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997至2009年管理层收购进行私有化的66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短期存在负向作用的倾向,而在长期内影响并不显著。考虑到管理层持股变化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持股变化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若持股变化率处于+31%~+50%,-31%~-50%,公司业绩指标将呈现正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反映出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经营绩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与经营者持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企业管理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经营者的选择;二是对经营者的激励。国外一些公司在选定经理人员后,又让他们持有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将经营者的利益同公司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形成对经营者的激励。据此,一些专家及政府官员便提出:在我国国企改革中,要让经营者持股甚至让经营者控股,并以此作为企业改制的突破口。持股经营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理论界及实业界均把经营者持股作为明晰国企产权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认为,经营者持股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层收购有类似之处。本文拟从管理层收购角度分析经营者持股问题,期望对我国的经营者持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关于管理层收购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目前国家层面对中小企业管理层持股是持一种肯定态度,但其中有些问题需要规范。对管理层收购而言会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加收益,企业价值低估和税收收益等益处;对于卖方而言,管理层持股可以减少代理成本、改善产业结构、资产结构等。本文从一般特征分析入手后,进而分析我国企业目前所实施的MBO深层次动因,从基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和对人力资本重新认识的三个深层次动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通过购买本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管理层收购是上市公司资产收购的形式之一,对于推动国有产权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等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股权交易价格的公正性难以保证、管理层融资渠道过少、可能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伤害、收购方未切实履行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也有许多公司采用这种方式。由于中西方环境的差异,导致中西管理层收购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制度背景、收购动因、运作过程和实施管理层收购后的绩效改善几个方面。通过探讨这些差异,从中找出差距,从而使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更加规范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在代理理论框架下,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充分考虑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度在不同治理效应,及各种治理效应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阶段计量模型,对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管理者与股东利益一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当管理者处于固守职位状态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不管外部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是发挥着积极监管作用,还是与管理者共谋、对外部中小股东实施侵占,股权集中度与资产负债率都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并没有抑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的负向效应,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却有助于缓解股权集中度对资产负债率所存在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持股是一种公司内在的激励机制,目的是为了减轻代理问题。但是,管理层持股可能产生“利益汇聚”效应和“管理者防御”效应。无论早期抑或近期的实证研究成果都无法确定管理层持股是否影响公司的绩效,其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无关论”和“有关论”,前者认为管理层持股比例是内生变量,依赖于公司外部环境和内在特征,并不直接影响公司绩效,后者则指出管理层持股比例显著地影响公司的绩效。此外,公司股本结构的调整成本也是以上两种观点的争论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定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产权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股份制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公司越来越多 ,但是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 ,还有许多难题没有解决 ,而最为突出的难题之一则是如何确定收购价格。针对这一问题 ,在收购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确定目标企业价值方法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的时间、内容、方式等加以规范 ,并加大证监会的监管力度及对道德风险进行社会、法律的约束 ,以解决收购中存在的价格过低现象。  相似文献   

11.
张玮 《商》2014,(43):14-14
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杠杆收购、融资购买公司股权或资产,使公司的资产、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发生改变,并且能够获得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本文对比了中外管理层收购的差异;结合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我国MBO存在法律、融资、定价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总结了我国MBO发展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与中国企业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层收购是英美等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并购的重要形式 ,对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分析经典管理层收购的设计框架 ,探索管理层收购近年来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为进一步推行管理层收购所需的制度做出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3.
张绪军 《北方经贸》2005,(2):111-112
MBO (ManagementBuy -outs管理层收购 )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实现所有权收益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上市公司MBO实施过程中 ,在收购主体、资金来源、收购价格、对收购行为的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应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收购、虚拟股票等公司激励方式在我国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笔主要就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春梅 《商业研究》2004,(8):118-120
目前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还面临着政策、融资、经营、定价和道德等诸多风险。因此 ,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以促进管理层收购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2—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是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而是呈现倒"N"形关系曲线,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区间效应。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绩效先提高后降低再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娟  韩轲 《商业时代》2012,(12):76-78
本文以2008-2010年我国一般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影响公司管理层持股与无形资产投资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而检验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理论,以及管理层持股与无形资产投资行为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无形资产投资对管理层持股比例影响为正,同时,管理层持股比例对无形资产投资影响为正,说明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会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并驱使管理层作出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无形资产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沪深两市的393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研究了管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绩效间的实证关系,由此作者得出要引导管理层持股制度的发展,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等结论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黄前松 《中国市场》2014,(32):68-76
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如何实现管理层的合法持股,建设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是国有企业管理层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分析国有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持股是大势所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五种模式,并给出了解读分析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MBO)是政府推行的专以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产权改革。转型经济中的管理层收购与典型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俄罗斯的管理层收购的特点进行了剖析,总结出转轨国家管理层收购的特点,同时提出中国目前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俄罗斯管理层收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