价格,中国以出口贸易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逐渐成为全球制造大国。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2%;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2%。在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港口和航运业发展迅速,2013年,全球前十大货物吞吐港中我国已占据8席。  相似文献   

6.
戴道华 《金融博览》2013,(15):46-47
中国经济自身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若无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刺激,今年全年的增长率将持续第二年低于8.0%。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国之一,其增长放缓肯定具有全球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朱民 《中国金融》2021,(1):24-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速长期保持在8%到10%之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降速,中国经济增速也有所下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也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加大。  相似文献   

8.
2012年对于中国经济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年,自全球金融危机之后,GDP增长率在2010年第一季度恢复至顶峰,随后又开始持续下滑。2012年第一季度更呈急剧下滑之势。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2012年中国GDP全年增长回落至7.8%,增速堪比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困难的1998、1999两年。然而,在令人担忧的经济增速下滑中我们看到一线曙光,中国经济终于开始从其失衡状态中逐渐恢复。消费连续第二年成为经济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为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去杠杆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和就业增长,美国先后三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流动性增加不但对美国自身经济产生影响,还会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定量分析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驾驭     
不确定性是当前经济形势的关键词,它的复杂性在于不仅"多变",甚至可以用,"步步惊心"来形容。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金融危机并未远去,二次探底风险加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增长相对强勤劲  相似文献   

11.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  相似文献   

12.
《武汉金融》2007,(7):F0003-F0003
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都很不错,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上调为10.4%,经常账户顺差的预测值则上调到占GDP的将近11%。目前中国经济中供给和需求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中印经济金融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度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与中国并称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根据2004年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如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3年中印GDP总量之和占全球GDP的18%,两国GDP增长占全球的32%,而在1990年上述数字分别只有10%和13%。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影响不断增大,而其国情又与中国比较相似,因此,将两国的经济金融进行比较,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金融质量,并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宏观·国际     
《投资北京》2013,(1):9
机构预测全球经济2013年增长3.2%美国银行美林证券发布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展望报告预计,主要受美国和中国经济带动,201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高于2012年的3.1%。报告预计,美国2013全年经济增速将为1.5%,低于2012年的2.1%,中国经济将增长8.1%,高于2012年的7.7%。备受市场关注的欧元区经济则将萎缩0.4%,与2012年相同,2014年有望增长0.8%。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迟缓,与中国经济一样,全球经济都不可避免进入"新常态",而中国仍将会成为当前及未来时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2000~2012年,中国对世界出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5%(美国为6.63%),对世界进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1.86%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数据注定让人失望.1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1%,经济活动依旧疲弱.预计2016年和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4%和3.6%,经济活动复苏进展缓慢.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主要包括5个方面:第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普遍放缓,中国经济正处于再平衡调整之中;第二,随着美国退出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可能进一步升值,全球融资条件可能收紧;第三,全球避险情绪可能突然增强,导致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进一步贬值,带来金融压力;第四,一些地区目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升级,破坏全球贸易、金融和旅游业;第五,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削弱大宗商品生产国增长前景,能源部门债务收益率上升可能导致更广泛的信贷条件收紧.  相似文献   

17.
瑞银发布的全球经济研究报告对2012年-201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报告评估了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了在预测期内全球增长可能的变化路径。瑞银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2013年增长3.4%;欧元区将陷入衰退,但不至于扰乱美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2013,(21):24-25
自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全球似乎陷入了对经济增长信心不足的悲观情绪之中。但进入2013年以来,不仅美国、欧元区和日本陆续出现了摆脱衰退、步入复苏的迹象,中国经济也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不断前行。新近IMF等国际组织对2014年的全球增长,尤其是发达闲家的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那么世界经济重拾信心了吗?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银行在2011年1月13日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说,世界经济正在从危机后复苏回弹阶段转向速度减缓但仍然稳固的增长。同时还预计,随着中国调控措施的实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增幅也将略微放缓,而全球GDP2011年和2012年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虽然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算突然.也符合人们预期的方向,但在全球经济极度不景气下,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高位增长的全球投资市场还是受到了震动。一些外媒纷纷撰文解读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