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景 《消费导刊》2009,(19):9-9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居民消费水平不足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有诸多因素,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通过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进一步影响其当期消费。本文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量化为社会保障率和社会保障强度两个具体指标,进一步通过一个计量模型衡量了该指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情况,并检验了该两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不同消费理论研究中,所得出的社会保障对家庭消费影响的结论有所不同,部分研究中认为社会保障能够提升家庭消费水平,还有一些研究认为社会保障会导致边际消费倾向提升。而在城乡家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对消费情况所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应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采用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手段明确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支出是保证社会保障事业运行的基础,也是调节收入的途径。以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作用入手,对国内社会保障与消费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生命周期的扩展模型为分析框架,依据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ADF检验和协整检验讨论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关系: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姬雄华  李录堂 《商业研究》2006,(22):111-114
传统人们重视社会保障对居民收入消费影响的研究,缺乏居民收入消费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现阶段在居民收入消费差距形成与扩大的情况下,收入消费对社会保障产生深远影响,并可依此构建收入消费分层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以投资和出口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增长率偏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差距较大。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形成的原因是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意愿较低。从财政政策的视角,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对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消费性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ELES模型对家庭各类消费支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整体来看,随着家庭孩童人数的增加,家庭基本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特别是二孩家庭。但受限于收入,二孩家庭的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收入提升对二孩家庭边际消费倾向的刺激效应最强,一孩家庭次之,无孩家庭最弱。具体来看,住房与教育培训基本需求不仅是促进二孩家庭基本消费需求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是造成二孩家庭基本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主要成因。当收入提升后,二孩家庭会优先提高住房与教育培训的消费支出。此外,无论是二孩家庭,还是一孩家庭,抑或是无孩家庭,收入提升都会对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产生较强的促进效应。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关注住房、教育培训与交通通讯的价格变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控以满足二孩家庭对这三类消费品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7.
一、2006年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在8.7%左右的较快增长水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等,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发展型消费的潜力。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将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2006年宏观经济的向好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将对汽车市场特别是家用轿车主力市场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保障作为满足居民多层次物质需求的基础性保障手段,对于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社会保障政策的风险缓解效应可以通过降低居民未来的风险预期及收支不确定性来提升当期消费能力。此外,正如前文第三部分论述的那样,收入分配不均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整体低迷的重要因素[53][112],而国内各项社会保障的政策实践均证明了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影响[113],其资源分配效应在调节收入差距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对于提升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防止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具有积极作用,进而能够推动社会资源公平配置和缓解“待遇差”问题,在增强居民风险应对能力的过程中提振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对较低。2020年,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仅相当于GDP的3.2%。而同年美国的社会福利开支相当于GDP的18.8%,日本的这一数据为22.02%,德国为26.57%,同为新兴经济体的韩国为8.85%(1),均远高于我国的支出水平。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们主要围绕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这两大类对不同类型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资金可以缓解收入的风险性,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安全性。并且,由于这笔资金的固定性,还能够解决农民对收入的后顾之忧,使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使土地的集中化,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降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缓解收入的风险,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与消费支出。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下的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现状与问题,随后结合现状分析社会保障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影响与作用,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升居民消费率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居民消费率难以有效提升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关键。居民消费率难以提升具有极为复杂的原因,有必要从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积极促进就业,在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基础上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拓展消费领域与完善消费信贷,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等方面入手,积极提升居民消费率。  相似文献   

1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启动消费需求增长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将会增加农村居民疾病和养老风险,最终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减少消费需求。相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改善未来收入支出预期,扩大消费需求。因此,建议加快完善包括新农保、新农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收入的上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近似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模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消费需求弹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以"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富于弹性,而以"家庭服务、教育、居住"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缺乏弹性。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领域的支出会明显增加。从区域比较来看,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服务消费支出弹性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服务、教育和居住"领域。此外,价格是影响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家庭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类支出的价格敏感性最强。结合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特点与变动趋势,建议未来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重点应从增加购买力、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13.
丁玲  崔佳 《商业时代》2013,(22):32-33
闲暇消费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居民闲暇消费行为,不仅可丰富我国起步较晚的闲暇消费现有研究成果,而且更清晰地阐述了有无存在流动性约束,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对于闲暇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指出我国闲暇消费市场的发展困境,为从收入瓶颈、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方面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辽宁省农民家庭消费还存在三大问题:消费观念落后、消费环境较差、不确定因素较多。究其原因,收入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消费体制因素和产品因素是影响辽宁省农民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辽宁省农民收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消费、投资于出口的三驾马车当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投资与出口,这使得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多的依赖外需,这不仅会带来国家间贸易摩擦的产生,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如何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则是在这一背景下,利用199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制定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收入进行了不平等指数测度;采用适应性核密度估计与相对分布法模拟了两阶段城镇家庭消费的分布情况与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消费不平等程度高于收入不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中高消费水平家庭比重不断增加,其中高消费家庭的比例增加更为显著,消费不平等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王婷婷  姚欢 《商》2014,(36):69-69
通过处理2001—2010全国31个省市的农村消费、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数据,分析当前我国东、中、西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截取三个时点,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分析表明,短期内农村社会保障总体上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最终得出结论:要启动农村消费,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相似文献   

19.
刘欢 《财经论丛》2018,(4):31-39
社会保障具有综合收入分配调节功能.老年人口作为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主要待遇享受主体,社会保障支出发挥着对老年时期经济收入应有的重要调节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利用构造家庭基尼系数以及再分配系数,对社会保障的老年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宏观整体测算以及微观个体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养老金待遇、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水平对城乡老年人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发挥重要作用,养老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要更高;养老金转入收入对偏低收入户老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最大,医疗保险待遇对高收入户家庭的再分配效应最高,社会救助对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有较大的再分配效应.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对老年收入再分配效应是正向的,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社会保障支出重点应向弱势群体倾斜并改善社会保障目标瞄准机制等,逐步缩小老年人口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却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凯恩斯扩展模型基础上构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和居民总消费模型,求出我国居民总消费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为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了佐证。由此提出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措施以减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