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该文主要分析了2014年后欧美制裁对俄罗斯汇率和经济的影响、俄罗斯采取的反制措施以及俄罗斯在制裁下的经济发展现状。俄罗斯主要的反制措施是去美元化,同时保持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国内经济结构改革近年来进展不大。文章指出,去美元化的成功将鼓励美元货币体系内的边缘国家逐渐加入俄罗斯行列,有可能形成美元货币体系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市场需求增长、新技术出现与地缘政治事件等正在一起改变着石油工业的作用与地位,石油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它的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能源需求,从而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战略地位. 2014年12月,俄罗斯本币卢布汇率经历了恐怖的两天内暴跌20%的“惨剧”,俄罗斯经济亮起“红灯”,这背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实施的全面制裁,而在年终给予卢布重创的杀手锏是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油价暴跌和西方制裁不但造成卢布岌岌可危,也将俄罗斯经济逼入衰退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也促使我们重新认识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别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研究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主席在全球金融峰会期间表示,要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利用货币财政手段,促进经济增长,防止全球性经济衰退。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这将有力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这表明,中国将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全球68个主要经济体198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周期和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高涨期和衰退期,经济增长率较低,同时容易爆发金融危机;相比之下,金融正常期的经济增长率更高,同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更强。这意味着,只有当金融周期处于相对平稳的正常状态时才有助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反之,不论金融周期过热还是过冷,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都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此外,无论金融周期处于何种阶段(高涨期、衰退期或正常期),金融波动的增加都伴随着更低的经济增长率和更高的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这意味着,金融波动的增加不仅会显著削弱一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融体系的功能的角度探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够稳定地体现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体系具有缓解和规避风险、配置资源、监督经营者和改善企业治理结构、调动社会资源和便利交易等五项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极大地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资本聚集和技术创新,因此,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宁 《金融博览》2015,(2):42-43
市场需求增长、新技术出现与地缘政治事件等正在一起改变着石油工业的作用与地位,石油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它的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能源需求,从而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战略地位。2014年12月,俄罗斯本币卢布汇率经历了恐怖的两天内暴跌20%的“惨剧”,俄罗斯经济亮起“红灯”,这背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实施的全面制裁,  相似文献   

8.
《国际融资》2008,87(1):68-68
亚洲开发银行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亚洲经济增长强劲,金融体系得到改善,同时对于美国次级抵押的暴露较少,这些因素帮助扼制了全球信贷风险对新兴东亚各国经济的溢出性影响,但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SWIFT为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这是一个控制着最大的银行间信息交换系统的国际组织。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制裁措施,其中包括把俄罗斯剔除SWIFT系统。由于中俄两国贸易来往密切,本文通过分析SWIFT对俄罗斯制裁后的影响,给出中国应当在金融制裁中如何应对的建议,尽可能减少结算体系的不便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南宁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构建面向南宁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的金融支持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证研究显示,南宁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存贷比和金融相关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间接融资,金融体系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显现出对经济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制约效果,这是南宁市“十二五”时期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建 《国际融资》2015,(2):26-28
随着卢布贬值、油价下降,遭受经济制裁下的俄罗斯正在不断滑向经济危机。卢布不断贬值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俄罗斯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国际能源价格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卢布的波动,第二,西方国际对俄罗斯的制裁产生的影响不断显现西方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从2014年3月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开始,西方国家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几轮"经济制裁"。虽然2014年12月18日,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俄罗斯没有陷入经济危机,但是随着卢布贬值、油价下降,遭受经济制裁下的俄罗斯正在不断滑向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2.
张环 《中国金融家》2014,(12):86-87
谁曾料到,12月的全球外汇市场会再临"黑天鹅",只是这一次危机的主角是俄罗斯货币——卢布。上周,在本币汇率接连大挫之后,俄罗斯央行紧急加息并大量抛售外币,暂时遏制了本币狂跌之势。然而,在国际油价依旧低迷、美国与欧盟对俄发起了新一轮制裁以及脆弱的经济基本面打压下,卢布前景愈加恶化。一时间,唱空卢布的言论甚嚣尘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担忧: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加强,一方面给全球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增长动力,但另一方面,投机性资本成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使全球金融体系反而变得更加脆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不断震荡下跌就是例证。为什么国际资本流动有如此大的破坏力?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2002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呈现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经济资源”概念无法涵盖诸多基本因素对于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限制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本文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一经济分析工具将组织制度、组织技能和金融体系等现代经济增长因素纳入经济资源的范畴、对“经济资源”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新的经济资源观。根据这种新的经济资源观,本文对组织制度,知识技能、金融体系等新资源因素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央行也疯狂     
美、欧央行以资产负债表规模爆炸式增长的方式挽救了陷于崩溃边缘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但当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经济走上稳固复苏之路后,其继续拥有如此之高的杠杆率,将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16.
徐以升  马鑫 《国际融资》2020,(11):36-40
金融制裁作为经济制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美国实现其对外政策目的的常见工具。就金融制裁实施的手段而言,主要有:冻结或冻结并没收资产;财政制裁;切断美元获取能力和使用美元渠道;禁止全球金融机构与被制裁对象交易;制裁对方银行体系。美国具有发起金融制裁的基本条件,这是当前美国和美元所拥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心地位所吻合的。也就是说,当前全球金融制裁的核心特征,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7.
顾胥 《青海金融》2016,(4):61-64
本文在指数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框架内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滞后性;只有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不明显,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2005年金融发展改革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等。由此提出保持金融规模适度增长,注重金融体系效率提升,按照需求构建最优金融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正在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阴霾,但挑战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上升、通货膨胀高企等问题不容忽视。为此,货币政策方面,应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点,稳定货币金融体系;财政政策方面,应进行财政整顿,重建财政缓冲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制裁引发的外部金融冲击对目标国经济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利用1970-2021年国际金融制裁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制裁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制裁显著降低了目标国的经济增长率;金融制裁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制裁的负向经济效应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凸显,中国经济面临内、外部的严重冲击,而经常账户是内、外部经济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传导媒介。基于经常账户均衡决定理论,采用1982-2010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VAR脉冲响应等方法,研究了投资率、经济增长率和金融体系发展效率对于我国经常账户平衡的冲击。投资和金融发展对经常账户平衡具有影响,经常账户与经济增长没有必然关联,进而提出注重中长期投资规划、加强金融结构调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