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发生了重大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外汇市场的改革措施,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市场化取向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2.
远期外汇市场的初级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作为改革措施之一,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彻底改变了市场分割,汇率不统一的局面,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0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建设还很初级。  相似文献   

3.
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历程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回顾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背景的基础上,从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外汇市场的产品创新以及外汇交易中心提升市场服务水平等方面介绍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并认为要将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性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丰富外汇市场产品、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该文首先回顾了2007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改革和建设情况,认为银行间外汇市场已经初步具备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并指出外部市场评价具有信息传递和市场激励的功能,认为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评优活动对于促进外汇市场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人民银行、外汇局的指导下,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和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先后于2016年6月和2017年4月成立。指导委员会和自律机制的双层架构,既有市场化的自律组织,又有供管理部门与市场参与者之间沟通协调的平台,两者共同构成中国外汇市场的自律体系,推动中国外汇市场从过去的以他律为主转向他律和自律并重,对促进中国外汇市场改革、发展和规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风云激荡不平凡的四十年,中国外汇市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其间,至少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承受了多次外部危机冲击。经过这些洗礼,我国外汇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主体和类型日趋丰富,产品不断完善,基准指标体系愈发充实。可以说,外汇市场的改革在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展望未来,中国会继续深化外汇市场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灵活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如何评估四十年来外汇市场改革发展的成就和不足,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我国的外汇市场基础建设不断提速,一年多来,外汇市场改革举措频繁出台,外汇市场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的外汇市场相比较,我国外汇市场发展仍然不足,鉴于此,笔者认为,外汇市场的发展必须与国家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相适应。只有人民币可兑换程度提高,才能真正释放外汇市场的供求,提高外汇市场的活跃程度,促进外汇市场向市场化方向全面发展。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苏江 《新金融》2016,(1):21-26
本文从市场结构入手分析我国外汇市场与英美等市场的差距,发现我国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小,主体、产品及币种单一,难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未来的努力方向是,以加入SDR为契机,推动外汇市场朝着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外汇市场买方和卖方的投资、避险等交易需求,并与国际发达外汇市场进一步接轨。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中国货币、债券及外汇市场的形成、改革和发展做了概要回顾,重点阐述各市场的基本框架以及相互关系;集中讨论了最近几年,构成中国货币、债券和外汇市场主体的银行间市场所取得的重要发展;并从货币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角度,对当今货币、债券和外汇市场的最新挑战和将来进一步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大发展的一年。一是相继推出几个重要新产品,5月推出8个外币货币对竞价交易,8月推出远期外汇交易品种;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重大变革,7月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等。在此背景下,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交易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