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汽车产业外部性的存在,不仅关系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汽车投资和生产层面,客观上要求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妥善解决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外部环境问题。文章运用外部性理论和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加拿大和日本两国双边贸易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两国的贸易特征将产业划分为加拿大优势产业、日本优势产业、两国均有的优势产业和其他产业四个类别,利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加拿大和日本经济伙伴关系(EPA)的建立所带来的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影响。结果显示:EPA的建立会对包括加拿大和日本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看,加拿大比日本获益更多。加拿大的GDP和福利水平将得到提升,贸易条件将有所改善,日本的贸易顺差会进一步扩大,两国进出口贸易都将得到明显提高,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EPA的建立将对中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加拿大和日本两国双边贸易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两国的贸易特征将产业划分为加拿大优势产业、日本优势产业、两国均有的优势产业和其他产业四个类别,利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加拿大和日本经济伙伴关系(EPA)的建立所带来的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影响。结果显示:EPA的建立会对包括加拿大和日本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看,加拿大比日本获益更多。加拿大的GDP和福利水平将得到提升,贸易条件将有所改善,日本的贸易顺差会进一步扩大,两国进出口贸易都将得到明显提高,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EPA的建立将对中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7,(118):1-17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产业走自主创新道路所面临的环境和基础有一定特殊性。基于这些特殊性,我国汽车产业必须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报告中提出了推动我国汽车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设计、途径与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牢牢地掌握汽车产业的控制权。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面临国外跨国汽车企业的冲击,中国汽车产业的“空心化”问题突现出来,它不仅影响到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问题,甚至也与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安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汽车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原因不仅在于汽车产业自身是一个十分巨大的产业(以日本为例,1998年汽车工业的企业数、雇用人数、销售额、附加价值额分别占全部制造业各项指标的2.4%、7.4%、13.0%、9.7%;从中国的数据看,2004年汽车工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国工业的5.64%和1.55%,汽车工业的利税总额占全部机械工业利税总额的41.1%),而且该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果,其发展可以直接带动钢铁、橡胶、玻璃、化学、电子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对石化、道路建设、汽车修理、旅游等产业具有间接的带动效应。据测算,中国汽车产业的波及效果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多而提高,对制造业的波及系数为2.0和3.5,对GDP的波及系数为4.58和9.92,即汽车制造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增加值,可以为GDP带来4.58倍的增加值。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能源、环保和交通等问题。文章认为,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汽车设计和汽车产业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转型与创新。通过加大财税政策对优化汽车产业消费市场的扶持力度,完善能源动力网络和全力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低碳汽车企业发展等措施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志勇 《新财经》2011,(5):30-31
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到底在哪里?日 本大地震让人真正震撼的,不仅仅是对于整个日本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对于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发展的触动更加让人欷献不已:日本掌控着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世界大部分电子技术的核心。中国那些所谓的完全自主研发的承诺,顿时显得苍白起来。三十而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到底在哪里?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品牌的萌动,再到合资自主品牌的破壳而出,中国汽车产业沿着壮大自主品牌这条路走了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全球化特征显著及产业关联度较强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考察不同FTA模式对中日韩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日本加入中韩及东盟的FTA之后,将提高3国整体福利水平;伴随着GDP的大幅增长,日本将出现贸易收支赤字;加入中韩FTA后,日本汽车及大部分相关产业部门将会面临巨大挑战,而韩国的汽车产业将会从中获益;中国的汽车产业所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与之相关的行业部门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于培育该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调整我国汽车消费财税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生 《天津经济》2009,(12):55-56
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呈爆炸式增长,2009年销量有望突破1200万辆。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汽车消费平民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税收政策的制定应有利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调整汽车产业结构,鼓励购买低耗能、小排量的汽车,限制使用高耗能、高污染、大排量的汽车,引导理性消费,使汽车消费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汽车给社会带来的好处 汽车产品给我们带来了速度、快乐和方便,给人类以全新的体验。汽车产业更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GDP的增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裕。汽车创造的价值不仅使其直接制造者——汽车公司获得巨大经济利益,而且也给其他关联行业(部门)带来高额效益。据统计,当今汽车制造厂家从销售汽车获得的收益仅占汽车总产值的25%,剩余部分均为其他关联部门获得。分配比例是;汽车售后服务占21%;金融服务占19%;燃油供给部门占16%;保险占10%;贸易部门占3%;轮胎占2%;其他占4%。  相似文献   

12.
老龄社会对日本经济增长与刺激政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成因,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给予了解读和反思。从人口-经济长周期波动视角看,日本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拉低了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削弱了传统需求管理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效果。而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日本超老龄的人口年龄结构还将继续深化,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规模将持续萎缩,这必将长期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我国应吸取日本的教训,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政策配套,全面应对老龄社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汽车的历史与作用为着力点,浅析汽车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强调了汽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汽车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再是该不该的问题, 而是上升到如何执行的层面。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赶超国际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据预测,2012 年前后将迎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高潮,未来10?20年将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要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后来居上,就需要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扶持上下更多的功夫。越早重视研发新能源汽车,也就越早掌握着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先机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日本大地震仍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这一场自然灾难对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全球经济必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日本大地震影响的分析,就其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以及中国应当采取怎样的相应对策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田佳 《中国经贸》2012,(6):24-24
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五十多年历程,基本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截至2006年12月,已建成了一汽、东风、上海等重点企业集团和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研究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有利于发现中国汽车产业集团建立和运行的规律。也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孙涛 《天津经济》2007,(3):49-51,59
一、房地产泡沫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西方有些经济学家估计: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了6万亿美元。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在萧条中挣扎了十多年,迄今为止,日本经济依然没有明显的起色。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18.
卢锐  王军 《科学决策》2011,(9):49-59
对于产业知识战略的考察,大多以技术创新、扩散和创新能力的建立来分析。文章首先通过对产业知识管理的战略属性文献进行梳理,归类为4方面(长期、自主、深化、模糊),并据此分类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具体技术的内化,结论表明其知识源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简单合作,汽车企业拥有不同的知识来源和技术的重点,实现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知识战略考察。研究结论对促进知识内化、建立知识创新战略具有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和中国汽车产业2008年、2009年的数据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绝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生产分散、市场分割、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市场需求不足是规模经济不佳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献计量法对2000—2021年的智能网联汽车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的热点变化和发展趋势,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国内外均注重技术、安全层面的研究,但国内学者较为侧重国内的智能交通建设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向汽车产业变革、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延伸;而国外学者较关注人工智能技术、新算法在车联网、自动驾驶上的应用,向范围更大的物联网技术等方面进行拓展外延,探索不同学科的交叉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