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ADR是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它能够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通过对美国与我国司法ADR的特点、类型和运行的介绍和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和法院审判实际,以求借鉴.从司法ADR的适用范围、人员选任和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推进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特色的司法性AD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性ADR是一种进入司法程序的ADR机制。其本质上的ADR属性主张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倡导诚信宽容的社会关系:程序上的司法属性则克服其它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效率上的不足,并减轻法院诉讼压力。本文认为,在民事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司法ADR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其程序规则的核心是在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程序和人员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ADR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一个总括性、综合性的概念,并且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ADR这个术语涵盖了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每种方法都是相对于诉讼的另一种选择,如:仲裁、调解、谈判等.这种新兴的纠纷解决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诉讼机制并且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在我国民事程序体系理论上被划分为解决纠纷程序和预防纠纷程序两种,而解决纠纷程序又可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种,在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则包括调解、仲裁.所以本文在阐述ADR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仲裁与ADR的关系,并且试图给出在现行的ADR体制下如何完善仲裁制度,使其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綦凤 《企业家天地》2011,(3):176-178
诉讼是解决争议的有效方式,但并不是解决争议的唯一方式。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同样可以达到公平合理解决争议的目的,并且,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具有花费低廉、耗时少等优点,ADR作为替代诉讼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方法,已成为现代法律发展中的一大趋势。本文旨在通过介绍ADR的含义、特征、种类及其发展价值理念与发展趋势,以促进ADR制度在我国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法院委托调解是我国法院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诉讼调解方式,具有诉讼与调解的双重属性,与法院调解、法院审判及诉讼外调解有所不同。委托调解实现了调审适度分离,符合当事人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并缓解了法院压力,满足高效解纷的需要。为贯彻落实该制度,应该在总结一些法院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委托调解程序的规范化和配套措施的制度化,以增强程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农村纠纷解决的司法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型中,农村纠纷形态和解纷方式已发生了相应变化,司法正逐步成为解决农村纠纷的主要权威。但由于农民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不足、法院的司法能力欠缺、以及社会化解风险的能力有限,司法在农村纠纷解决中的效率还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改善当事人、法院、社会三方面的诉讼能力,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法院调解制度的优点以及弊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英美等国ADR的成功之处.结合我国立法及司法实际,提出对法院调解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群体性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社会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群体性纠纷产生的原因、时代特点与司法化解现状之分析,阐述基层法院在化解群体性纠纷时应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运用调解、代表人诉讼等手段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化解群体性纠纷。  相似文献   

9.
法院对民商事纠分的解决既是司法裁判,也是一种服务。因此提高法院民商事纠纷解决效益就是对WTO规则的最好的对策和适应。而中国现行的民事诉讼程序在平等、透明度、当事人自主权和解决纠纷的成本与时限等方面都不能满足WTO规则的要求。为此,必须构建法院内设ADR体系,以不同的ADR程序解决繁简各异的民商事争议,使当事人的民商事纠纷在充分自愿和透明的基础上得到公正、及时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证券公司治理中的纠纷解决机制对降低投资者的成本和风险有重要意义。借鉴美国集团诉讼、ADR运动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外域经验,设计合理的群体诉讼形式,确立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是我国证券公司治理中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利益的主体也变得多元化和分散化,使得纠纷也变得多样化,进而决定了社会矛盾的解决是法律一元难以控制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正是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为世人所认可、所构建的。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我国现在对于纠纷的解决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所以对于纠纷的解决应该有新的创新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纠纷解决方式比如ADR来为我们的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源于英美法系的司法认知,因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功效卓越而被我国研究者纳入制度移植的话语空间。当前借鉴的必要性已然达成共识,因此就司法认知移植后能否与我国既有民事诉讼制度良性互动予以探讨显属必要。由于我国已确立了公平与效益兼顾的多元化诉讼价值取向,初步形成了协助当事人处分型的诉讼机制,同时由于新类型纠纷不断增加、民众对纠纷处理结果的心理期待日益提高,故而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已为司法认知的生存长养提供了理念、制度和现实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新公司法中加入了大量的国家(司法)干预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涉足于传统的公司自治领域。本文拟从公司治理中司法介入的表现之一的司法解散制度为研究视角,揭示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有着巨大的实施成本,股东在面对公司僵局等不利局面时,应当尽量采取法律所提供的其他替代性选择,如代表诉讼、异议回购权、一人公司、求助于监事(会)等;而法院在处理公司僵局纠纷时,应尽量以公司有效维持为原则,适当限制股东诉讼解散公司的权利,应当充分考虑到公司自治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在公司治理中,国家干预(司法)的力量应该审慎性介入。  相似文献   

14.
与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相比较,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在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追求、体现当事人对民事权益的处分意志、顺应和谐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弥补由于法律规范自身的局限性所带来的遗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适用过程中存在着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的可选择性与最终效力形式的唯一性的冲突、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与法院司法审判权行使的统一协调、当事人处分意志的自由性与法律规范强制性内容的冲突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完善立法、构建起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法律体系、实现对于民事案件进行分流、加强法院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与调解制度都具有解决纠纷的功能,行政自由裁量权允许行政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处分行政权,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面临解决行政纠纷时在法律适用上平等,这些条件决定了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具备建立的可能性。倘若在当下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容易给法官滥用职权和行政权逃避审查提供合法外衣,而要设计缜密的制度来防备这一点又会增加司法成本,更何况法院当前并不存在行政纠纷案件的数量压力,因此我国不具备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单一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逐渐显示出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和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弊端.为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尽可能使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必要共同诉讼在形式上应该多样化,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在原有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基础上,增设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和因牵连关系而形成的必要共同诉讼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单一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逐渐显示出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和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弊端。为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尽可能使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必要共同诉讼在形式上应该多样化,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在原有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基础上,增设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和因牵连关系而形成的必要共同诉讼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行政调解作为诉讼外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法形成的行政调解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导致权利人诉累增加、义务人违约成本低廉,以及行政、司法资源的双重浪费和行政机关专业技术优势无法发挥等问题。基于效力位阶、政治文化传统的视野,行政调解协议均应具备可申请强制执行的应然效力,并就赋予行政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事诉讼程序是用来审理和解决婚姻关系纠纷、收养关系纠纷等身份关系案件的诉讼程序。在我国,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在内的所有现行民事法律,都认为身份关系诉讼有其特殊性,并针对其特殊性做了一些规定,但其规定不但分散,还不科学,使得家事诉讼程序在理论上不统一,在司法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因此,我国应当制定专门的家事诉讼程序,对家事诉讼程序的立法模式、适用对象等作出具体规定。这样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因证券欺诈、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导致的大规模侵权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作为救济受害人的群体诉讼制度,在我国却面临着许多困境。在法律合作主义视野下,群体诉讼制度的法理基础就在于联结孤立个人,使案件双方的社会结构趋于平等,从而达到抗衡组织侵权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为了完善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我们可以利用诉讼转调解的方式,使群体诉讼向行政处理分流;适当扩大我国公益诉讼的应用范围;在诉讼登记程序上借鉴美国的“选择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