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与内地保险监管环境的比较 (一)保险市场发育状况的比较 近10多年来,香港保险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并持续增长.保险业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柱。截至2008年年末.香港保险市场的毛保费总额已高达1930亿港元.其中一般保险业务的毛保费为270亿港元.长期有效业务的整体保费收入为1660亿港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临近,我国保险业的大门向世界保险市场全面敞开已成定局,面对世界保险市场主体的挑战,重庆保险业必须认真了解WTO与国际保险业的运作规范,研究世界保险市场的特点、走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保险业与国际接轨已成为现实。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世界保险市场的游戏规则,我国在制定了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保险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后,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修改的保险法,这就加速了我国保险业走向国际的速度。中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上先进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保险业税赋中的营业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全面开放、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大,当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制已不能适应保险行业本身成长和增强居民自身抵御风险的时代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保险业迅速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保险业已走过了49年的历程,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斐然,前景可观。一、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要素日趋完善1979年开始恢复停办了20年的国内保险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长会议决定并...  相似文献   

6.
美国保险企业会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保险市场供给主体不断得到扩充,尽快制定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对保险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已成为促进保险市场适度、公平、有序竞争,以及保险业实施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保险业最为发达的美国的保险会计模式进行考察,对于我国制定保险会计准则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已超过7.9亿亿元,净资产8441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保险市场和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项俊波表示,未来10-20年仍然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8.
保险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茂中  刘春梅 《上海保险》2007,(3):43-44,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无论是保险市场规模还是保险市场主体,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我国入世和我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保险业由封闭走向国际化,我国保险市场也进入了保险国际竞争的第一线。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我国保险业迫切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是服务质量的高低,而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保险企业价值再造,可以有助于我们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打造我国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加入WTO,保险业已纳入到全球保险市场的竞争中来,民营资本进入我周保险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同时,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也吸引着民营资本,他们正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保险业。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要考虑到我国民营资本的现状,结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加快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0.
姚庆海 《中国金融》2006,(17):25-26
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保险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保险市场中共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980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463家,保险经纪机构284家,保险公估机构233家;兼业代理机构13.4万家;保险营销员148.3万人。2006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为2427.78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8.82%,保险中介已经成为保险业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保险中介的发展完善了我国保险市场结构,把市场化机制引入到保险市场,使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保险市场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焕发了保险业的生机和活力,提升了保险业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奇 《福建金融》2008,(2):41-42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保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保险公司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要保持国内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转变营销模式、调整营销策略。本文阐述保险服务特点及我国保险营销背景.并提出我国保险营销策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国际保险业兼并浪潮对我国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内保险公司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表现形式为兼并收购的产权交易方式成为未来国内保险业资本竞争的主要形式。本文试从产权交易对保险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分析这种兼并收购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也指出了产权交易对保险公司、监管者、政府的具体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保险业主体发展的思考 (一)结构问题 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保险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完善,这里又涉及到保险市场的主体结构和区域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12年,保险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繁荣,外资保险公司已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夏翔 《上海保险》1997,(12):44-47
一、全球保险创新的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1.保险业内部日益激烈的竞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保险业发展异常迅速,全世界保费收入1950年为210亿美元,1987年猛增到10701亿元,1990年以后保费增长幅度有所放慢,保险市场需求相对饱和,保险商品供给过剩,这促使西方保险公司一方面将眼光投放海外,另一方面又积极开辟保险创新业务;而我国自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中保集团为主体多家保险公司并存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一、上海保险业发展回顾和现状 1979年底,上海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迄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在这25年间,上海保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市仅有一家保险公司,直到市保险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上海保险市场也仅有四家机构。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我国保险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保险市场机构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保险业是较早对外开放的金融产业,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尤其是人寿保险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08年上半年整个寿险市场已存在竞争主体100余家.  相似文献   

18.
池小萍 《上海保险》2006,(2):24-26,34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现状 自廿世纪八十年代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市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保险费总收入以年均30%左右的增速保持快速增长,保险费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318.2亿元;保险市场供给主体由1家增加到8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1000多家。与八十年代相比,保险公司的总量、资产规模、业务发展速度都有很大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的需求和因业务竞争而引发的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加、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中国保险市场上的保险公估人即将重返历史舞台。保险公估公司的成立和对保险市场的介入,不仅完善了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体系,而且对我国保险业今后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保险市场开始全面对外开放。毫无疑问,这既给我国的保险公司带来了发展契机,又使我国的保险市场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日前.我国保险业有很多领域需要改革完善,其中由于传统的营销方式已显现单一、老化等弊端,开始难以满足当今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因而保险营销改革和营销渠道建设与创新尤其显得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