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机银行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的移动电话与银行连接,实现通过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金融服务的一个新的业务产品。手机银行是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崭新的服务方式。手机银行功能实现的基本路径是,中国移动的全球通用户在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该公司推出的手机银行卡(STK卡),由客户端主动发起,通过手机操作智能菜单,依托移动GSM无线网络,以短信息为传输手段,将客户要求办理的转账支付业务或金融信息查询业务等传递给银行,银行再将客户的业务处理结果和金融信息查询结果实时传递给用户,实现了客户可以随时、…  相似文献   

2.
手机银行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向社会推出的一项创新服务。它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业务结合,在国际认可的安全技术保障下,利用移动终端为客户办理查询、转账、汇款、捐款、消费、缴费等相关业务,并将交易结果以短信方式通知客户。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领域,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相互渗透,不断改变着金融服务的方式。近年来,一种新型银行服务——短信理财业务,正悄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短信理财,又名移动银行或手机银行,它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银行服务渠道,是网络银行服务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招商银行继去年全面启动电子商务业务后,于2000年2月初再度率先在国内推出“移动银行”服务。“移动银行”服务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的手机连接至银行,实现通过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银行业务的服务系统。此项服务是招商银行首先和广东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公司联合研制的,招商银行成为国内首家真正实现通过手机短信息平台向全球  相似文献   

5.
手机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移动电话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它是继ATM、POS和网上银行之后又一种新兴的、无分支网点的银行业务模式。其本质是移动业务和银行业务的整合,银行可以通过手机为客户提供各种银行服务。手机银行可以汇集账户管理、转账汇款、消费支付、存取款、信用卡、咨询和客服等多种银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手机银行技术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银行,一种移动通信技术与银行业务结合的产物,正在悄然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并逐步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金融生活习惯。通过将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无线通信网络和银行金融系统相连,使手机变成随时、随地、随身的个人移动金融服务终端。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财会》2013,(10):46-46
手机银行,也可称为移动银行,它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为人们日常的金融生活提供了诸多便捷。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服务手段,手机银行已经成为了当下多家银行争抢开发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8.
张奎 《时代金融》2008,(11):92-94
手机支付是一项横跨金融行业和移动通信行业的电子支付应用,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阶段,手机支付并非传统支付方式的替代者,而是传统支付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中国银联作为国内手机支付的推动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在推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银联开展的手机支付业务已经为持卡人、移动运营商、发卡银行和公共事业单位带来了显著的市场价值。通过分析各地手机支付和江苏地区手机支付典型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手机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市场推广力度是影响其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而业务规划和产品设计应以客户支付需求、用户使用便捷作为出发点,希望借此能为创新支付业务规划和产品设计提供一个考量角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Short Message技术的迅猛发展,银行利用无线网络实现银行金融服务成为可能。5月17日,广东银联与广东移动通信首次合作,利用GSM移动通信Short Message技术和STK技术,推出移动银行业务,为银行顾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 广东银联与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移动银行系统将单家银行业务扩展到14家银行,并在手机上提供银行转帐、帐户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公共事业缴费等金融业务,开创了国内移动银行的先河,为银行创新金融业务提供了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电脑》2011,(5):92-92
为顺应移动通信终端智能化的趋势,完善电子银行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展移动金融服务市场,中国工商银行近日推出了手机银行iPhone客户端。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2000年的手机银行是中国银行试水移动银行的初级阶段,那么2010年“中银掌上行”的推出则是其深耕移动金融服务蓝海的启动阶段。面对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带来的诸多市场机遇,中行将“中银掌上行”作为全行渠道创新、渠道转型战略的重要实践,注重科技研发与业务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改进手机银行服务功能、完善客户体验,充分发挥手机银行在拓展客户、降低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银行利用移动通讯网络通过移动电话为客户提供账户查询、账户转账等的一种服务。手机银行是金融服务和移动通信结合的产物、它方便、安全、灵活,易于使用。现在全球已出现两类手机银行产品:SMS(短信息服务)和WAP(无线网络应用协议)。SMS的手机银行是由手机、短信中心和银行业务系统构成,目前已成为银行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在亚洲市场,SMS 手机银行非常盛行。WAP 手机银行则是目前欧美市场被广泛认可的产品。手机银行在欧洲蓬勃兴起有  相似文献   

13.
《云南金融》2010,(11):63-63
招商银行昆明分行于2010年9月7日隆重举办了“触动·掌控”招商银行企业手机银行发布会,作为云南省首家推出“企业手机银行”的商业银行,招行昆明分行将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企业手机银行业务,为省内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在继承原有电子渠道特有的优势外,招商银行手机银行首次引入云计算和3G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实现业务移动授权和信息瞬时传递,全面迎合企业移动化办公的发展趋势,为企业财务运作开启精益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手机银行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通信技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逐渐成为银行又一个崭新的服务渠道,满足了人们期望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方式的真正3A金融服务需求。伴随中国3G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商业银行必将围绕手机银行产生丰富的增值业务,银行业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开展增值业务的模式具有巨大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5.
卢羲 《时代金融》2013,(9):272-273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银行充分利用手机普及的优势,开展了手机银行服务,这是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方式。但是,手机银行的工作环境是处于虚拟状态之中,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实体银行来说,很多风险容易产生。文章讨论中国手机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手机银行业务中的风险。从而保障这种移动通信技术与货币电子化充分结合的业务创新模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对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支付业务是一项跨行业的服务,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以详实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对当前手机支付业务三种存在形式(手机银行、手机钱包和手机支付)进行了简介,并从业务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方面对三种业务模式存在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三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3G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能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等,其主要特征就是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业务,如实时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访问等。随着3G的大力发展,手机银行这一高度依赖移动通信技术的金融服务渠道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G能否成为手机银行发展的里程碑呢?  相似文献   

18.
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之后又一种方便银行用户的金融服务方式。国内商业银行早在1999年就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却一度发展缓慢,而移动电子商务和3G技术的发展,使手机银行焕发生机。尽管短期内手机银行还被看作网银业务的补充,其用户数量和影响力更无法与网银相提并论,但就如同网上银行和自助银行等金融服务创新一样,手机银行的普及也必然要经历逐渐被认知、  相似文献   

19.
手机银行和手机支付 手机银行: 一个中心,两个创新点 移动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银行也开始利用移动终端产品进行移动银行业务的开展.手机银行就是继ATM、网上银行、POS机之后推出的业务.根据手机银行的特点,我们能够将其简单定义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网上银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4年9月,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3.2亿。作为移动通信技术的象征,手机已经深入百姓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这种新业务将银行的信用、商家的营销能力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