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一、国际战略联盟及其特征国际战略联盟,也有人称跨国战略联盟,首先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它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国企业纷纷意识到仅靠自身力量已经不能保证能长期获得竞争优势,于是"战略联盟"便成为现代企业加强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战略联盟一词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霍普兰德(Hopland)和奈格尔(Negel)提出,具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签订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织。它具有边界模糊,联系松散,集散灵活,运作高效等特点。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为开发和建设卫星移动通信网络而进行的"铱联盟"就是一个典型的战略联盟案例。  相似文献   

3.
略论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斌 《特区经济》1998,(1):54-54
<正>企业间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具有以下五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始于60年代,80年代成为跨国公司之间合作的普遍形式。在我国,随着海尔、康佳、联想和春兰等一批著名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建厂,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逐步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借鉴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我国优秀企业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的战略联营来发展跨国经营。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否后来居上,成功的战略联盟将成为关键因素。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新态势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又称国际战略联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互补资源优势的跨国公司,为了达到某些共同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战略联盟的含义所谓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出于对整个市场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战略目的的意愿,采取的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合作的经营行为方式。战略联盟与合并或兼并是有区别的。美  相似文献   

6.
战略联盟中目标企业的选择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近似经营实力的企业,为了达到各自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在成立战略联盟的过程中,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不仅关系到战略联盟能否最终成功,而且也是联盟企业之间能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发起企业在成立战略联盟之初寻找目标企业  相似文献   

7.
谓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企业出于对整个市场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战略目的的意愿,采取的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合作的经营行为方式。战略联盟强调伙伴之间的相容性,它所重视的相互之间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选择,组建不同类型的战略联盟,具有灵活、经济等优势,因而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一、战略联盟的优势1.有利于开拓市场。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已远远不够,只有利用他人销售网络的优势,才能…  相似文献   

8.
汤黎  邢相勤 《特区经济》2005,(5):217-218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更多企业出于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根据联盟成员之间的依赖程度,广义的战略联盟一般分为两类:股权式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依战略联盟在价值链上环  相似文献   

9.
龙勇  吴海春  杨超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52-15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由纯粹的竞争关系逐步转向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竞争性战略联盟由此受到人们的关注,组建竞争性战略联盟成为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一条"捷径"。为了在联盟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企业开始关注自身能力的建设,以期在联盟中获得比联盟伙伴更多的收益。文章对竞争性战略联盟中影响企业联盟能力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出影响企业联盟能力的主要因素,为企业提升联盟能力寻求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建立的合作性的利益共同体。19世纪初,风行西方国家的卡特尔、辛迪加等组织就是企业联盟的最早表现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及技术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  相似文献   

11.
去年5月26日,科龙和小天鹅在北京宣布双方结成战略联盟,将在电子商务、生产、销售、开发以及股份多元化等多个层面上开展合作。科龙是国内最大的制冷家电生产企业,而小天鹅则是洗衣机行业的排头兵,双方的结盟将开启国内家电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局面。从以“价格战”为主的恶性竞争到组成所谓的“价格联盟”,再到今天的“战略联盟”,我们看到,中国的家电企业已经认识到,要在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生存,要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必须改变传统的竞争规则,战略联盟无疑是当前家电企业实现“双赢”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企业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因技术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战略性合作,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和商业竞争模式。美国作为世界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频繁,规模也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商业运营。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企业的技术战略联盟在联盟目的、联盟方式、地域分布以及行业分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密切关注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学习掌握新的经营理念,把握技术升级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方式从零和博弈转变为正和博弈。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助将市场竞争推向新的阶段,企业联盟成为企业生存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从竞争到合作,由零和到共赢,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主流。如今,多数企业都拥有30个以上的联盟.而世界500强企业则平均在60个以上。合作伙伴的多寡,成了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微软有2万多直接合作伙伴就是一个范例。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提升竞争能力,是世界500强企业发展规律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战略联盟的前提条件、运作形式和运营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成为世界风潮,这种“竞合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前提条件、特征、运作形式、运营策略、实施要素选择,以及产品联盟转向知识联盟的重要性,为国内企业应对入世挑战提出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成为世界风潮。“商场如战场”,战胜竞争对手,掠夺市场份额,锁住顾客,曾是人们思维定式。而现在,企业市场行为却发生了改变:企业必须同供应商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竞争中的游戏者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经销商,企业面临的竞争来自这些竞争游戏者带来的竞争合力。这些游戏者的角色和地位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6.
李学军  李飞 《北方经济》2009,(17):65-65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其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战略联盟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目前获得普遍接受的一种概念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特定事业职能部门,为达到特定的战略目标,通过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而结成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的协议.战略联盟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完整的珲论框架,其中关于联盟伙伴关系管理的相关研究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组成,是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自2007年6月启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以来,国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是在联盟的稳定性以及联盟成员的合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客观分析联盟成员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联盟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以E-HR系统为全新的切入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联盟合作的稳定性以及联盟的创新效率,促进联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伙伴分析与联盟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行业边界模糊、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时代,战略联盟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制度安排.所谓战略联盟,就是为了追求共同的战略目标而达成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它包括合资企业、联合生产、联合研发、合作营销、特许联盟等等.尽管有些著名的战略联盟(例如东芝和时代华纳)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多数联盟的绩效却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9.
5月19日,"中国虫草素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隆重举行。该联盟由上海国宝企业发展中心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经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准成立。这是中国首个旨在推进虫草素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港口联盟的浙江港口发展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港口联盟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1.港口联盟的基本内涵 港口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理论在港口业的实践,指港口企业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契约关系而建立的长期而又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相关业务领域采取协作行动,基本实现港政管理统一或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统一。港口联盟是两个资源互补港口之间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特定目标所形成的长期合作协议或组成的网络式协作关系。港口联盟是港口资源整合的主流模式之一,可分为水平型联盟和垂直型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