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何茂春 《大经贸》2004,(1):72-74
从1999年8月到2003年9月,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政策和法规,但利用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发展依旧迟缓。2001、2002两年,中国跨国并购资金不超过50亿美元,占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低于6%。中国的外资并购进程如此步履蹒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中国社科院世政经济博士后、中国法学会 WTO 研究会副会长何茂春为中国外资并购把脉诊断,并提出改革完善的若干建议。鉴于文章篇幅较长,本刊分上下两期发表。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一体化经济不断的深化,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跨国并购正逐步取代其他方式,成为不断促进对外投资的主导形式。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越来越多,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威胁。本文就以此为背景,对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动因、以及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应对外资并购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涌动着气势磅礴的第五次并购浪潮,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巨额外资正在而且也必将以国际通行的方式——“跨国并购”涌入中国。跨国并购方式引资会带给被并购方诸多正面效应。如提供新的资金来源、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等。但同时,外资并购又是无情的国际资本和残酷的资本游戏规则,许多国内企业从属外资后,“文化散了,品牌没了,市场丢了”的例子屡见不鲜。跨国并购这把“双刃剑”对我国宏观经济和被并购企业正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所谓并购,是收购与合并的合称,实际上,在外资对境内企业的并购中,合并的案例很少,绝大多数情况是收购,在国际范围内跨国并购也以收购为主,合并仅占跨国并购的3%。真正的合并如此之少,以至于并购实际上基本意味着收购。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巨额外资正在而且也必将以国际通行的跨国并购方式涌入中国。然而,跨国并购这把"双刃剑"在给国内企业注入新的资金的同时,也对国内企业与国家宏观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立足于跨国公司的垄断天性,从国际投资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学说两方面对跨国并购行为的垄断性进行深刻剖析,对跨国并购行为的市场结构效应作尝试性分析,并针对外资在华并购的市场结构效应及其微观宏观表现,从微观企业和宏观政策层次提出对策,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在逐步调整利用外资政策,自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政府相继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可以看出跨国并购将取代传统的合资合作方式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方式。本对跨国并购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剖析外企并购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12日生效施行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外资并购方式包括股权并购与资产并购两种,股权并购系指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资产并购系指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  相似文献   

8.
与跨境并购相比,中国企业的境内并购不仅开展较早,在规模和数目方面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文章基于企业数据,分析了中国企业的境内并购经历对其跨境并购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境内并购经历是其进行跨境并购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异质性的境内并购经历带来的影响是不对称的。从完成状态来看,企业的境内并购对于跨境并购具有替代作用,失败的境内并购经历相比成功的经验而言更能促使企业选择跨境并购;就产业特征而言,产业间的纵向境内并购经历对跨境并购有负面影响,而产业内的横向境内并购经历对跨境并购的促进作用更大;从地区来看,在港澳台地区的并购经历对跨国并购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自2006年9月8日起正式实施。本次外资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偏颇的招商引资方式,为内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同时使中国的外资利用方式迅速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世界市场竞争者越来越多,在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及挑战下,我国企业往往通过跨国并购的规模扩张方式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得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大幅度地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市场的地位及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并购主体因整合能力薄弱,失败概率往往大于成功。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并进一步探讨跨国并购的动因,同时,提出一些加大跨国并购成功概率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现杰  周芳 《商业研究》2003,(5):103-104,114
伴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加入WTO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为跨国公司并购国有资本提供了机会。合资企业增资控股式收购、利用股票市场收购和跨国公司与国有企业合资组成“壳”公司,“壳”公司再反收购是跨国公司并购国有资本三大策略。分析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跨国公司并购国有资本并实现双赢的局面,政府应加快立法工作,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垄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有多层次含义,分别是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实体资产等主体特性的重要表征,也是公司并购择时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采用2004-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样本,运用多层次流动性变量,以单变量分组差异检验与多变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多层次流动性对并购决策与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层次流动性对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产生了差异化影响:流动性差异化影响公司的并购模式决策,从而影响并购绩效;同时流动性也直接影响并购绩效,货币市场流动性以及股票市场流动性对并购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个股流动性程度对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交易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华 《商业研究》2005,(14):94-98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首选是上市公司。从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交易模式的类型、各种交易模式下具体交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这些交易模式发展情况等,可以看出股权并购模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直接购买B股/H股和协议收购成为最受外资青睐的交易方式,并且,随着市场条件的不断成熟,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交易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49起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事件和52起国内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外资并购和国内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外资并购公司股东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要大于国内并购公司股东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尤其在并购公告前后的几个短期累积区间内,外资并购的累积超额收益(CAR)要显著高于国内并购。  相似文献   

15.
论购并后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上市公司并购是当今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但重组效果并不很乐观,针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普遍存在的问题——忽视或淡化重组后的整合,即对重组后的资源、制度、企业文化三方面整合进行探讨,重组后的整合工作要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重视企业文化的整合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彦 《商业研究》2011,(6):106-111
通过选取2003-2008年的25起跨国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当年绩效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并购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绩效出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跨国并购绩效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能力不够导致的,应从促进行业内资本集中、实施合适的并购战略以及提高国内并购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中期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年至2004年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设计中期绩效指标,实证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的影响和外资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没有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中期价值有显著的负作用;外资控股对公司中期价值有负的影响,对中期效益有显著负的影响;2003年后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其中期价值不如2003年之前,其中期效益也显著不如2003年之前。  相似文献   

18.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component of a country's national financlal accounts,is investment of foreign assets into domestic structures,equipment,and organizations.It does not include foreign investment into the stock markets,concession and subcontract.FDI iS thought to be more useful to a country than investments in the equity of its companies because equity investments are potentially "hot money"which can leave at the first sign of trouble,whereas FDI is durable and generally useful whether things go well or badly.  相似文献   

19.
屈艳芳  郭敏 《商业研究》2005,(21):120-123
大量套利性并购的盛行是我国转型期并购市场上一个极其特殊的现象。套利性并购是与实质性并购相对立,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投机性行为。考察上市公司套利性并购的特点、在我国的表现状况、其盛行的直接原因与深层次原因,从中得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罗付岩 《财经论丛》2016,(12):56-64
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分析银行关联是否影响企业并购概率及结果,重点考察银行关联对我国并购及并购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使用2006-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关联显著增加了企业并购概率,且董事会银行背景关联和银行股权关联都显著增加了企业并购的概率;银行关联公司的并购绩效显著低于非银行关联公司,董事会银行背景关联对企业并购的影响有限,股权关联显著降低了企业并购的绩效。这说明,银行关联促进企业并购的发生,但银行关联特别是股权关联降低了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