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探索一种“产、学、研、推、用”高效协作的多元化农技推广路径,2017年由山东省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纵向联合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横向携手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资企业、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作为“X”,上下联合,左右协作,形成“3+X”三级联创,打造高标准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实现协作融洽、资源融合、渠道融通,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村级服务组织梁惠娟董宁王惠君侯庶恪加强基层农业技术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根本。目前,农技推广体系中村一级的运行方式,普遍只是配备技术员,而不是以一种组织形式存在,显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连市金州区登沙河镇推...  相似文献   

3.
所谓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实体,就是把事业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变成企、事业结合的经济实体,把推广与经营结合起来,使经营为推广服务,推广为商品生产服务。 一、推广与经营相结合 目前,有些地方农技推广部门,在农技推广工作中,还是凭着“一张嘴、两条腿”,没有资金作后盾,没有物资作保证。有些地方反映:技术员的增产方案虽好,但因没有良种、农药、化肥等物资保证,很难达到预  相似文献   

4.
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改革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过去单纯依靠各级政府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展到目前多种组织政府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展到目前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的格局。但政府型推广机构与民间推广组织在其组织制度安排、推广技术的内容及特性、推广的行为与绩效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以农业技术特性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运用有关公共物品理论对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作一全新的解释,进而说明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特性与其推广组  相似文献   

5.
围绕县城主导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优势,重点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供销社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分工中互惠互利,实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对供销社  相似文献   

6.
抓住广西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机会,充分发挥粮食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向生产环节延伸,参与优质稻产业化经营,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新途径。以加工拉动,以种业推动,形成“贸、工、农、科”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实施优质稻产业化经营,如果没有加工的拉动,优质稻种就没有出路;如果没有种业的推动,加工就会失去原料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因此,我们把加工和种业作为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的两个重要切入点,然后不断延伸形成产业链。在种业方面,推广优质稻新品种,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推动产业化经营的发展。2001年,公司…  相似文献   

7.
(一)农机推广与经营销售要不要紧密结合,走推广、经营、技术服务一体化之路呢?在1997年开展的农机推广活动中,作了明确的答复。有的县乡农机推广部门的同志转变思想观念,冲破思想认识上的束缚,抓农机推广,促销售,实行推广经营两手抓,走推广、经营、技术服务一体化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收入,弥补了农机事业经费的不足,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经营、技术服务一体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农机推广部门目前必须走推广、经营、技术服务一体化之路,这是农机推广部门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6,(9S):12-12
根据区农技推广总站的“三大行动”计划,百色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开展科技联姻结对帮扶活动,市粮作站、田阳县推广站与田州镇凤马村开展科技联姻结对帮扶,开展全方位农业科技帮扶服务。  相似文献   

9.
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 1986~1996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1986-1996年农业部农研中心自70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政策以来,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便成为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在家庭经营中,农户是生产者、消费者和要素配置的决策者三位一体,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农户收...  相似文献   

10.
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程苍近几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劳力和口岸四大优势,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为龙头,以农业生产基地为龙身,以千家万户为龙尾的龙型生产经营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东方剑麻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剑麻种植、加工、出口基地,被誉为“剑麻之乡”。近年来,我们遵照中央关于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示。对垦区剑麻产业实行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剑麻产业化的经营水平,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司、农户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 ,其基本内涵是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为先导 ,围绕主导产业 ,优化组织各种生产要素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一体化经营 ,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以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 ,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 ,探索农业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13.
现代林业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对森林资源实行分类经营。林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实施,为林业产业振兴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林业产业体系以增加林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立足点,结合我国木材造纸和人造板产业布局,对商品林基地建设实行定向化培育、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森工企业应按照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生态林和商品林的统一规划,在商品林建设的重点区域,争取国家投资或森工企业筹资建设商品林基地;在商品林分散的一般区域,由集体或农户经营。由于林地权属的复…  相似文献   

14.
李月  魏振 《农业经济》2005,(8):55-5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是科学的生产经营形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中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几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最近,广东省在高要市召开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场会,会议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高要市的经验与做法。这意味着,广东省要全面试行基层农技推广新体系。高要市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始于2001年,2004年被确定为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县。高要市的做法为,撤销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畜牧兽医站、水产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重新组建镇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吴桥县自1986年初被国家列为优质棉基地县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专业化基地为依托,依靠龙头企业和科技进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厂场结合,村区配套,种、管...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云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云南农垦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意见》,将对农场实行政企分开改革.剥离企业的政府社会职能。农场由原来的五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公司 基地 职工家庭”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行政、社会管理的职能、人员、财务“三分开”农场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8.
射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尽快实现农业大县的第二次腾飞?根据我县情况,应抓住国际市场农副产品需求量日增的机遇,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拥有二类对外开放口岸和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等优势,培植创汇基地,兴办龙头企业,搞活对外贸易,实行以贸易带龙头,以龙头带基地,形成“三位一体”联动  相似文献   

19.
玉山县1995年早稻旱育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县旱育办公室,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早稻旱育栽培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项先进种植技术,1995年我县在上年各乡镇示范成功的基础上,根据省地要求,把推广此项技术作为三项农业适用技术重要工作来抓,并被省列入早稻旱育10...  相似文献   

20.
国有县一级粮食部门是掌握粮源的重要基地,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如何深化县一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笔者概括为一、二、三、四、五改革思路,即:一业为主,多渠道经营;实行“两线运行”;建立“三项制度”,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四个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实行“五个统一”,加强企业管理。一、一业为主,多渠道经营。一业为主,多渠道经营是指国有粮食部门以经营粮食为主,担负宏观调控职能,发挥主渠道作用,放开零售,允许多渠道经营。要发挥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必须掌握必要的粮源和适量的粮食储备,宏观调控才有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