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惊喜和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文化的功能,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引导价值观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使命和功能,本文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分析网络文化发展的正面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多元思潮、去粗取精的整合功能,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功能,激励和规范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引领主流价值、主流意识形态的综合功能,说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手机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它对大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手机网络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充分认识手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本文在阐释网络文化的内涵,分析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基础上,从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化的要求出发,提出了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困境在于多元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消弱民族精神的凝聚力,瓦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我们在关键的海外研修领域未能很好地贯彻价值观教育。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系统化、针对性的策略。为应对多元文化下对价值观教育的挑战,我们需要确立"以人为本""多元和主导相统一"的新理念;为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确立打造主流价值观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对于先进文化的辨识能力,加强文化监管;为弥补海外研修方面的教育不足,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整合海外教育资源,发挥学生党员的自组织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速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社会,政治与经济一体化加深,文化多元化直入骨髓,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各高校应当把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快速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详细明实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我们充分了解到了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同时也了解到高校对90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判与憧憬,这些信息都十分有利于构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它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开展及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又对它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概括。他将中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使古老的中国民族文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带有了时代气息,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在现今全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从这个角度说,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及方式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时代价值。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的思想,讲究遵循事物本身自然的规律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和谐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借鉴《道德经》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时代价值。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的思想,讲究遵循事物本身自然的规律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和谐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借鉴《道德经》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的不同特征对大学生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西方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挑战.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抵御西方不良文化侵袭和冲击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核心必须要与国家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才能凝聚十几亿的中华同胞。同时,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相促进,只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到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文化功能才能得以呈现,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大繁荣大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消费主义思潮作为资本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通过各种载体加紧向我国渗透。消费主义思潮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具体体现在经济基础、文化理念、价值追求三大方面。它的蔓延和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消费主义思潮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理论、价值的认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行为失范。需要全面认识消费主义思潮,树立正确消费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引导媒体加强自律,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  相似文献   

13.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认知是编辑文化应对时事的应有之意。建设和谐文化中,弘扬民族精神是编辑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认知所求;体现时代精神是编辑认知能力的核心要求;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编辑认知能力的哲学思维;认识和明辨先进文化是编辑文化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是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方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天独厚的教学媒介。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传播理念的统一性、资源利用的便捷性和文化资源的针对性等三大内在契合性。高校思政课可以通过做教学案例、编校本教材、搞情景教学、立研究项目等四条路径来实现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干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科学地认识网络,创新地运用网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用先进的思想文化牢牢占领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8.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精神支柱 ,青少年的政治、价值、道德取向转向了来自于网络不断地创造出来的、未来社会的神话 ,这些“网络神话”———网络文化令我们青少年一代心荡神怡。面对这些神话 ,我们发现 ,应该放下鼠标认真想一想 :网络从哪里来 ,什么是网络文化 ,它对我们青少年一代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红色娘子军文化作为我国红色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传承的红色精神,承载的红色历史,是比较珍贵的文化资源。该文化发展至今已有资料研究室、文化产业园、样板戏、舞台剧、歌曲、电影比较完整的传播机制以及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之相结合,能够有利于两者之间互相推动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得以广泛普及,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筑牢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娱乐活动不断地丰富。为了满足大众化的需求,积极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共服务体系是承载社会文化观念的重要媒介,而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必须要强调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人们的思想倾向才能向统一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目标才会更加明确。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来看,其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深化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向,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进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筹发展。所以,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维度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建设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