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作为水电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心,而工程合同管理的最前沿则是“索赔管理”。工程合同是施工企业的生存依据,索赔则是企业利益的捍卫。索赔项目首先来源于“索赔点”,怎样去发现索赔项目的根本点,而索赔项目的成败关键则在于“证据”(包括合同件、法律法规、施工基础资料等)。通过建立“索赔信息网络体系”,将有效地发现索赔点及搜集索赔证据。  相似文献   

2.
春季是传统的生产淡季,今年却“突然”订单增加;订单增加,工人却难找——这到底是一种喜悦还是一种烦恼?  相似文献   

3.
深圳一家生产摩托车的民营公司,曾引进过一名销售副总经理。公司给其年薪15万元的待遇,还任命他为常务副总经理,且掌握财务大权。这一招确实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之为公司做出了不小贡献,随着业绩的突出和权力的加重,他开始不满于现状,于是,干了一些损坏公司形象的事,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损失。于是,企业用人,是能力优先还是品德优先,就成了企业的两难选择。“大胆起用能人”的用人原则曾经风靡一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然而,如果不弄明白“能”与“德”的辩证关系,对“能人”不加具体分析,一律大胆起用,很可能会步入用人误…  相似文献   

4.
律师问答     
读者提问:如何依法查封“在建工程”,保护施工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5.
蒋正亚 《化工管理》2006,(10):76-76
《战国策&;#183;冯谖客孟尝君》里的冯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穷困潦倒时投奔孟尝君,孟尝君因“客无好”、“客无能”而未加重用。冯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只天天把玩着剑,唱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觉得这个人有点与众不同,倒霉的时候还在计较待遇,说不定真有点本事,于是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化肥“两头放开”福兮?祸兮?谢湘宁近年来,化肥企业,尤其是大化肥企业一直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两头放开”─—原材料价格和化肥产品价格放开这一天的到来。一阵子,化肥企业急切呼吁早点放开,均自信只要化肥价格放开,就能抵御住突飞猛进的原材料涨价。忽一阵,企...  相似文献   

7.
什么?把一重比成富士康?太离谱了吧?一重是谁?那是我国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多年来主要为钢铁、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及国防军工提供重大技术装备,在业界素有“国宝”之誉;而富士康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代工企业,且主要生产的是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产品,这样的两家企业能有什么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海尔集团前董事长张瑞敏说过:只有淡季市场,没有淡季思想。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一年中有不同的淡季时段,淡季的到来,或多或少地会影响企业销售额。如何保持淡季企业利润不下滑,对印刷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淡季来临时,印刷企业的意识究竞如何呢?我们特别对设备供应商、数码快印店、印刷厂、包装厂在印刷淡季时的企业意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有关工程“转包”和“分包”的规定不幸同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的规定发生碰撞,以致造成施工企业在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后而不得不继续沿袭向“包工头”转包分包工程或劳务的用工方式。为何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呢?  相似文献   

10.
化肥淡储素来被称为化肥市场的“蓄水池”,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很大。化肥是全年生产、季节使用,旺季时间短,淡季时间长,存在淡季时化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要、而旺季农民大量用肥时生产企业又生产不过来的问题。而淡储则有效地化解了化肥生产与使用不均衡的矛盾,有利于化肥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电建施工企业来说,如何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我们认为最主要、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逐步推行工程的项目法管理。所谓“项目法”施工,就是以工程项目为中心,以管理层和操作层两层分离以及建立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施工管理体制,它是施...  相似文献   

12.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这句《贤文))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一个是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曾子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日勤三省”这句《贤文》的出处。“夜惕四知”出自杨震,杨震是东汉时的名士,人称“关西孔子”。他做官后,十分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他在任东莱太守时,有一次路过山东的昌邑,他的学生王密在昌邑做县令。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黄金来见杨震。杨震非常生气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属下说:“暮夜无知者。”他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也?”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带着黄金告退。从此,人们都知道杨震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了。因此,“夜惕四知”也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3.
在大多数人看来,压缩机与飞机发动机似乎毫无关系,但在余昱暄眼里,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作为压缩机企业的老总他宣称:“如果有可能,有一天他也可能做飞机发动机。”是胸有成竹的张扬,还是即兴而发的呓语?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对于施工企业来讲,任何一项工程都可以当作一个项目来看待,项目管理对其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能否有效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是个问题。且看本文作者是如何运用“方法论”来做好项目管理的?  相似文献   

15.
易芳 《中国纺织》2012,(10):84-89
“不再只是替人打工!”身为员工,自己也可以持有企业股份,从此工作是为自己,享受企业营利和收益。这种意义上的老板,如果你是员工,你做不做?乍看上去,极具吸引力。但实际上,即使在国内也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的员工持股计划,存在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事实并非看上去那么美。而在A股市场持续低迷不振,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不容乐观的现状下,证监会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暂行办法,是否真正能够达到预期的激励及提振效果,其愿景达成及操作可行性又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16.
陈丹丹 《董事会》2005,(2):55-57
近两年来,国资委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全球招聘”,但其“全球性”受到质疑。2003年七位成功应聘的高管人员,只有一名有海外背景(香港),2004年22名高管中,1位有外企工作背景。1位有港资企业工作背景。有人提出,国资委的“全球招聘”是否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所谓的“揽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是否只是一种形式?国资委心目中的理想海归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7.
“现在来我们这儿的外地人少了,生意跟去年没得比。”绍兴柯桥的徐师傅开了5年的出租车,他说今年开年是最清淡的。一天一百四五十元的收入,不及往年的淡季,“一般来讲,200块一天还是有的。”3月初,他忧心忡忡地等待今年市场人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柒牌犀牛褶男裤一裤风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纺织经济》2004,(4):56-56
刚刚在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上欣起“时尚中华”旋风的知名服装企业柒牌,又在市场上刮起了另外一场飚风:近来,其强势推出的“防皱专家”Supencrease犀牛褶男裤,在所谓的服装销售淡季引发了一股抢购风潮,再一次佐证了“只有厂家的淡季,没有产品的淡季”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19.
萨博收购案中因缘际会的国内两家民营整车制造商,华泰汽车和青年汽车或许都未曾预料到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在莲花汽车(在国内中文名改为“路特斯”,下辖莲花跑车和莲花工程,青年汽车与后者存在技术合作关系)项目上再度狭路相逢,是机缘巧合还是冤家路窄?不管双方出于伺种动机,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碰到了相似的瓶颈问题——研发体系的积弱和品牌天花板难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机电工业》2011,(10):78-88
本刊讯 是谁推动了中国机械工业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是一大批中国机械工业的企业家和企业19月23日,他们的代表——45位企业家、56家企业被推举出来,在北京被授予了“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装备中国功勋企业”的奖杯和奖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