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成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一区两带"发展战略中,旅游经济带的作用不容忽视。大力发展试验区红色旅游,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政府和机遇6个方面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红色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这一政策的实施是黄冈历史上没有、以后难求的机遇,其内容广泛、空间广大、内涵丰富。旅游业作为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大别山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此,本文对处在黄冈大别山深处的罗田县九资河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政府日益重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红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日益发展起来。大别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大别山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因"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传奇而被人们广为知晓。因此大别山红色旅游业逐渐形成,通过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协调各区域共同发展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链,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是大别山红色旅游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大别山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周一萍 《中国市场》2008,(26):30-31
湖北省红安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既具有丰富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又拥有历史价值极高的红色人文旅游资源。但该县至今经济仍欠发达,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这项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系统发展,最终达到促进该县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红安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独特的红色革命基因。当前,新县正在全域旅游的整体框架下科学有序的开发乡村红色旅游资源,实现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的相互促进,互补双赢。新县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科学的规划、当地群众参与度空前热情,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新县最先进、最靓丽的发展名片。通过研究新县全域旅游发展的资源基底和发展现状,总结出新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新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正确道路,助推全域旅游成为新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产业结构的新升级动力,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地区横跨鄂豫皖三省六地36县(市区),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本文分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资源经济优势,形成大别山经济协作区,为武汉城市圈提供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及其加工品,在各区县兴建一批能辐射整个大别山的批发市场;拉长旅游产业链;拓宽红色旅游业融资渠道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印发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或规划,促进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实现。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革命老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出现了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旅游资源受到污染等不良后果。本文总结了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乐 《商业时代》2007,(1):104-105
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发展红色旅游为改善老区面貌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认为,拓宽筹资渠道,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注重旅游产品的组合、活化及其营销;重视社区参与;加强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是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顺应智慧旅游的发展形势和"互联网+旅游"的要求,泰安市积极开展了智慧旅游建设,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但泰安市传统旅行社总体发展水平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行社应积极转型,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描述泰安市旅行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旅游对泰安市旅行社的影响,并提出了旅行社的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四川革命老区曾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经济建设中却变成落后地区。本文以整合的思路,对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区域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基础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就四川革命老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红色旅游受到普遍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旅游活动,并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革命老区赣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做大红色旅游产业,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旅游经济也深受其害,大多数"散、小、弱、差"的中小旅行社陷入了经营困境。但经济危机是把"双刃剑",有挑战也有机遇。本文就中小旅行社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如何转"危"为"机"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红安县是具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开发旅游服务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红色旅游存在的旅游项目单一、旅游功能单一、旅游对象单一、旅游路线单一、导游队伍单一等问题也制约了红安旅游业的发展。红安旅游业应摆脱"传统服务业"、"非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约束,打好"五张牌",即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资源优势、激活旅游业活力。  相似文献   

15.
桂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的热潮。桂西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红色"爱国主义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形成名副其实的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全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路子,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晗 《财经界(学术)》2011,(20):13-14,17
本文从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入手,阐述了大别山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改革试验区、国家生态功能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意义、优势,对大别山地区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开发做了对策分析,为失剐山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7.
王宇民 《致富时代》2011,(10):26-27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景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红色旅游的内涵、意义的分析,指出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红色旅游必须兼顾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旅游"概念的不断升温,旅游电子商务的浪潮不断涌入,传统的中小型旅行社已然到了改革的重要时期。笔者通过在太仓一家中小型旅行社挂职锻炼的工作机会,深入了解了该类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并以挂职旅行社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此类传统中小型旅行社发展受限的瓶颈所在,探索其逐步融入旅游电子商务的过程,并试图为该类中小型旅行社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夏学文 《商场现代化》2006,(13):251-253
大别山区各县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和相近的人文特征,又以其革命老区形成特殊的人文资源优势。经济上有着良好合作交流的基础和条件。大别山区可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创新要素积累为核心,形成大别山经济协作区,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