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务部外经贸权威人士指出:"当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正面临国际范围内以反倾销为由的贸易保护主义新的压力".近年来,我国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明显增多.到2002年底,国外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立案已超过500起,占全球反倾销立案的14%,给我国出口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其中,2001年,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立案55起,为历史最高.2002年,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仍有47起.近来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势头未减.在全球反倾销立案中,为何中国企业居世界各国之首?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原因外,也有中国企业自身因素.面对国际反倾销的压力,笔者建议中国企业应反思自我,从五方面防止和克服自身因素,走出反倾销的认识误区,从根本上提升中国企业与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了中国"打包"起诉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案的缘起、美国对华反倾销运作流程及其反倾销调查中的不当规则运用等问题,基于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运作流程的会计信息需求驱动,构建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会计跟踪机制,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外遭遇的反倾销越来越多,且主要反映在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歧视性反倾销。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应对策略,积极参与反倾销应诉以  相似文献   

4.
备受关注的温州打火机应诉对欧盟反倾销一案7月25日自动终结,中国打火机企业获得了最终胜诉。这次胜诉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应对欧盟反倾销诉讼获得的首次胜利。"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撤诉了,这是一个几近完美的结局。我们为之高兴和振奋,‘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打火机产业前景依然灿烂。"回顾这场打火机反倾销案的始末,温州东方打火机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德锋用了"惊心动魄"4个字来形容,并称他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反倾销核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中国外贸企业在应对出口产品遭外国反倾销的对策上做了研究。通过对反倾销的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并结合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中国企业要增强反倾销意识,要加强企业内部建设,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还要加大反倾销法律人才的培养等结论。希望这些能够为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0年,经过6月份的沸沸扬扬的"中韩大蒜战"、9月份的媒体大炒的"飞利浦状告中国彩电企业倾销案"、11月份美国将反倾销矛头对准中国钢铁企业等一系列的事件,铺天盖地的媒体炒作热潮把"反倾销"变成了一大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历时18个月,被誉为中国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的铜版纸反倾销案终于有了结果。8月6日,中国商务部作出终裁决定,原产于韩国、日本的铜版纸对中国构成倾销,对中国铜版纸业造成了实质损害。这次铜版纸反倾销是2001年12月提出的,是中国入世后第一宗国内产业对国外进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也是《反倾销条例》自2002年1月1日生效实施后,依据该条例立案调查的第一起反倾销案件。《终裁决定》显示,与2000年相比,提出申诉的四家企业2001年产品价格下降近20%,平  相似文献   

8.
自从加入WTO后,"反倾销"渐渐成为媒体经常报道的热门话题,牵动着政府、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神经.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避免遭遇"反倾销"?我们应对的根本之道何在?  相似文献   

9.
自入世以来,反倾销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一大障碍。会计防护机制的缺失是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失败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市场经济地位"的定义及对应的"会计标准要求",观察其反倾销调查机构会计参与及运作程序,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理论体系应主要从反倾销应诉会计、反倾销规避会计和反倾销调查会计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企业反倾销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越发频繁,尤其是欧美各国,近两年采取反倾销更加随意,立案数量猛增.在中国现有的反倾销案中,约有50%的案件无企业应诉,可见,中国企业应诉不力.对方因而根据WTO有关规则要求判定我国反倾销成立,迫使我国退出该国市场,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很大的损失.尽管我国外经贸部在1974年、1997年就颁布了有关反倾销应诉规定,但我国企业仍不乏不应诉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反倾销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没有充分体现;部分中小企业信息不灵等.因此,应加紧建立有效的反倾销应对体系,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应诉率和胜诉率,尽量维持出口市场份额,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制造'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时,世界关注中国的程度自然会加大.中国研究机构应该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中国企业应该拿起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武器保护自己,要准备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应对反倾销官司."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我国是全球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中国的出口产品业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和产品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地掌握世界贸易的反倾销规则,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策略,通过WTO规则并运用法律武器来应诉反倾销,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燕 《中外企业家》2009,(16):217-219
中国在加加入世贸组织贸组织8年的过程中,中国遭遇反倾销的数量和幅度越来越大,并形成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给企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些成员在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时常常"认定"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及由来问题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并从政府、行业、企业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受国际反倾销影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第一起反倾销案至今,我国企业被反倾销投诉已达380多起,涉及商品4000多种,同时,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国外企业又在我国市场上大搞倾销,如今,我国企业既面临着国外企业反倾销问题,也面临着对 国有企业在中国的倾销行为进行反倾销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处理理反倾销问题,否则将会失去在国内外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世"十余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如何应对反倾销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企业。据WTO公布的资料显示,自1995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全球共发生3922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针对中国  相似文献   

16.
国际反倾销的新发展--反规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反倾销措施的新发展.当前美国和欧盟的反规避立法较为成熟.为规避反倾销,中国企业必须遵守和利用国际贸易法规,规范企业管理和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我们还要重视反规避措施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并尽快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17.
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2004年,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占总数的1/7左右,中国成为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连续9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出口企业频频遭受反倾销投诉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出口规模和外贸企业形象。文章在分析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企业频繁遭受外国反倾销,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应该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增强企业应诉积极性,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帽子,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整顿出口秩序,加大对外反倾销力度.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是中国出口企业在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前将长期面对的问题 ,中国企业要想获得世界市场 ,逃避不是办法 ,只有积极的面对。中国企业在反倾销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中国出口企业应与进口国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防止案件发生 ;中国企业应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特别注意控制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产品份额 ,减少对手恶意竞争的意图 ;最重要的是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财会制度 ,才能在反倾销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院根据WTO 数据统计,印度是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随着印度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不断攀升,作为其中重要反倾销程序的日落复审调查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发展.文章通过使用最新数据资料,总结了印度对华反倾销日落复审案件的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企业应对印度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