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代微 《现代商业》2011,(31):38-41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句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语形容的是娃哈哈第一款产品"娃哈哈营养口服液",就是靠着这款口服液,娃哈哈这个品牌开始被人们熟知。也是靠着这款产品,娃哈哈在创业的第三个年头产值就已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2.
企业     
<正>娃哈哈多元化:九年后再"饮酒"中国饮料行业的巨头娃哈哈11月5日在北京宣布正式进军白酒行业。娃哈哈方面表示,其在茅台镇选择前身是汪家烧坊的金酱酒业合作,产品品牌名称叫"领酱国酒"。2004年左右,娃哈哈就曾与华泽集团旗下的金六福深度洽谈过合作,就是想依靠娃哈哈强大的渠道网络销售白酒,但其后双方均发现饮料的渠道和白酒的渠道存在较大的差异,此事无果而终。如今,在白酒业整体低迷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抓住入世之机,真正面向全球走出去,在发展中国家建厂,将中国的娃哈哈发展成为世界的娃哈哈,”名列“中国饮料十强”之首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了企业的最新发展战略。他说,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充分发挥娃哈哈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并将逐步、稳妥地进行。作为一批在改革开放政策下诞生、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年轻企业的代表,娃哈哈的成功具有典型意义。目前,这家名列中国“饮料十强”之首,至今已连续4年荣获中国饮料行业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第一的年轻企业,已成…  相似文献   

4.
杨洋 《商场现代化》2007,(1):232-233
从最初的校办工厂到如今的世界第五大饮料生产商,娃哈哈在十八年的时间里谱写了中国民营企业的神话。在这场传奇式的发展经历的背后,就是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娃哈哈的“联销体”营销模式。面对着可口可乐、百事的直营终端思路,面对着健力宝的批发市场模式,“联销体”给资金、品牌都不占优势的娃哈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生存武器、自卫武器、进攻武器。  相似文献   

5.
企业主声音     
《中国广告》2004,(9):121-124
娃哈哈创业17年来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地成长.这17年不但造就了娃哈哈这一知名品牌.而且娃哈哈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饮料企业。“激活”活性维生素水是娃哈哈公司从今年3月份开始重拳推出的饮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娃哈哈既然参与.就希望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所以娃哈哈通过中央电视台大密集的广告投放.配合代言人王力宏积极参与的地面促销推广活动.仅仅三个月时间,“激活”这一产品已成功推向全国各地市场。从今年3月8日娃哈哈开始打响这场市场拓展战斗.到今天刚好4个月时间.现在“激活”的销量已经突破1300万箱。  相似文献   

6.
杨秀玲 《广告大观》2004,(9):104-104
娃哈哈创业17年来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地成长,这17年不但造就了娃哈哈这一知名品牌,而且娃哈哈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饮料企业。  相似文献   

7.
记者:在现在这几个走销市场的主要维生素水饮料中,请问娃哈哈的“激活”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相似文献   

8.
宗馥莉,她是“中国首富”的女儿,亦是中国最大饮料集团的唯一家族继承者,然而,强势而又率真的她对这一切都不以为然。她直言娃哈哈已经到了一个“危险时期”:引以为豪的经销商体系实际已成为娃哈哈的弱势、长线产品缺失、多元化业务泛滥。  相似文献   

