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质量的概念在持续提升、质量的领域在不断拓展,人们对质量意义的深入认识以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迫使企业重新审视质量管理,以实物产品为中心的小质量观念逐渐转化为以质量文化为基础的大质量概念。《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从指导思想到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发展,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李贵清 《公司》2001,(2):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我国产品质量的法制化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这部法律没有对“质量”术语进行正式定义。 ISO9000族标准则对“质量”术语提出了规范而统一的定义。该文认为,质量管理是有高度依赖性的组织行为,即“质量”是社会技术进步和社会观念进步的结果。企业在追求产品和服务的卓越质量时,必需弄清楚“质量”的标准内涵是什么。由于在供给——需求交互互动的结构变迁过程中,质量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变迁,我们的质量观念因此也必需随时更新、改造。希望此文能引起更多的人对质量观念的初始关注。现…  相似文献   

3.
研究质量问题,离不开产品,而产品又离不开使用,使用又离不开顾客。如今,不管是产品还是产品的使用,不管是顾客还是产品质量特性的本身,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都已经大大扩展了。这样的扩展,对质量和质量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推动质量管理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不少质量管理人员对此还没有清醒的深刻的认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论质量观念与质量经营赤峰锅炉厂周峰一、关于质量观念和质量经营所谓质量观念,是人们对质量的概念及内涵、实质形态和取向等的认识和见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的概念不断地发展着,因而,质量观念应随着质量概念的发展相应的更新。人们对质量...  相似文献   

5.
质量观念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质量与顾客、质量与顾客的关联以及质量与顾客的延伸--"大质量"观念.企业要赢得顾客、占领市场,必须树立"大质量"观念,努力从质量管理的核心出发,塑造和强化质量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全面质量管理(TQM)引进中国有二十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其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TQM是经营的一种思想革命、新的经营哲学。推进TQM是一个无止境的质量改进过程,是不断攀登质量经营的新高峰。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达到世界级质量领导地位所要做的一切事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推进TQM的必要性已为企业所认识。但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TQM,许多企业、许多人举步惟艰,茫然不知所措。本人认为只有直面现实,革新观念,才能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观念属于意识范畴,它对我们的行动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的、先进的观念对我们的行动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落后的观念对我们的行动起消极的作用。世界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德鲁克)说:"当今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观念上的创新,管理机制上的创新,某种意义上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项目质量管理对于确保实现项目的目标并最终使项目的顾客和相关方满意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大质量的概念出发,结合ISO10006《项目质量管理指南》国际标准,从认识和方法入手阐明了项目管理者应如何用大质量观认识和开展项目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能质量的相关概念和术语,并对其指标进行了分类,指出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和应用领域;重点就国家已颁布的六个电能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作了分析;并结合实际阐述电能质量的几种改善方法与措施;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介绍了它们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稳态时的电压质量问题;文章还就电能质量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提出系统化综合补偿技术是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治本"途径,以解决动态电能质量问题.得出结论:运用FACTS和电力新技术对电能质量进行系统地综合补偿,将是电能质量问题研究与开发的方向和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一直很重视质量工作,“质量第一”早就成为众人皆知的口号,质量工作确实做出了许多成绩。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质量工作也确实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难点。 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市场供不应求,数量与速度一直是热点问题。而质量效益则一直未能提到首位来加以重视和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成了单纯的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质量的内涵没有现代化,质量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中更没有地位;质量法规体系尚未建全,质量行为缺少法律规范;最主要的监督者——消费者,在质量上没有有效的发言权,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也显得软弱无力。 上述问题,只有利用市场机制,才可能解决,同时,要求我们对质量工作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在纪念并总结我国推行这一科学管理方法的同时,许多企业和质量工作者也在关心着今后新的时期,应该如何加强管理,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在本期我们特邀请了罗国英老师、邢文英老师等资深质量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和意见。这些见解对我们广大企业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追求卓越,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希望广大企业结合自身的管理实际,坚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质量管理"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休哈特提出的.他在<产品质量的经济管理>一书中指出质量有两个基本特点:"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体"和"人对客观实体的主观认识和对其结果的感受".他同时指出"优良的品质"最终同质量的主观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2.
龙升 《上海质量》2006,(10):25-26
3经验质量 由此,我们结束了未来研究。它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故事,拥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只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一部分。我现在要讲有关质量的经验。以及经验的观念和我们作为质量专业人士能够形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质量和创新     
金建华 《上海质量》2009,(10):10-14
质量与创新,是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两大要点。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对质量的追求就是追求达标化、零缺陷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企业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国际大市场,原有的质量管理观念涵盖不全面,迫切需要企业研究和探索在质量管理发展中创新这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企业在跟踪、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研究和推进质量管理创新。透视当今中外顶级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积极地进行了质量观念、质量模式、质量机制、质量活动等几个方面的质量管理创新;结合笔者所在的企业实际,笔者认为,它们的做法对今后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宗明 《中国质量》2009,(10):85-8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产品整体的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知度和执行度与日本和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质量差不多就行”的观点在我国依旧普遍存在,有些企业的操作工、检验员,甚至企业领导者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仍然不足.很多质量工具没有被合理有效地利用。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质量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岳长飞 《企业导报》2010,(10):291-292
近年来,建筑幕墙工程因设计对技术规范的认识、现场管理质量差而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及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加强对幕墙工程的管理,对其设计、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切实有效地推行建设监理制度,幕墙工程的质量和外观效果是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6.
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理论随着质量环境的变迁,始终处在演化过程之中.质量概念已由具体的、孤立的、客观的和解析式的概念逐渐发展成为抽象的、系统的、主观的和综合式的概念;质量系统已经演化成为立体网络型复杂系统;现代质量管理不仅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管理职能,而且已经上升到经营战略层次.  相似文献   

17.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使人的观念、认识和组织实施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鲁民 《价值工程》1996,(1):42-42
质量工程(QE)鲁民从质量管理(QC)到全面质量管理(TQC)可以发现.它涉及到质量问题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可以进一步建立起“质量工程”的概念(QualityEngineering,即QE)和“质量工程学”。质量问题.既涉及观念.制...  相似文献   

19.
QFD是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的简称,是当今质量管理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方法,它通过把握用户需求,准确定位产品概念,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策划,尤其在设计开发过程可视化、整合化,提高设计质量,强化无形资产积累、共享的效率,提高新产品开发质量和速度方面效果显著,从而,引起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界的普遍关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问题进行探讨,当然,也难免有小题大做之嫌.  相似文献   

20.
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在各行各业得到普遍开展,纵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发展过程,始终强调"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在新形式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质量观念的转换,更需要持之一恒的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