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徐婵 《时代经贸》2010,(8):41-42
金融海啸的风声渐缓,但是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新能源战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占领国际市场、竞争新的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对于我国来讲,发展新能源是经济复苏的重大举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产业对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取得成效.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能源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方式的选择又是能源战略的核心.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人类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能源结构上.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全球能源消耗量比2001年增长54%,工业国家的能源消耗量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量将比目前增长一倍,占全球能量需求增长量的40%和发展中国家增长量的70%.  相似文献   

3.
美国推进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气候天气的频发,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新能源可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近些年,美国也开始越发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奥巴马总统在其第一任期内矢志不渝地将清洁能源、环境保护作为执政要务,力推气候变化的应对之策,限制碳排.而奥巴马的连任也被视为清洁能源的胜利.文章首先讨论美国近些年新能源的政策演进,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新能源的财政支出状况和趋势,并对2013年的财政预算加以阐释,以此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前,能源已成为全球竟争的战略焦点,也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强省和能源消费大省,浙江省也深受能源问题的困扰.利用资源优势,加快新能源开发是浙江省缓解能源瓶颈制约、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文章在对浙江省新能源开发潜力作出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快浙江省新能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新能源势力正在兴起,第四次能源革命已经到来。为了更进一步准确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明晰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格局,我们从结构的视角对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我们发现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呈现以下5个方面的基本格局特征:企业地域分布具全球性,中国企业数量最多;收入规模失衡,发达国家优势明显;产业分布不均匀,风能太阳能优势明显;新能源产业规模依然偏小,成长空间广阔;新兴市场国家异军突起,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进一步深究,我们认为这种基本格局形成的成因在于:经济实力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政策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上提案"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被列为一号提案,低碳经济、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焦点.全球变暖,我们要实现低碳经济. 一、认识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各种形态、特点、本质: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战略选择。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对应对全球气候恶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应该达到15%左右,在“十二五”期末新能源所占比重应该达到12—13%。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阐述了在全球低碳经济的新趋势下,图书馆应转变理念,树立低碳意识,应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挑战,提出了图书馆建设应通过建设低碳建筑、利用新能源以及建立低碳化的管理服务模式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贸     
《时代经贸》2011,(2):7
1、世界各国关注新能源竞逐低碳经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传统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等问题,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新能源的开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不久前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甚至将研发新能源称为美国新时代的"阿波罗计划"。联合国的最新统计显示,未来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大幅增长,而增长最快的将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快速  相似文献   

10.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全球在未来可能会产生能源危机,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密切,而中国和东盟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有效的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本文以中国和东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和新能源合作指数来分析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能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增加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一场经济危机袭击全球.这场经济寒冬对中国汽车业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甚至成为我国赶超世界汽车工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贸     
《时代经贸》2011,(3):7-7
1、世界各国关注新能源竞逐低碳经济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传统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等问题,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新能源的开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不久前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甚至将研发新能源称为美国新时代的“阿波罗计划”。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能源产业对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取得成效。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正劲,未来将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乘势前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和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其资金募集和使用是重要一环。为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效率找到提升融资效率的着力点,在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效率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财务费用、债务期限结构和企业技术水平显著相关。最后,从产业金融政策和企业自身层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减排承诺和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在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石油短缺、原油价格走高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选择建立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将是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韩国是世界第10大能源消费国和世界第5大石油进口国.韩国国内能源资源贫乏,能源严重依赖进口,2007年能源进口依存度达96.7%.为了应对近些年石油价格飙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韩国政府调整了能源发展战略,强调能源供应多样化,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在2011年前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供应的5%,2020年扩大到10%.为了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韩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计划和经济激励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能源日益趋紧,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今天,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实现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我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不断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布什政府及时制定和启动了“新能源政策”,以推动美国乃至全球以煤炭为基础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煤炭产业的“复兴”,以寻求美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煤炭新能源产业”由此将成为未来10年里全球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产煤大国,应及时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努力使煤炭产业成为我国21世纪最具潜力和活力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让全球资源匮乏看到了希望,新能源的长足发展有望能够解决地球资源危机.然而由于新能源的新颖性,也吸引了很多的目光,造成行业内的跟风现象,发展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背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越山 《经济》2023,(11):70-73
<正>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源地,到全球新能源的领军城市,再到如今的“新能源装备之都”,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聚集地,在新能源领域日益展现出新作为。不久前,《经济》杂志记者赴苏州、无锡、常州、昆山进行了采访调研。作为我国较早进入新能源界的资深人士,周元告诉《经济》杂志记者,在新能源方面,苏锡常有着极强的历史底蕴。20多年前,无锡就已成为国内光伏产业的发源地,如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