9.
"有汇源,才叫过年",这句经典广告语,80,90后仍记忆犹新!2019年的年关,汇源果汁可没有那么好过!41亿资产被冻结,创始人成老赖靠饮料发家致富的国人代表,一个是娃哈哈的宗庆后,另一个当属汇源集团的朱新礼。朱新礼,汇源果汁创始人,一手缔造了汇源集团饮料帝国,商场上无人不知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夏天,娃哈哈集团推出了“非常咖啡可乐”。娃哈哈集团试图运用差异化策略,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饮料市场上能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是差异化策略的运用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脱离产品应有的消费价值。娃哈哈“非常咖啡可乐”将咖啡与可乐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忽视了两种饮料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饮用方法、文化内涵、固有消费群体等,“非常咖啡可乐”步入了“差异化误区”,娃哈哈运用差异化策略的失败,直接影响到了其它营销策略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广告导报》2004,(8):141-141
娃哈哈创业17年来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地成长,这17年不但造就了娃哈哈这一知名品牌,而且娃哈哈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饮料企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夏天,娃哈哈集团推出了“非常咖啡可乐”。娃哈哈集团试图运用差异化策略,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饮料市场上能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是差异化策略的运用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脱离产品应有的消费价值。娃哈哈“非常咖啡可乐”将咖啡与可乐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忽视了两种饮料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饮用方法、文化内涵、固有消费群体等,“非常咖啡可乐”步入了“差异化误区”,娃哈哈运用差异化策略的失败,直接影响到了其它营销策略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科技》2013,(31):11-11
中国饮料行业的巨头娃哈哈11月5日在北京宣布正式进军白酒行业。娃哈哈方面表示,其在茅台镇选择前身是汪家烧坊的金酱洒业合作,产品品牌名称叫“领酱国酒”:  相似文献   

14.
“饮料容器回收机”在上海南京路投入使用,每“吃”进一只空瓶子,圆筒就会“吐”出一毛钱。 这是中国第一台在户外公共区域正式投入使用的“饮料容器回收机”。上岗仅半日,这个环保“大肚汉”就装进了废弃空塑料瓶、铝制易拉罐300多只。  相似文献   

15.
触摸那曲     
蔡建民 《新商务》2004,(3):56-57
2001年6月28日,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被组织派到西藏那曲,为期三年援藏的工作历程开始了。从来没有想到过我这一辈子还会去西藏工作,从提出进藏要求到最后的成行,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因为对我的年龄能否适应在那曲工作心里一直没底。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声     
《糖烟酒周刊》2004,(29):2-2
2004年夏季,以娃哈哈“激活”、乐百氏“脉动”为代表的功能饮料,因其出手阔绰,成为中央电视台上半年广告投放的主力军;同时在硝烟四起的厮杀中,娃哈哈的“激活”、汇源的“她他营养素水”、康师傅的“劲跑”、日本麒麟和农夫山泉的“尖叫”等,从四面八方蜂拥而出,狂掷资本问鼎功能饮料的“武林盟主”之位。我看了贵刊第27期《功能饮料发  相似文献   

17.
业界动态     
“娃哈哈”欲当世界“饮料大王” “娃哈哈”已成为全国饮料行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龙头企业,去年饮料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16%,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54亿元和9亿元。 作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宗庆后在“九五”期间一直埋头于做大饮料产业,引进外资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档次和管理水平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久前,宗庆后对企业“十五”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力争跻身“全国工业企业综合实力50强”,争做世界级的“饮料大王”。目前他们已在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购置土地,准…  相似文献   

18.
娃哈哈“联销体”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是根据中国国情摸索出来的营销模式在激烈的饮料市场竞争中,旭日升倒下了,健力宝变卖了,乐百氏也易主了,而娃哈哈却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之中,娃哈哈独创的销售利器——联销体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1994年初,宗庆后在娃哈哈全国经销商大会上提出实行保证金制度——每年年初,经销商根据各自经销额的大小先打一笔预付款给娃哈哈,然后每次提货前,结清上一次的货款;而年终时,娃哈哈则付给经销商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并根据效益给经销商一定比例的奖励。保证金制度的实施,初步将经销商与厂家捆绑到…  相似文献   

19.
宗庆后 《浙商》2011,(7):58-59
2012年,娃哈哈将冲击千亿元营收的目标,但只是靠饮料行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困难。下一个五年,娃哈哈有时间,也有实力去开启多元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王艳辉 《成功营销》2008,(11):24-25
西藏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除了青稞和布达拉宫,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物件。从西藏冰川5100的水到近日进入北京市场的牦牛奶.每250ml售价达到24元。事实上.不仅仅是他们,从特仑苏开始到汇源果汁推出的C她V他、深圳太阳生物科技力推的K可保健饮料等等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趋势.那就是中国饮料行业纷纷打起了“高端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