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政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就是企业整合国家政策资源、市场资源、社会环境资源、企业人财物资源,通过邮政通信服务为国家、社会、客户和员工创造价值的能力。国家的投入通过邮政企业资产增值保值得到回报;社会通过邮政企业建立起畅通的通信服务通道;用户通过企业良好的服务,享受到超值的多层次邮政通信服务;员工通过创造价值的过程,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享受邮政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邮政企业如一方沃土,而企业文化如滋润雨露。近年来,浙江邮政信息技术局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多措并举,潜移默化,营造出尊重员工、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关爱员工的健康氛围,完成了上级部门交给的一项又一项重任,不断推进着浙江邮政信息化更好、更快地发展,支撑业务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3.
邮政员工职业发展道路是员工立业后的发展方向,是企业把员工作为企业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邮政独立运营的今天,探索邮政员工职业发展道路是保证邮政事业后继有人和邮政通信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试就邮政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政》2001,(7):14-15
邮电分营后,邮政企业肩负亏损走向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企业需要大力发展业务,扭亏增盈;另一方面,邮政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制约所产生的矛盾,对邮政企业加快用工制度改革提出了极为迫切和现实的要求。浙江省邮政局成立以来,为适应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采用了一些适合浙江邮政企业实际和特点的用工形式和方法,使人力资源在各级邮政企业完成生产和经营任务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支撑和服务作用。抓住重点,解决“三难” 由于邮政企业…  相似文献   

5.
王炎明 《邮政研究》2010,26(3):38-39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章结合邮政企业实际,分析了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意义以及邮政企业员工归属感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加强邮政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培养,以促进邮政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2009,(7):64-64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后,中国邮政步入了公司化运营的新阶段。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邮政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用独具特色的邮政企业文化来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此,以塑企业发展之魂、聚员工创业之心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邮政企业像一座金字塔,一线员工就是“塔基”。只有一线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河北邮政生产一线的员工占全体员工总数的81.2%,他们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最直接的参与者,也是邮政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影响着邮政社会品牌形象的提升。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形势要求的问题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邮政》2009,(8):63-63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后,中国邮政步入了公司化运营的新阶段。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邮政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用独具特色的邮政企业文化来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此,以塑企业发展之魂、聚员工创业之心为目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国家邮政工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决定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机关刊物——《中国邮政》杂志为载体,组织开展以“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邮政发展论坛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9.
王高  姜莎 《中国邮政》2009,(11):54-55
学界有句著名论断:管理就是沟通。那么,能不能将企业内的焦点问题甚至是敏感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呢?如果能,如何才能让员工广泛参与呢?对此问题,重庆邮政通过内刊《重庆邮政》报进行了确切回答——通过创办“思辩擂台”,也即开辟《思辩版》,将企业的现实问题拿来与员工一起进行思考和辩论,让观点自由碰撞,最终达成广泛共识。重庆邮政也由此构建起独特的企业文化——沟通文化。  相似文献   

10.
邮政发展遭遇管理瓶颈 邮电分营后,邮政企业基本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发展。那时,企业体制不顺,职责不清,业务发展方式落后;加之经营任务压力大,员工的工作动力不足,成为制约邮政发展的主要瓶颈。2004年年初,太原局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概括出了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专业职责不明确,专业划分不合理,经营秩序不规范;二是支局职责较多,设置不合理;三是管理层次较多,管理效率较低;四是资源较为分散,运行成本较高;五是偏重全员营销,业务发展方式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