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双重利好。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源,而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未来人民币结算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推动上海成为人民币结算和清算中心,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从货币职能上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从地域上上也逐步从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层面逐步推进。国务院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使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进了实质眭的一步,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途径及其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接受,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逐步成为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金融交易和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2011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正式推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此启动。背景和历程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为国际市场广泛接受,这个国家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经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经贸中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 人民币计价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归根结底表现为该货币成为国际公认一般等价物,在国际间发挥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储备手段等功能,而只有在这种货币能够发挥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功能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或地区政府和居民才会将其作为价值储备手段。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支撑,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强背景下坚定不移推进双循环新格局构建,需要成熟稳定的人民币资本项目支持。从货币国际化推进路径及人民币当前所处的国际地位来看,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不断升温的整体背景下,石油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助推作用,推动人民币在石油领域计价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有力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我国涉外企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2009年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将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不仅是我国政府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必将会对我国的外贸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能源计价开辟人民币国际化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贸易的计价结算绑定权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而“资本管制+离岸市场”并不能真正达成人民币国际化,信用货币的国际化归根到底需要有资源支撑,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多的资源/能源计价开辟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对外经济往来中越来越多地发挥国际货币职能,若干年后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以及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软实力强大的标志,而且是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9.
对外贸易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目前度量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标准大致包含三个方面,即贸易结算功能的国际化、金融交易职能的国际化、价值储备职能的国际化。即实现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职能。这三大职能是从低级到高级逐层推进,货币的国际化必须最终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也就是人民币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由于我国边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外经贸发展将带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以及境外流通等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使用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周边国家,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量和存量都较为有限,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尚不高。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应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投资、建立健全人民币回流机制、加快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循序渐进推动金融开放。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人民币也加快了国际化步伐。近几年来,央行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香港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以及批准某些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措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在梳理以往国际货币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外交往中履行计价结算职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和基石。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强,在边境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金额在稳步增长,但总体规模很小,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出口退税、资本管制等政策对人民币计价结算还有制约,金融服务有待提高,企业的意愿也需培育。从调控宏观经济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角度看,当前积极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已十分迫切,时机趋于成熟,为此,宜因势利导,加快跨境人民币清算体系建设,在出口退税、外汇管理等方面为人民币计价结算创造宽松环境,逐步把人民币计价结算从边贸推广到一般贸易、对外投资等更大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中俄本币结算业务开展5年多以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比例和规模一直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中蕴含着机遇,也充满着挑战。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在中俄本币结算领域的发展,研究和解决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在中俄本币结算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对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发展和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5.
邹春艳 《中国外资》2011,(18):27+29-27,29
一种货币的国际化过程通常包括计价结算货币——外汇投资交易货币——各国储备货币等阶段。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地位日益凸显,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当前我国人民币处于国际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随人民币执行计价结算职能的逐步完善,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进人民币执行投资借贷职能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发展背景、有利条件和当前的政策情况逐步分析,并对人民币执行投资借贷职能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证券导刊》2012,(2):9-9
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已经起步,境外人民币就要回流;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大职能“计价、结算、储备”却有些概念不清;比如币值稳定才是成为结算货币的动因,但稳定并不意味着升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主要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国际货币历史经验来分析探讨从跨境人民币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燕 《时代金融》2013,(24):138-139
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之并不匹配。故此,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下一个彰显经济实力与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诉求。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交易、投资、结算及储备的功能,缺乏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这些功能可以不是同时具备而是渐进的,所以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也可以是渐进的。基础阶段是计价交易货币和结算货币,这就必须对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进行有目的的管理。包括抛弃对顺差的迷恋,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和范围,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深化货币互换与合作等等,才能为后续的资本账户开放和最终的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而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2009年4月,我国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