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中央部门"三公消费"账单公开今年终于破题,但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高额的"三公消费"令公众咋舌。本文从公共契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三公消费"公开及"三公消费"控制的理论背景,及目前我国"三公消费"存在的公开流于形式、公开与问责脱轨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信息充分公开和外部监督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政府财务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公”消费指的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政府部门的各种铺张浪费甚至腐败问题,当前社会对“三公”消费产生的问题极为不满,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近年来我国逐步开展了“三公”消费的公开工作,中央部门基本实现了“三公”消费的公开,但省、市政府部门则很少公布.同时,当前三公消费公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考察了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探讨了完善和推进我国“三公”消费公开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陈颖 《财会学习》2023,(1):140-142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承担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责任。“三公经费”能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履行职能,然而也有可能在使用中出现铺张浪费、违规使用的现象,从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管。本文阐述了“三公经费”的内涵,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对“三公经费”管理的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三公经费”是现在社会热点,如何控制“三公经费”也是学校经费使用中的注重点,通过学校经费预算、项目管理、审批制度、监管制度、公开制度的实施来控制“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5.
王佩君 《中国外资》2013,(6):188-188
"三公"消费指的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政府部门的各种铺张浪费甚至腐败问题,当前社会对"三公"消费产生的问题极为不满,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近年来我国逐步开展了"三公"消费的公开工作,中央部门基本实现了"三公"消费的公开,但省、市政府部门则很少公布。同时,当前三公消费公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考察了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探讨了完善和推进我国"三公"消费公开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四是实行追责惩处。要将“三公”经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内容与评价方法,将“三公”经费执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专题来进行审计和评价,并联合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对不按规定公开“三公”消费、挥霍浪费等行为进行追责,加大惩处力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从根本上遏制“三公”经费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从已公布的中央部委和地方三公经费来看,有这样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三公经费总体偏高;二是多数部门公开的数据缺乏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从政府履职和运转角度来说,一定的三公支出是需要的。但目前的三公消费,很多与政府的履职和服务并没有多少关系,只是纯粹用于政府部门自身的非生产性消费。为此,须有制度上的保障,才能使  相似文献   

8.
“三公消费”治理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消费经费支出,科技部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今年两会上传递出信息:中央预算部门将率先晒三公消费账单,让公众有了新期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公消费零增长,到中央财政三公消费支出将公开,反映出政府部门对公众关切问题的及时回应和治理三公消费的决心。本期财经热点特对三公消费治理进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所谓的三公经费主要涉及到了出国(境)费、车辆购置与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在近几年反腐倡廉的战略发展中,三公经费备受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政府已充分利用"三公"的信息公开与控制监督,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的浪费和腐败行为。"三公"经费的控制和监督效率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政府职能效率和社会形象密切相关。然而,"三公"经费存在诸多问题,各界对"三公"经费治理充满期待。本文主要论述了"三公"经费的控制与监管,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国务院要求“三公”经费公开,实施政府公费透明化;2012年国务院再次强调“三公”经费的公开。由于“三公”经费公开实施的时间较短,有些政府部门只是形式上的公开一部分经费的收支,并且在公开的经费项目中缺乏相应的会计和审计,引起广大群众的一片质疑,违背了“三公”经费公开的初衷,本文对经费公开的相应会计和审计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三公经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公众要求对“三公经费”进行公开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对“三公经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介绍了安徽省的部分经费管理改革,并根据此提出了控制“三公经费”的措施,希望对经费的管理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金融》2011,(8):5-5
2011年7月6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成为继科技部之后又一个晒“三公”经费账本的中央部门。国务院曾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压缩预算,并明令各中央部门务必于2011年6月将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部门响应了这一要求。可见,“三公”经费执行极为不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采购》2003,(7):60-60
《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制度上确立了新的公共资金管理使用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同时,公正、公开和公平的“三公原则”,有效地在源头上阻止了腐败的发生。被喻为“阳光下的交易”的政府采购,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次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耿成兴 《会计师》2013,(8X):3-5
当前国家狠抓"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和控制监管,奢糜浪费和腐败违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三公"经费具体控制和监管过程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科目不完善、内容不清晰、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做好"三公"经费控制与监管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耿成兴 《会计师》2013,(16):3-5
当前国家狠抓"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和控制监管,奢糜浪费和腐败违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三公"经费具体控制和监管过程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科目不完善、内容不清晰、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做好"三公"经费控制与监管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君华 《财会学习》2016,(15):184-185
为打造廉洁型政府,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加大了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的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有效遏制“三公经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长期以来,因为"三公"经费的滥用和不透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的不良"三公"消费行为,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甚至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如何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从根源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是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的话题。从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首次公开,拉开了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强调加大力度、重点公开“三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工作。由此,引发我对公开工会“三公”支出,进一步加强工会本级经费管理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监管“三公”消费,既是民众的强烈诉求,也是反腐倡廉的核心议题。本文简要说明了三公消费和三公经费的概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治理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采购法第三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这是我国对“三公”原则的立法规定,政府采购实践中都应当遵循。但是由于立法目标的多样化和实践的复杂性,使得任何法律规定都不可能是绝对的,本文从信息公开的绝对性、信息公开的相对性、否定指定品牌、补充合同公平性的要求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三公”原则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