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国国内汽车市场已处于"井喷"后的低潮期,但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创业却异军突起。如2011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实现了49.45%的大幅增长,一些自主品牌汽车通过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陆续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由于自主品牌汽车依然缺乏足够的国际创业经验和系统的国际创业战略,加之产品本身存在某些不足,使其在国际创业时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因此,加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创业的研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贾玥 《汽车观察》2009,(6):90-91
4月下旬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摆出同合资品牌平分秋色的阵容,展示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和跨国汽车巨头分庭抗礼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摩配》2006,(9):18-18
近两年,自主研发必称自主品牌,许多人认为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华晨、奇瑞、吉利等民族车企的发展,并进而提出这些自主品牌的自主研发决定了中国汽车发展的走向。在这种舆论导向之下,媒体几乎持一边倒的态度,认为自主品牌对于中国汽车功莫大焉,而合资车企除了为外方获取市场和利润之外,对于自主研发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合资车企中从事技术和研发的人员大部分为中国人,而且这些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的成果大部分也应用在国内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5.
6个年度奖项、6款年度车型、6个样板企业。在这个凛冽的寒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最佳阵容被评出,同时"品质成就未来"也成为自主品牌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汽车合资股比放开的事情应该逐步地探索,可以做一些小规模的调整,但不要大规模的动。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正处于爬坡期,这些年来进步不小,如果再坚持五六年时间,我想中国汽车业将会出现大的格局性的变化。一是我们自身的技术有积累,二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在国际上通过并购等方式在购买和获得一些新技术,我国自主品牌车企赶超的力度还是蛮大的。因此,目前还不宜对合资股比进行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来,自主品牌汽车特"火",概念"火"、市场也"火"。但必须看到,自主品牌这几年的发展更多的只是凭着一种感觉,有人甚至认为是凭着一股子激情在往前走,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要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就是这种感觉的真实写照。回顾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企业不断涌入、全面开花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说。  相似文献   

8.
2007年,自主品牌汽车每前进一步,都遭到最激烈的阻击,在合资品牌的强力阻击下市场份额开始滑坡。无论2008年面临的形势有多么严峻,无论前路如何,自主品牌汽车别无选择地必须亮剑,而要亮出什么样的剑则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摩配》2007,(2):10-11
在产销、盈利能力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正成为热门话题,在上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汽车界的代表和委员热议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为自主品牌新添了一把火。就连担  相似文献   

10.
无庸置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也同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曾三分天下。仔细分析一下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品牌三分天下主要靠的是1.6L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1.6L以上的汽车贡献率很低。  相似文献   

11.
在完成了量的放大和品质的提升后,自主品牌已经从过去求生存求发展的"情感诉求"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要"自主"更要赚钱。企业做汽车仅有品牌满足虚荣心是不足够的,还必须要在市场上立足站稳,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证明:必须要在市场上立足站稳,实现盈利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惟在经济上取得胜利,才可能在情感上获得长久满足。2009年,中国跃升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消费在全球消费中的比例,从2000年的3.6%上升到22.4%。此时,一汽、上汽、东风的自主品牌轿车已风生水起,以奇瑞、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已迅速成长,产  相似文献   

12.
这是贾新光、钟师、沈小雨专为《汽车界》杂志撰写的“关于自主品牌”三人谈文章。话题由沈小雨设问,钟师、贾新光从不同角度谈了各自见解,尽管他们自己认为是在“抛砖引玉”,但编辑以为确实有一定深度,并希望借此引起关于自主品牌话题更加广泛的讨论,来稿请直发《汽车界》邮箱:qcj2004@vip.sohu.net.  相似文献   

13.
叶盛 《汽车观察》2011,(1):137-137
作为益普索(Ipsos)市场研究集团的汽车团队专家,我最近应邀参与了《汽车观察》杂志社组织的测评活动,扑面而来的是自主品牌车企的勃勃生机、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和持续改进的卓越成果。一台台新车的推出,亮点频频,充分展示了自主品牌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及其逐年增强的竞争力。和去年相比,  相似文献   

14.
自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间,什么商品不是自主品牌?汽车更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虽然那时“山寨”的风气也很盛。那时也没有“他主”的可能性,即便苏联借款帮助中国汽车工厂克隆苏联车型,一汽卡车也从没有挂上“嘎斯”、“吉尔”、“吉斯”之类苏联品牌:  相似文献   

15.
刘霞 《汽车与社会》2013,(24):70-71
在合资、外资汽车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孙晓东,2012年9月份转投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吉利汽车,成为当时坊问的热门话题。在跟笔者回忆起3个月前的身份转换时,孙晓东如是说:“离开PSA转投吉利是想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做一点事情。”  相似文献   

16.
自主品牌欲与国际品牌论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京海 《汽车观察》2009,(1):108-108
2008年,中国汽车业在迎来改革开放30年,不断回首往昔峥嵘岁月的时候,也一次次经历了现实最严峻的考验。在2008年自主品牌车型测试的评选活动中,自主品牌汽车这一年全新变化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内诸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争相发展新能源汽车,仿佛不研制新能源汽车产品就不合时宜。更有甚者声称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品自主品牌实现对欧美日韩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最佳工具。事情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幸拜读了贵刊《奇瑞:需要重新出发》一文,感触颇深。 对于贵刊举行的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个评选,在各种评选充斥于汽车市场时,贵刊能够非常有远见的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拿出来做全方面的评选,十分难得,而自主品牌在这几年尤其是2009年的表现也证明了贵刊的先见之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6,(12):44-45,43
产品篇200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我国的汽车工业又有了可喜的变化。汽车产销有望突破700万辆,市场销量超过日本并成为世界第二汽车消费大国。今年北京车展上,人们感受到了自主品牌的爆发。我们为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欣喜,更为自主品牌企业的壮大而自豪。回顾一年来自主品牌企业所走的路,自主品牌收获了什么?新能源汽车之路关键词: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动力事件回放:节油成为2006年大家关  相似文献   

20.
王超 《汽车与社会》2012,(30):108-109
“做自主品牌的人通常有两种谈话方式。一种是祥林嫂式的悲情主义,一直在诉苦,认为自主品牌生不逢其时,待遇不公,叹时运不佳;另一种就是浪漫的幽情主义色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为后来者,我们的优势是能看到前辈或同行走过的道路,我们希望能走得更理性一些,更坚实一些,或者更正确一些。”在近日于成都举办的“发现中国创造——2012全球汽车媒体峰会”上,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海洋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