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麦郎展开的整合营销传播攻势,就是要极大化地传播这个蛋!放大这个蛋!消费者对方便面就该有卤蛋的认知和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有蛋就是不一样”势必进入并抓住消费者的心智,动摇“康红牛”的消费者心智。  相似文献   

2.
品牌四化:定位与传播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定位:差异化、图谱化品牌的本质涵义是“烙印”,即消费者心智申的“烙印”,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用以与其他品牌建立差别并与顾客进行沟通的识别系统的总和,因此,品牌最核心的特质就在于其鲜明的“特点”。而这样的特点,首要的就是要有差异化,“我与别人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还要以最简洁、最清晰的途径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打下“烙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图谱化”。  相似文献   

3.
王健 《糖烟酒周刊》2006,(33):41-41
在目前的营销环境下,我们需要对“终端”进行重新定义,把“酒店终端”的概念拓展至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即要以建立“目标消费者心智整合化”为终极目标。对于已经取得成功的品牌来说,根本之道是在凝聚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品牌壁垒。[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企业赞助体育活动的营销战略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看.企业赞助运动赛事作为与目标消费者沟通的平台.其实是“活动营销”或称之为“生活形态营销”的一种选择。企业整合资源.透过具有策划力与创意性的活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因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与.进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及销售商品的目的.就是“活动营销”。活动营销是将营销活动策划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让活动成为媒体有兴趣.而且和消费者有切身关系的话题。话题如果简洁明快.和诉求对象的生活形态或心理需求产生联结.同时使用消费者习惯的语言.就肯定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占领他们的心智资源。  相似文献   

5.
“怕上火”让王老吉获得了什么?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销售额从区区1个亿,一路飙升到100多个亿。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一句话有这么大的威力吗?这句话的威力在于:它让“王老吉”这个品牌,代表了“怕上火”这个概念,并把这个概念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里。当人们一想起“怕上火”时,马上想可以喝一罐“王老吉”。  相似文献   

6.
从品牌构想到品牌诞生再到品牌传播成名,为消费者认同,就是胎儿瓜熟蒂落,精心策划并付诸实施的心智、体智过程品牌内在、外在的种种因素都要进行细心规划。  相似文献   

7.
《国际广告》2009,(11):128-129
“双喜”这个品牌名称所代表的产品不止一种。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出哪一支广告是出自广东的“双喜”,这就是广东“双喜”多年来对“喜”文化不遗余力地追求和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楚桥 《广告导报》2007,(2):45-46
Swiss Made成为手表品质最值得信赖的保证、比利时钻石是全世界最好的钻石、德国汽车一下线就流淌着贵族气质……原产地赋予了品牌“出身”贵族的基因,专业称为“国家心智资源”,它可以给品牌带来惊人的附加值。从营销学角度讲,国家心智资源优势是指“某些地域在一些行业上,在人们心中享有认知上的优势,这个行业的产品外销入其他地区,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强的信心指数,会成为国家打造世界级品牌的巨大动力和支持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今天这个社会应是“物以知为贵”。因为我们会发现,很多产品从工厂里生产出来,也进入了市场,但始终无法进入消费者心智,最终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8,(9):92-92
农业时代最值钱的是土地,工业时代最值钱的是机器,到了信息时代,最值钱的就是品牌。有人说品牌是“卖”出来的,有人说品牌是“炒”出的,有人说品牌被后是企业家的执着“拼”出来的……其实,品牌形或的过程,实际上是品牌通过持续有效的传播而逐渐占据消费者心智的过程。品牌也绝非一个简简单单的称谓,它凝聚着企业强大的责任感,它昭示了一个企业在市场中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营销时代,传播是建立品牌形象、占领消费者心智的重要手段,众多商家已经越来越重视传播的力量。而传播的目标对象总是存在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不同的年龄范围、不同的社会阶层等,有的目标传播对象相对清晰,而有的目标传播对象则显得复杂,并不是所有的传播都能实现对目标消费者的理想覆盖。  相似文献   

12.
既然我们是制造业,对产品的苛求是份内之事,也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不管渠道模式如何改变,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智,也就成功了一半。任何渠道都阻挡不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谢园 《成功营销》2010,(1):19-19
“惊人”的活动是为了讨好其目标对象,认同汉堡王的消费者必定跟寿当劳的很不一样清晰描绘出“来汉堡王的人就是要摆脱俗套”。品牌,就是要有个性!  相似文献   

14.
健康!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健康。以糖和二氧化碳神奇化合产出的碳酸饮料以及它所带来的酷爽感觉会不会最终被人们所遗弃?富含维生素,营养又健康的果汁饮料凸显于消费者视野,超市的端架上软饮料已经越来越占据了更多的位置。 利润!有需求就有利润。当行业成长到了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一个井喷。果汁行业越来越具成长潜力的势头必将引来各路商家的参战,果汁品牌的海洋正由“蓝”变“红”。 当产品、价格、渠道都已趋于成熟时,品牌与营销传播就越位转而成为在搏击中致胜的杀手锏。谁的品牌更具亲和力、独特性和生命力,谁更了解自己的消费者,谁更能满足消费者目前的需求。谁能更早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谁离消费者更近、与消费者接触更频繁更加全方位,谁将成为胜者。  相似文献   

15.
<正>创新品类就是用概念,在原有的产品类别中或在它的旁边.开辟一个新的领域,然后命名这个领域.把这个新领域作为新品类来经营,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这个新品类的第一个产品来经营。并且在自己开辟的市场中独占独享。那么创新品类应该如何有效传播,迅速占据消费者心智空间。成为蓝海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6.
引言:品牌竞争的实质就是通过品牌定位对消费者心智资源实施的掠夺与控制。哪个品牌率先抢占最优质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就必将成为未来的"品牌之王"。  相似文献   

17.
邓荣芳 《中国广告》2007,(10):45-47
伊利、蒙牛都以牛奶来自大草原为诉求点,在消费者心智中曾经势均力敌,但在蒙牛赞助神舟五号上天、超级女声之后,伊利被消费者排在乳业的第二位;随着蒙牛与伊利高层的互换,随着伊利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蒙牛“老大”的形象岌岌可危,此时,蒙牛该实施怎样的传播,伊利又将如何营销?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洞察是营销的原点。任何广告和营销活动都需要围绕这个原点,它是营销者制定营销目标和战略决策的根本落脚点,离开了这个原点,就像船只在海上迷失了方向,在错误的方向上渐行渐远。正如联合利华首席营销官兼传播官基斯·威德所说:“新时代的营销已不再只是涉及传播的功能性利益,营销必须涵盖关于品牌角色的更广泛含义。我们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必须了解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并专注于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洞察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群体特征、消费态势和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成为开启营销创新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那么,在当前环境下,该如何认识消费者呢?  相似文献   

19.
赵一鹤 《广告导报》2006,(10):89-89
品类构建,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如今麦耶独立创新出“弹面”,宁夏红独立创新构建出“健康枸杞果酒”.统一鲜橙多细分果汁浓度构建出10%果汁饮料新类别,“海尔”按季节构建出夏季洗衣机.“TCL”根据产品定位构建出宝石手机.“喜之郎”按年龄构建出年轻人吃的果冻布丁.“健特”按消费观念构建出送礼的脑白金,“利郎”按穿着方式构建出商务休闲男装等等.品类构建就是让消费者认为这种品牌就是考虑到他们的问题,专为他们而设,那么这个品牌就会被当成解决他们的唯一方法.市场和利润随之而来!品类构建是建立在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策略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品类,必须用2个指标来考量: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终端不是传统终端,而是消费者心智,抢占了消费者心智,就建立了绝对的竞争优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